<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四月四日(乙巳年庚辰月癸卯日),大同北魏明堂公園鼓樂奏鳴,“乙巳年大同明堂拜祖大典”盛大舉行。</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動由大同市明堂遺址博物館、大同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大同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大同市府文廟國學研究院、大同市五金機電商會、大同市木蘭文化研究會、天準影像(山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河南商會等40多家商會、企業和文化類機構協助承辦,規??涨?,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以及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與,共同緬懷中華人文初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典開始前,現場全體人員整齊肅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span></p><p class="ql-block">活動主題為:</p><p class="ql-block">“<b>弘揚孝道,傳承家風。報本尊親,民德歸厚”</b>。整場大典按照傳統儀式和主辦設計活動內容隆重舉行。</p><p class="ql-block">大典第一篇章:</p><p class="ql-block"><b>“天下大同,恭拜先祖</b>”在激昂的古樂聲中,隨著執禮官高聲宣布“啟戶”,大典主祭、三獻官、八佾舞等執禮人員身著傳統服飾由明堂南門依次入場,他們步伐整齊、儀態端莊,崇敬虔誠,展現出對中華人文初祖的無比敬重。之后,執禮人員敬燃明燈、敬香禮拜、行奠帛禮、敬獻時珍、鳴禮炮迎祖,誠惶誠敬,緬懷追思,氣氛肅穆;接著,恭迎五方清泉與金地之土,由5位男童身著漢服奉上東取桑干河之水、西取十里河之水、南取渾源縣神池之水、北取萬泉河之水、中取 文瀛湖之水,由執禮人員將五方清泉之水匯集圣壇,象征長青、潔凈、熾盛、藏養、豐饒,福澤后人,祈福大同;</p><p class="ql-block">隨后,隆重舉行三獻禮、恭讀祝文、敬獻花籃儀式,主獻官、初獻官、亞獻官和終獻官各自率領從獻人員依次登臺,向先祖敬獻花籃,表達對先祖的追思與敬意。</p><p class="ql-block">整個儀式嚴格遵循傳統禮制,從啟戶、就位、燃燈、進饌、迎祖、恭取五方水土、初獻、讀祝文、亞獻、終獻、敬獻花籃、三拜、飲福受胙、送祖、望燎、撤饌等十多個禮節完整再現了1600多年前北魏明堂拜祖禮儀的全過程,每一個步驟都莊重肅穆,讓現場所有人員切身體驗到了古代禮制文化的精髓,都感受到了心靈的洗禮和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在“天下大同,恭拜先祖”過程中,還穿插了精彩的傳統樂舞表演,表演者用悠揚的旋律和舞姿,帶領人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拜祖現場,展現了古人對祖先的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大典第二篇章:</p><p class="ql-block"><b>“平城盛世,木蘭傳說</b>”盛大開啟,帶領人們共赴北魏文化之約,感受木蘭文化與古都大同的獨特魅力。首先,在激昂的《黃帝頌》集體朗讀聲中,人們仿佛回到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之中,又一次領略到了人文初祖黃帝的偉大功績,真切地感受到了作為炎黃子孫的無尚自豪和文化自信;伴隨著悠揚的北魏宮廷樂舞,北魏“孝文帝”邁著莊重的步伐登場,花木蘭身著戎裝,凱旋歸來,接受覲見,孝文帝將在明堂之上對其進行封賞,讓大家如臨其境地觀看到了那個時代獨特的皇家禮儀,也對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忠孝仁勇”精神產生了共鳴,從內心深處對這位女英雄表達了敬意和尊重;數百名孩子齊聲朗誦《木蘭辭》,孩子們飽含感情、抑揚頓挫的誦讀,生動演繹了木蘭征戰沙場、百折不撓、凱旋而歸、歸鄉孝親的經典場景,讓人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深刻領略到木蘭的果敢、英勇、忠孝與柔情,大同,這座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與木蘭的故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p><p class="ql-block">《木蘭辭》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的描述,讓大同明堂成為木蘭故事中極具標志性的背景。大同作為北魏都城,當時頻繁的戰事和戍邊活動,為木蘭代父從軍創造了可能的歷史背景 ,而大同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和質樸堅毅的民風民俗,也與木蘭勇敢無畏、堅韌不拔的精神高度契合,舉辦這樣的表演儀式對進一步弘揚木蘭文化,提升大同城市的文化影響力,深入挖掘大同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讓更多人了解大同、愛上大同有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大典第三篇章:</p><p class="ql-block">“<b>古都大同,文化之城</b>”把人們帶進了榮耀時刻,長期以來,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有許多商會、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默默付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文化的熱愛與堅守,為了表彰他們的善行善舉,大典現場頒發了榮譽證書,褒獎他們的行為和舉動,讓文化的火炬在不息中傳遞,民族的精神在每個心中永駐,以此激勵炎黃子孫繼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在祈福環節,人們在內心深處為家人、為家鄉、為祖國許下了美好的心愿,希望國泰民安,平安順遂、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济宁市|
霞浦县|
无锡市|
汕头市|
静宁县|
上蔡县|
德庆县|
遵义市|
凌海市|
郎溪县|
六盘水市|
SHOW|
张家口市|
江达县|
临洮县|
凤翔县|
米脂县|
浦东新区|
徐州市|
乌恰县|
阿合奇县|
嘉峪关市|
都兰县|
垫江县|
潢川县|
建阳市|
土默特右旗|
洛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西丰县|
成安县|
福海县|
广汉市|
克什克腾旗|
乐都县|
滁州市|
达日县|
林甸县|
五大连池市|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