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下午,清明假期第二天,驅車前往成安縣長巷村,瞻仰祭拜邯鄲戰役烈士墓群,與三十年的革命守墓人閆會金長談。</p> <p class="ql-block">旗桿漳東北5公里左右,由北至南為閆長巷、馬長巷、后長巷(長巷營),三個村子組成一個大村莊(現為長巷鄉)。抬運在旗桿漳戰斗中負傷及犧牲的干部戰士,很大一部分是長巷一帶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的支前分隊,通過人背、擔架抬、柴車拉等,把傷員及烈士遺體送到后方。</p><p class="ql-block">當時,單運到馬長巷村西、閆長巷村南蒼龍廟后(當時廟內以及廟旁邊的磚窯內到處都是烈士的遺體)的就有101名烈士遺體,其余往東北方向運的也不少。烈士們被安葬在廟后的空地上。</p><p class="ql-block">烈士遺體全是用白布裹了的,第一天埋葬時,因戰爭年代,一時籌措不到那么多棺材,所以沒有用棺材,只掩埋了20多名烈士。上級黨組織知道后,第二天從肥鄉、成安、魏縣派車拉來100口棺材,并指示:已掩埋的全部刨出來重新裝棺埋葬,刨出來的烈士遺體由在場的人將塵土打掃干凈,再由隊長桂玲檢查許可后,才能入棺埋葬。</p><p class="ql-block">村民們回憶,101位烈士遺體絕大多數是用大車拉回來的,只有王大順的遺體是用擔架抬來。</p><p class="ql-block">楊得志回憶,一縱3旅20團團長王大順(32年參軍的老紅軍)和團參謀長慕斌是在24日夜反攻崔曲的戰斗中犧牲。崔曲距離長巷有15公里,而戰斗發生在旗桿漳戰斗一周前,可能回憶有誤。</p><p class="ql-block">盛殮王團長的棺木,是從后長巷大地主張俊家的棺材鋪拉來的,埋葬在烈士墓群的東南角。安葬時,部隊也派人參加了。埋葬工作歷時4天,后在每個墓前均植上一棵榆樹。</p><p class="ql-block">當時,每座烈士墓前均立有一塊木牌,記錄了烈士的相關信息。有位村民想把木牌換成石碑,可是好心辦壞事,拔掉了木牌去刻石碑,結果除了王大順團長埋葬在烈士墓群的第一位,以及村民憑記憶確定的三座烈士墓,其余烈士墓已無法確認屬于哪位烈士。</p><p class="ql-block">如今,三個村莊參與守護烈士墓的群眾已傳到了第三代,由于長巷人民的精心看護,該處烈士墓群成為邯鄲戰役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一座烈士墓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临猗县|
嫩江县|
兴义市|
丽水市|
涪陵区|
南郑县|
山东|
芮城县|
井陉县|
淳安县|
麻城市|
历史|
武邑县|
鞍山市|
漾濞|
磐石市|
东丰县|
哈巴河县|
西林县|
若尔盖县|
正安县|
武隆县|
宜城市|
兖州市|
保亭|
晋中市|
兴义市|
滕州市|
杨浦区|
科技|
盐亭县|
赣州市|
高平市|
金堂县|
临西县|
丰顺县|
涟水县|
治多县|
永新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