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們在尼泊爾的最后一天,上午來到博大哈大佛塔。</p> <p class="ql-block">博大哈大佛塔,位于加德滿都市中心以東 8 公里,接近加德滿都國際機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圓佛塔,尼泊爾著名的古跡之一。因在此祈禱最能滿足愿望,故又稱滿愿塔。塔高38米,白色巨大的穹形基座直徑達100米。</p> <p class="ql-block">博大哈大佛塔建于公元6世紀李查維王朝時期,據傳是由李維查王朝國王希瓦?德瓦的婢女養雞婆薩勒卓瑪和其四個兒子在神力加持下建造的。</p><p class="ql-block">博大哈大佛塔內藏有釋迦摩尼大弟子迦葉尊者的舍利。大佛塔不僅是尼泊爾佛教徒的信仰中心,也是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博大哈大佛塔于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尼泊爾七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p> <p class="ql-block">2015年大地震造成大佛塔部分開裂,現已重新修復。</p> <p class="ql-block">大佛塔除了中間的主塔外,四周還建有七座副塔。副塔的樣式與主塔略有變化,且大小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大佛塔圍墻外是一條寬闊的轉經道。來參觀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向左順時針沿轉經道先走一圈,這一圈大約是6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圍墻上還均勻分布了247個轉經桶龕,每個龕里設5個經筒。有些人邊走邊轉動經筒。</p> <p class="ql-block">博大哈大佛塔的結構,與我們上一集看的斯瓦揚布納特寺的大佛塔基本相同。塔分五層,第一層即半圓形的白色塔基,她的覆缽形狀象征“地”;第二層為一立方體,象征“氣”;第三層是四方錐體,象征“水”;第四層是傘形,象征“火”;第五層中間還有一個小型佛塔,四周設四根支撐保護,支撐頂端還有一個更小的佛塔,象征“生”。第二層至塔頂均鎏金。</p> <p class="ql-block">第二層金色立方體四面也各有一雙巨大的智慧之眼,眼觀四方,洞察一切。</p> <p class="ql-block">與斯瓦揚布納特寺不同的是,博大哈大佛塔包括白色基座在內,整個佛塔設在一個更為巨大的三層十二角形壇城之上。因此博大哈大佛塔包括圍墻外的轉經道和緊挨白色塔基的一圈轉經道在內,總共圍繞有五條直徑各不相同的轉經道。</p> <p class="ql-block">白色基座上用黃色顏料勾勒出一瓣瓣巨大的蓮花。所謂勾勒,并不是用筆什么的繪就,而是整桶顏料開了蓋直接往上潑灑,因白色基座表面十分毛糙,一桶一桶黃色顏料潑上去并不會下掛。</p> <p class="ql-block">轉經道上。</p> <p class="ql-block">轉經道外側是林立的商鋪及許多寺廟。</p> <p class="ql-block">據說這些寺廟都是來自西藏的工匠建的,所以具有更為濃郁的藏傳佛教風格。</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可以進到大佛塔的圍墻里面,但需購票,且必須脫鞋進入。</p> <p class="ql-block">我們老年人是免票進入的。圍墻里面是一個小院子,再從小院兩側的小門進到轉經道上,通過臺階可以選擇上下不同的轉經道。</p> <p class="ql-block">赤腳虔誠轉經。</p><p class="ql-block">須注意一點:由于太陽的暴曬,午后幾個小時內石板路表面溫度將達到70°C,不經常赤腳走路的人最好不要走上去,避免燙傷。</p> <p class="ql-block">轉經道上。</p> <p class="ql-block">這是最大的一座副塔,上次地震時曾完全倒塌。</p> <p class="ql-block">長600多米、寬闊的轉經道的青石板路面,是由我國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座佛教寺廟——藍毗尼中華寺捐助30萬元人民幣鋪設的。</p> <p class="ql-block">轉經道上大群鴿子正在爭食。逗鴿,游客們樂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這座白色大棚占據了轉經道一角小廣場的大部分,大喇叭正一遍又一遍地傳來誦經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原來是來自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朝拜團,有喇嘛也有普通百姓。他們來滿愿塔,是專程前來為最近一次西藏定日6.8級地震中逝去的同胞做祈禱的,愿他們的靈魂早入天堂。</p> <p class="ql-block">風中飄揚著五色風馬旗。旗的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構成世界的五種基本元素:紅為火、藍為天、白為云、綠為水、黃為地。</p> <p class="ql-block">據說1959年某喇嘛出逃的第一站就在這里。當年有不少追隨的藏民并未一路追隨去印度,而是落地生根于此地。如今在這里開店鋪飯館的,大多是這批藏民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到這里朝拜的藏傳佛教信眾,最多的來自中國西藏、錫金和不丹,他們與這里語言相通、風俗習慣相同,交流不存在障礙。</p> <p class="ql-block">導游找的這家飯店,可以在六樓露臺上邊喝薄荷水咖啡邊居高臨下看風景,中午在這家飯店吃了此行最后一頓尼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就要離開尼泊爾了,再次與導游和領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記于2025年3月。</p><p class="ql-block">《尼泊爾瑣記》全集完。謝謝您一路陪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布拖县|
平和县|
如东县|
万年县|
利津县|
阿图什市|
临沂市|
冕宁县|
大埔县|
新和县|
金塔县|
通化市|
临泽县|
祥云县|
定南县|
蛟河市|
巴彦淖尔市|
旬阳县|
泽州县|
呼图壁县|
新乐市|
浏阳市|
麻江县|
若羌县|
金塔县|
和硕县|
普兰县|
巴中市|
五峰|
天峨县|
赤水市|
镇江市|
城市|
汕尾市|
广灵县|
永州市|
阜城县|
淳安县|
台北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