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風綠大地,清明倍思親,今天,我們一起在這里為先父先母立碑,以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深切思念和紀念,祈愿已逝的先人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息,祈愿我們的家族興旺發達,幸福綿長。</p><p class="ql-block">先父先母祖籍河南偃師高龍鄉趙砦村,先輩皆世代務農,1954年初春,河南小麥遭遇霜凍,顆粒無收,生存難以為計。為求生,先父母帶著大哥和大姐背井離鄉,歷經艱辛,舉家遷往大王鄉磨澗村落腳,開始艱苦創業,養家糊口,養育了我們兄弟姐七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缺吃少穿,可想父母的艱辛與不易。1980年因思鄉心切,懷念故鄉,便帶著小弟和小妹重返故里,使我們一家人又開始了聚少離多的兩地生活,在這樣一個顛沛流漓,東奔西跑的過程中,先父母飽經風霜,尤其父親積勞成疾,于1984年就過早的離開人世,永別家人,沒有能夠享受到幸福生活,令全家人抱憾終生,也正是因為有了先父母的畢生勞碌和嘔心嚦血,終于迎來了子女們的健康成長,迎來了家道的繁衍興盛。</p><p class="ql-block">先父母為人忠厚老實,勤勞善良,精于農事,節儉持家,治家嚴謹,教子有方,待人誠懇,和睦鄰里,堪為我們子孫表率,深得兒孫敬重和鄉鄰贊譽,尤其對我們兒孫恩重如山,情深似海,讓我們永志不忘,春暉難報。</p><p class="ql-block">姓在名在人不在,思親念親不見親,為了永遠銘記先父母的大恩大德,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今天在這里舉行為先父母立碑儀式,以永遠祭奠和緬懷先父母,在未來的事業和生活中,我們要永遠以先父母為榜樣,牢記先父母的囑托和期望,努力奮斗,向上向善。</p><p class="ql-block">愿先父母的在天之靈永遠安息!</p><p class="ql-block">愿我們的生活和事業越來越好!</p> <p class="ql-block">清明立碑祭祖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文化,今天,在這里為令尊高堂立碑祭祀,以完成我輩的夙愿。在此我代表全體家人向您們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首先感謝徐道長親自主持今天的立碑祭祀的莊重儀式,愿道長福生無量天尊,福慧雙增;愿各位來賓好友歲歲春無事,相逢總玉顏,愿您們全家福澤綿長,安康順意!</p> <p class="ql-block">先祖父先祖母祭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祖父先祖母世居河南偃師高龍鄉趙砦,以農為業。昔乙巳春,小麥遭霜,生存難以為繼,遂舉家遷徙,至山西芮城大王磨澗村。后庚申秋,思鄉情切,攜季子幺女歸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祖父先祖母忠厚淳樸,性善待人,誠信為本,深受鄰里敬愛。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家庭和睦,農耕精通,擊壤而歌,樂在其中。持家有方,子女雖眾,生計井然。是以四子三女,皆學有所成,婚嫁得體,子孫滿堂,承歡膝下。先祖母九秩仙游瑤池,然先祖父得年早逝,未享天倫,實為千古之痛。飲水思源,緬懷恩德,愧疚難言。今同歸吉壤,雙棺并槨,終得泉臺重聚,再續塵世姻緣,子及孫輩思之,悲中亦慰。爰立此碑,以志永念,愿二老靈犀相通,魂魄相守,千秋萬代,永享安寧!</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紹 李串德 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同時身兼縣第七、八、九屆政協委員,縣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以及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監事等多重身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三十年來,他對攝影的熱情始終如一,專注于自然風光、人文花鳥及新聞紀實領域。無論身處何地,相機都是他形影不離的伙伴,隨時捕捉身邊的美好瞬間。憑借獨特的視角和鏡頭語言,創作出一系列極具個人特色的攝影作品,吸引了大批粉絲關注。在“鏡聚鄉村美”2025年全國鄉村攝影大賽中獲得金獎。截至目前,他已發表1200多篇美篇作品,累計點擊量超過220萬,為宣傳芮城文化及自然景觀不遺余力,成果顯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基隆市|
巴彦淖尔市|
格尔木市|
汶川县|
儋州市|
渝中区|
临漳县|
修水县|
青川县|
施秉县|
文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莱芜市|
黄浦区|
齐齐哈尔市|
万宁市|
五指山市|
平湖市|
黄浦区|
合水县|
通城县|
阳江市|
淮滨县|
丰顺县|
柳河县|
湖州市|
马尔康县|
台江县|
镶黄旗|
敖汉旗|
沾益县|
体育|
铜陵市|
柳河县|
叶城县|
昆山市|
金溪县|
温州市|
桦南县|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