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安江畫廊風景區位于安徽黃山市歙縣境內,是黃山—徽州古城歙縣—千島湖黃金旅游線上的明珠。景區以徽文化與自然風光、古村落的結合著稱,兩岸生態環境呈現“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的立體生態格局,徽派古民居點綴其間,新安江穿行而過,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p> <p class="ql-block"> 新安江畫廊上富有生活氣息的一幕。平靜的江面上,幾艘小船悠悠漂浮著,漁民們身著藍色服飾,頭戴斗笠,專注于手中的活兒,仿佛在進行著傳統的捕魚作業。船只上插著色彩鮮艷的旗幟,在微風中輕輕飄動,為畫面增添了幾分靈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江岸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白墻黑瓦的徽派建筑,與背后郁郁蔥蔥的山巒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寧靜秀美的山水畫卷。整個場景充滿了自然的韻味與人文風情,讓人感受到新安江流域獨特的水鄉魅力和悠閑的生活節奏。</p> <p class="ql-block">這些圖片展示的是收藏于安徽省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樟潭紅妝館的 “天下第一轎”,是紅妝木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從外觀與工藝上看,這頂轎子頂高4.67米、寬2.5米 、身長2.9米、凈重1噸,是16人抬的雙人大轎。轎身四周有窗,以絹畫為幕,所有立柱、隔板均精雕細刻,雕刻有花鳥、龍鳳 ,還有以千計的古代人物,栩栩如生,整體仿佛一座移動的豪華宮殿,藝術設計巧奪天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歷史淵源方面,此轎據傳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朱元璋兵敗逃難至徽州時,被元兵追趕,幸得當地一婦人相救。朱元璋登基后欲娶此婦人為妃,當地知府建此轎作為賀禮,打算送婦人進宮。然而,這位婦人深受徽州傳統禮教熏陶,堅拒不從,最終懸梁自盡。朱元璋感其貞烈,口諭此府之女從此不受皇家選妃節制,此轎因而被封存,后散落民間。至清乾隆年間,此轎部分構件重現,經收藏者歷時十余年收集,并聘請民間老藝人全面整修后留存至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它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見證了一段傳奇故事,也是古徽州富饒經濟以及特有的 “閨閣文化” 的一種反映。</p> <p class="ql-block">陽產土樓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陽產村 ,是皖南地區鮮見的土樓群村落,也是徽派建筑中的一朵奇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從建筑特色上看,它與常見的粉墻黛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不同,這里的房屋就地取材,以青石為地基,用黃土堆砌建成,大多保留泥土原本的土黃色。土樓群依山而建,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布局合理且千姿百態,體現了濃郁的山區民居建筑特色 。土樓之間的街巷由石板或青石鋪地,充滿古樸韻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歷史淵源方面,陽產村歷史悠久,村民多姓鄭,相傳是古時戰亂時期,老百姓從河南鄭州遷移至此建屋成村,已有300多年歷史。關于“陽產”名字的由來,一種說法是“陽”指面陽,“產”為當地方言,意為陡峭,這里是群山之中的向陽且地勢陡峭之地,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陽產土樓的旅游業發展得較為不錯。當地政府大力保護和開發土樓群,舉辦特色曬秋節、攝影節等活動提升其知名度,還拓寬道路、整治環境。村里農家樂、民宿眾多,村民也通過從事導游、駕駛員等工作參與到旅游服務中。陽產土樓不僅是珍貴的建筑遺產,也成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資源。</p> <p class="ql-block">歙縣石潭村是黃山市歙縣霞坑鎮下轄村 ,有諸多特色亮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歷史文化悠久:石潭村原名石溪、石川,始建于宋建炎年間(1137年) ,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這里是以吳氏宗族關系為紐帶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歷史上人口最多時號稱千灶萬丁,至今仍保留一姓一村。古石潭商業發達,是旌德、歙縣徽商從水路經新安江往杭州的重要通道。村中留存著眾多古跡,如建于明嘉靖年間的敘倫堂,有房梁100根,號稱“百梁廳” ;還有建于清康熙年間的五間廳,以及首建于明天啟元年的春暉堂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觀優美:石潭村背靠后山,望前頭山,南依柳亭山,華源河繞村而過,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這里一年約200多天可觀賞到云海,春季時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梨花盛開,景色如畫。村與村之間靠羊腸小道相連,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風光,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比如下汰觀景臺就是拍攝云海和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筑風格獨特:石潭村的民宅抱華源河而筑,依后山而居 ,以天然的河流為脈、交錯的街巷為絡,以小巧自由布局的徽州建筑院落為肌,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靜謐幽深的街巷、詩情畫意的水口景觀、淡雅明快的建筑色調,以及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景,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色物產豐富:石潭是貢菊的原產地,種菊、養蠶、制茶是村民的三大收入來源,其中貢菊最為主要。此外,當地特色美食觀音豆腐由觀音樹葉特制而成,夏季食用有清熱解毒、降壓潤肺的功效;米粿則是用上好晚稻米制作而成的特色食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旅游發展良好:石潭村是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也是2019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黃山市百佳攝影點之一,2019年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當地政府重視旅游業發展,加大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特色節慶。不過,石潭村交通相對不便,建議自駕前往,也可在游客服務中心換乘景交車,村內部分路段在花期會實行交通管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龙陵县|
本溪市|
常山县|
青神县|
德格县|
东阿县|
和平县|
桂平市|
林周县|
梓潼县|
遂宁市|
凌云县|
彭泽县|
恭城|
镶黄旗|
库车县|
胶州市|
兴安盟|
府谷县|
静乐县|
恩施市|
肇东市|
呼伦贝尔市|
温泉县|
克山县|
大理市|
乌兰察布市|
景德镇市|
靖州|
宿州市|
隆安县|
塔城市|
泽普县|
三台县|
澄城县|
凯里市|
依兰县|
吉林市|
临海市|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