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七日”是一個良性的周期,“七”被概括為宇宙自然運動的周期規律,一個美妙的生命過程。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于觀察事物之始,探求事物之終,再現由始而終、由終復始的生命全過程。</p><p class="ql-block"> 生活,恰似一圈又一圈的年輪,以七日為周期,周而復始。在這循環往復之中,嶄新的周六翩然而至,林夕草堂再次與您相逢。每周六,我們于此約定,一同說古道今,置身于中華優秀傳統民俗文化的浩渺海洋,探尋歷史文明的神秘蹤跡,領略古圣先賢的非凡智慧,積累豐富多元的人生閱歷。</p><p class="ql-block"> 今日,堂主奉化山人將與您攜手,開啟解碼“圓夢”標識系列。接下來的六期,我將認真回應網友與好友們提出的,關于林夕草堂工作室“圓夢”標識(logo)的諸多問題,如它蘊含著怎樣的內涵,又傳達了何種思想。這一“圓夢”標識,是堂主傾盡心力打造的獨特標志,歷經九年時光,多次改版。今年春節過后,又耗時近一個月進行全方位的優化與最終定稿。在此基礎上,堂主精心撰寫了以 “‘圓夢’標識傳承宇宙觀文明基因”為題的文章,從六個不同視角對其進行深度剖析,系統梳理其中蘊含的天人合一、斗極文明、圓融和諧等傳統文化思想,完成一次對林夕草堂堂主的自我解讀,也借此表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畏之情。在“圓夢”標識的設計理念和文化內涵中,每一處細節都在訴說著天地人相互交融,助力事業成功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 話不多說,此刻,我懷著誠摯之心,期待您閱讀后的批評與指正。</p><p class="ql-block"> 今日,為您呈上第一篇作業 ——《圓夢標識跨越三千年時空對話》。在接下來的每個周六里,我將逐步揭開這個歷經九年雕琢,反復打磨的“圓夢”標識背后神秘而獨特的文化密碼,探尋它究竟如何在方寸之間鐫刻文明印記、構建追夢人的文化圖騰、演繹甲骨文的夢幻詩篇、傳承時空折疊的文化基因,乃至為下一個千年書寫別樣傳奇。而這其中,斗極文明的印記也將如影隨形,貫穿始終,成為解鎖標識文化內涵的關鍵線索。</p><p class="ql-block"><b>【6 - 1《圓夢標識跨越三千年時空對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 - 2《圓夢標識鐫刻方寸間文明印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 - 3《圓夢標識構建追夢人文化圖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 - 4《圓夢標識演繹甲骨文夢幻詩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 - 5《圓夢標識時空折疊器文化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 - 6《圓夢標識寫給下一個千年的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一家之言 姑妄言之 絮絮叨叨 不足為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圓夢標識跨越三千年時空對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兒是耶穌誕辰紀年2025 年 4 月5日星期六,在黃帝開元紀年里是 4722 年三月初八,正值乙巳蛇年庚辰月甲辰日。</p><p class="ql-block"> “方寸之間,刻下文化”。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方融合甲骨之魂、篆刻之骨、圓滿之形的“圓夢”標識時,內心瞬間被一種神秘而古老的氣息所籠罩,仿佛它攜著跨越三千年的力量撲面而來。“圓夢”標識于虛擬與現實交融邊界,悄然重述著古老的文明密碼。在象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圓形里,通過印章篆刻的古樸典雅,生動演繹出了甲骨文“夢”的意象。這枚數字印章的文化標識,不僅是林夕草堂工作室的文化圖騰,更是一場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對話,恰似一把精巧鑰匙,正在開啟通往神秘文化寶庫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b>一、“圓夢”標識設計初始緣起</b></p> <p class="ql-block"> 先說說“圓夢”,它是一個漢語詞匯,是指解說夢中的事情,從而附會、預測人事的吉兇,今多指實現夢想,把夢想變為現實。《漢典》詞語解釋為“根據夢象來解釋、推定吉兇之兆。” 我一直對“圓夢”這個詞有著特殊的情感,它意味著將心底的渴望化作現實。故而“圓夢”,作為一個形容詞性詞語,意即實現夢想或愿望。故而“圓夢”一詞精準詮釋了一個人或團體,將自身夢想與愿望成功化為現實的過程。使用場景:圓夢常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隊,在艱苦奮斗后實現自己的目標或理想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祝福和鼓勵,也可以用來自我激勵和鞭策。</p><p class="ql-block"> 再來說“標識”,標識又稱標志、徽標,英文縮寫:logo。標識設計是VI(視覺系統)設計的關鍵。VI設計是以標識、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構建起的一套完整且系統的視覺表達體系。人們所感知的外部信息,有83%是由視覺通道到達人們心理的。VI設計是將理念、文化、服務、規范等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符號,塑造出一個獨特的機構形象。VI設計作為視覺識別設計,比較具有傳播力和感染力,容易被公眾接受,具有重要意義。VI(視覺系統)和MI(行為系統)、BI(理念系統)三個要素,構成了CI(機構形象統一戰略),簡稱機構形象。CI是機構內部自我身份認同和公眾對機構的整體印象。</p><p class="ql-block"> 林夕草堂工作室深知標識對正確樹立工作室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現實意義。標識是具有象征意義的視覺傳達符號,不僅可以提高辨識度,也可以成為目標受眾的記憶點。重要的是,它在傳達規賢矩圣知覺感受的同時,承載著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b>二、“圓夢”標識設計理念定位</b></p> <p class="ql-block"> 標示名稱“圓夢”,含義為夢想基于事實的真實性。英文:Dreams come true,譯文:“夢想成真”。名稱確定后,秉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作原則,從標識具有唯一性、民族性和時代性的視角深入考量,力求充分賦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進而將中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斗極文明、圓融和諧等理念,確立為標識的核心要義。</p><p class="ql-block"> 標識名稱、核心理念明確后,開始搜集“夢”字甲骨文素材和印章篆刻的表現形態,在此基礎上,構思文化理念的內涵和表現手法、技術手段;最終形成在兩個同心圓中,演繹甲骨文中的“夢”字;初稿完成后,又參考其他門類的藝術表現手法,豐富完善整個標識圖形,最終完成設計創作。</p><p class="ql-block"> 當我開始構思如何將中華傳統文化理念融入標識時,腦海中閃過無數畫面,天人合一、斗極文明、圓融和諧…… 每一個都極具魅力,卻又難以抉擇。經過反復權衡,我最終確定了以這些理念為核心要義。“圓夢”標識在方寸間將中華文明精髓甲骨文、印章篆刻和圓滿圖形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充分彰顯古代中國傳統哲學體系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華夏文明以斗極體系為邏輯起點的古人智慧,表達創作者追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合天地人者,事業必成的思想和價值取向。</p> <p class="ql-block"><b>三、“圓夢”標識設計解碼甲骨</b></p> <p class="ql-block"> 在安陽殷墟H127號龜甲那幽深的裂痕之中,商王武丁的夢境占卜刻痕已沉睡三千年之久。當數字刻刀在虛擬空間精準勾勒出甲骨文“夢”字的原始模樣時,一場穿越時空維度的文明對話,便在無聲無息間悄然拉開帷幕。</p><p class="ql-block"> 林夕草堂工作室“圓夢”標識,正以現代設計的鋒芒刺破歷史的迷霧,將甲骨文的基因密碼、篆刻的工藝精髓與數字時代的拓撲思維熔鑄為可觸摸的文明圖騰。</p> <p class="ql-block"> “夢”的本義是睡眠中的幻象,其字形演變反映了人們對夢境的理解和想象。夢字的字形演變從甲骨文開始,“夢”字的甲骨文分三部分,人形、床榻和眉目,表示人躺在床上睡覺后做夢,似乎睜眼看到了夢中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中國文字源于龍骨文,并非甲骨文。龍骨文是刻在龍的骨頭上的,最早的龍骨文用于祭天祭神靈,屬于皇家專用,對于皇帝而言,祭天不祭地;甲骨文是刻在烏龜蓋子上的,而甲骨用于祭地祭鬼魂,屬于除皇帝外的其它社會階層專用。“龜”與“鬼”為同音字,龜經常出現在墳墓里,相反,龍總是飛翔在天,龍骨傳遞的是天堂神靈的信息,龜甲傳遞的是地府鬼魂的信息,兩種骨頭傳遞的正是來自天地的信息,這就是甲骨文的基因密碼。</p><p class="ql-block"> “夢”字演變史實為一部微縮的漢字文明史。“夢”字的演變歷程,從甲骨文演變到金文時,“夢”字已經省去了表示床的近似于“爿”形的象形符號,而代之以下部的“夕”(夜晚),也許用表示夜晚的符號比用表示床的符號,更能貼近“夢”字的造字本義吧。在演變到篆文時,“夢”字還保留有房屋(宀)、床(爿)和夜晚(夕)的形象構件。唯有簡化字的“夢”字徹底破壞了初文的構字理據,既非會意又非形聲,使得睡覺與做夢的聯想線索很難尋覓,不可理喻。在中華文化中,夢字不僅指睡眠中的幻象,還常常被用來比喻幻想和愿望。</p><p class="ql-block"> 從甲骨文的具象人臥床榻閉目造型,到金文以“夕”代“床”的意象轉換,再到隸書“草”字頭的訛變,最終定型為楷書“林”與“夕”的完美結合,這四個階段演變恰似中華文明從具象到抽象、從物質到精神的升華過程。</p><p class="ql-block"> “圓夢”標識運用甲骨文“夢”字的表意性,為標識造型注入活力。在“圓夢”標識中心和下方,是橫向延展開來床榻和床腿,上方是仰臥的人形,藝術化地展示了原生態甲骨文“夢”字。標識中圓環造型,演繹了篆文時“夢”字的房屋(宀)、床(爿)和夜晚(夕)的形象構件。作者通過對安陽殷墟出土的H127號甲骨的研究,復原了最原始的“夢”字圖形,生動再現了“寤寐思服”的生命狀態。漢字從甲骨文表意文字演變而來,歷經漫長的滄桑歲月,至今仍就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在“圓夢”標識中,再一次展現出了它的獨特藝術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圓夢”標識設計方圓和諧</b></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甲骨文“夢”字的奧秘后,我開始思考如何將它與另一個重要元素——圓,進行巧妙融合,從而賦予標識更深刻的內涵。</p><p class="ql-block"> 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典型形態象征,寓意著“圓滿”和“飽滿”,自古以來便是秉持以和為貴理念的中國人所尊崇的精神圖騰。“滿”和“圓”合二為一構成漢字“圓滿”,其中深深浸透著中華民族先民最為質樸的哲學智慧——圓則滿,滿則圓,當內心充著圓滿之感,便會安寧祥和、與世無爭,自然以和為貴,秉持中庸之道。</p><p class="ql-block"> 在“圓夢”標識中,作者將篆文時“夢”字的房屋(宀),進一步演繹成了同軸同心閉環的雙圓,似是房屋又似洞穴。暗合了琉璃河遺址考古最新發現,證實城址為內外城雙重結構。進一步引申為在傳統文化中,雙環的寓意和象征是多方面的,既有對個人品質和態度的贊美,也有對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的重視。圓形是一個富有深刻文化和哲學內涵的符號,它不僅象征天衣無縫和圓滿完美,還蘊含著和諧、統一、積極向上和樂觀等多種意義。在中國文化中,圓更是被視為一種吉祥的象征,與團圓和合家歡樂緊密相連。圓相對于方表示人工,圓則表示自然。有圓有方,以圓為范,規矩成方圓,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在科學上,圓代表一種完美的幾何形狀,它具有對稱性和規律性。</p><p class="ql-block"> 在“圓夢”標識中,作者將篆文“夢”字的床(爿),進一步演繹成了圖形中的方并向兩端延展,似是供案又似匾額,“林夕草堂”四字,使用了有“元人冠冕”美譽的趙孟頫隸書。不僅為標識增添了藝術氣息,也使標識蘊含了歷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供案”,是指供奉神主牌或神像的案臺,也比喻供奉、奉獻。供案是由“供”和“案”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供”指的是供奉、奉獻,表示給神明或尊貴的人物供奉物品或服務;“案”指的是案臺,是供奉物品的底座。因此,“供案”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供奉神主牌或神像的案臺。“供案”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詞語的意義與中國傳統宗教和文化密切相關。中國古人常常在家中或寺廟中設置供案,供奉神明或祖先的牌位或像,以表示對神明或祖先的尊敬和敬意。</p><p class="ql-block"> “匾額”,指題有作為標記或表示贊揚文字的長方形木牌。通常懸掛在殿堂、樓閣、門庭、園林大門的正上方,反映建筑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橫著的叫匾額或牌匾,豎著的叫對聯,或抱柱“瓦聯”。匾額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符號,起源于中國古代。在古代,匾額被視為一種尊貴和權威的象征,只有特定的機構和人物才能擁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匾額逐漸普及,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人們可以通過匾額來識別和辨認不同的機構,也可以了解它們的特色和文化內涵。</p><p class="ql-block"> 匾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凝聚了中華人文的要義。字字源典、詞詞據史,是各種經典故事和哲學知識的高度濃縮。幾千年來,它把中國古老文化流傳中的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筑藝術融為一體,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練的詩文、精湛的書法、深遠的寓意、指點江山,評述人物,成為中華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p><p class="ql-block">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標識中“匾額”的“林夕草堂”四字凝聚著中華人文要義,承載著深厚文化內涵,更蘊含著深刻的處世哲學。“林夕”合而為“夢”,象征著對夢想的執著追求,而“草堂”所營造出的樸素氛圍,在時刻提醒著我自己生活里要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被物質的浮華所迷惑,要專注于內在精神世界的充實與夢想的達成。</p><p class="ql-block"> 如此的“林夕草堂”與“圓夢”,宛若高懸于浩渺夜空中的北極星和北斗七星。北極星以其亙古不變的方位,穩穩地恒定著我人生的坐標,讓我在茫茫人海與漫漫征途中,始終明晰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致迷失;北斗七星則憑借其獨特而明亮的排列,在黑暗中閃耀著指引的光芒,為我照亮前行的方向,賦予我在逐夢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力量。它們相互呼應,共同構成了一組永恒的精神坐標,引領我在現實生活的波濤中,理性地平衡好夢想追求與品德修養之間的關系,讓我得以沿著一條既充滿理想色彩,又不失道德準則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奔赴人生的光明未來。</p><p class="ql-block"> 好了,今天給您交上的作業就是這樣,我和您相約下個周六,咱們還在林夕草堂見。下周六交上的作業題目是《圓夢標識鐫刻方寸間文明印記》,您可別忘了來喲,我在這兒恭候您了,期待能傾聽到您的真知灼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黃帝開元紀年4722 年乙巳年三月初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耶穌誕辰紀年2025 年 4 月5日 星期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資料恐有虛傳謬誤 敬請知情不吝賜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林夕草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蛇圓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祈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圓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鐘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螢窗】</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淮安市|
巴中市|
郴州市|
方城县|
安义县|
汤阴县|
东方市|
广河县|
常宁市|
阳朔县|
富顺县|
澄迈县|
通许县|
宁津县|
余干县|
定陶县|
井冈山市|
泗洪县|
漳浦县|
霞浦县|
大田县|
呼伦贝尔市|
怀化市|
高青县|
平湖市|
临城县|
镇安县|
荣昌县|
怀化市|
大同市|
临夏县|
潜江市|
穆棱市|
皮山县|
宜宾市|
海盐县|
保山市|
砀山县|
嘉兴市|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