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轉:來自詹力力微信 </p><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我從廣州、陳華從成都同時前往重慶,一同去會王江,實現(xiàn)五年前的戰(zhàn)友加好姐妹之約。當計劃落實,心就開始躁動——盼望、激動,加之還有一絲絲的忐忑。</p><p class="ql-block"> 3月5日乘機前往重慶,陳華已先我一步到達。在出站口見到兩位,瞬間,彼此只一個眼神,剎那讓我們都回到了過去。熱情的擁抱,無所顧忌的問候,嘻嘻哈哈好不激動。接下來的四天,東道主把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兩位的老公義不容辭地擔當了"助理"。整個過程中,男助理們忙接待、忙照顧,非常盡心盡責??傊沂呛芨袆樱灿芍缘貫槲业膬晌粦?zhàn)友高興,為她們的另一半點贊。</p><p class="ql-block"> 屈指一算,和陳華大概二十幾年沒見,和王江也有十多年。漫長的歲月多多少少都在我們身上留下一些印記。我們在差不多的時間結婚,又在差不多的時間同一年生子。如今我們的孩子們早已學業(yè)有成,都各自在為他們自己的事業(yè)打拼,而我們也已到了耳順之年。</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和陳華早已退休閑賦,而王江仍然在為事業(yè)忙碌,每天日理萬機,被我們公認為"勞模"。一路走來,王江似自帶軌跡,走得踏實又堅定,始終在正確的道路上。如今功成名就,于社會于家庭都是正能量滿滿的人,更是我和陳華的楷模。相比之下,自愧不如。好在我們都經(jīng)歷過部隊的大熔爐,再怎么偏離,終會導入正途。因為沒忘初心、心性純良,早已融入了骨子里,這也是我們這么多年友誼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日子總是短暫,可它是快樂無比的。我們有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情,言語間笑得彎了腰、岔了氣,忘記了年齡,仿佛又回到了在三七零的那段時光。</p><p class="ql-block"> 到了離別的日子,終究要說再見。我想說:往后余生,我們不管遇到任何事情,記得招呼一聲,我們永遠是彼此的后盾。青山在,人未老,姐妹情正濃;歲月增,水長流,情懷依舊深。</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有他們的生活和見解,當需要我們的時候,張開雙臂,敞開胸懷;不需要的時候,我們就在旁邊默默地注視。最后希望:王江,勞逸結合,不要透支;陳華,沒有毛病,加強鍛煉;我呢,交由你們說吧!</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的感謝何政、吳云鵬兩位優(yōu)秀的家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0日 于廣州</p> <p class="ql-block">右到左</p><p class="ql-block">王江(作者子了)、陳華、詹力力</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5日,驚蟄邂逅學雷鋒紀念日,我們三位"鐵三角"戰(zhàn)友——詹力力、陳華、我,終于兌現(xiàn)了五年前的電話之約,在重慶相聚。</p><p class="ql-block"> 歲月的車輪碾過四十載春秋,曾經(jīng)的滿頭青絲已染霜華,眼角的細紋也悄然鐫刻成時光的痕跡。當陳華在江北機場出口與從廣州飛來的力力相擁時,我慌忙掏出手機想記錄這久別重逢的瞬間。然而當鏡頭對準她們時,鏡中的影像卻讓我心頭一顫:"我們都老啦!"鏡中的影像已不再是四十年前的模樣,那時的我們身著65式軍裝,草綠色的軍裝將青春剪影剪裁得格外挺拔。紅領章紅帽徽是青春的印記,將我們的面龐映襯得緋紅如霞。此時此刻,盡管青春腳步匆匆已過,正如力力在微信中寫道:"瞬間、彼此只一個眼神,剎那讓我們都回到了過去,熱情的擁抱,無所顧忌的問候,嘻嘻哈哈好不激動。"讓我們又一次穿越回往昔……。</p> <p class="ql-block">兩位警察家屬</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詹力力是從鐵道兵164醫(yī)院調來,比我和陳華早一年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0醫(yī)院(以下文中筒稱370醫(yī)院)。我與陳華是武漢軍區(qū)軍醫(yī)學校同窗,畢業(yè)后一同分配至370醫(yī)院。</p><p class="ql-block"> 據(jù)370醫(yī)院一外科主任王斌坤寫的《370醫(yī)院雜憶》記載:"醫(yī)院創(chuàng)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稱湖北省公安總隊醫(yī)院。院址在武漢市漢陽月湖堤,濱臨漢江,距漢陽軋鋼廠一站,過河就是硚口。后來各省公安總隊改為武警,醫(yī)院更名湖北武警醫(yī)院。1965年武警編入解放軍序列。1966年夏醫(yī)院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0醫(yī)院。1968年底,因為'備戰(zhàn)備荒'的需要,醫(yī)院奉命調至位于'三線'的鄂西襄樊市。12月9日全院在漢陽登上火車,10日到達襄樊火車站,開始了醫(yī)院在襄樊的歷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0醫(yī)院</p><p class="ql-block">家屬區(qū)中心花園</p> <p class="ql-block">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0醫(yī)院</p><p class="ql-block">整編后醫(yī)院番號</p> <p class="ql-block"> 370醫(yī)院作為駐軍團級醫(yī)院,雖僅有300張床位,但科室設置齊全。臨床科室涵蓋門診部、住院部、供應室、傳染科、麻醉科;醫(yī)技科室包括檢驗科、影像科、超聲科、病理科;行政部門設院務處、醫(yī)療處、政治處、后勤處。</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臨床科室劃分業(yè)務較為粗略,不像如今按病種細分??啤R晕覀兯诘囊煌饪茷槔?,業(yè)務范圍涵蓋普外、胸外、燒傷、胃肝膽、泌尿外科及婦產(chǎn)科。</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醫(yī)院開展體外循環(huán)手術時,科室選派醫(yī)生赴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心外科進修法樂氏四聯(lián)癥手術,還派醫(yī)生赴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進修心外科,我則被派往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心外科學習體外循環(huán)手術特護。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心臟外科是藍鴻鈞教授領銜的團隊,在湖北省內率先開展先天性心臟病及復雜先心病手術、瓣膜替換術、生物瓣膜研制和應用、冠心病搭橋手術等。回想起來,除頭面部和四肢外,一外科幾乎包攬了人體五臟六腑的診療。在一外科工作的三年間,除了日常值班和專業(yè)進修,更多記憶是快樂的單身軍人最美好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0醫(yī)院,</p><p class="ql-block"> 一外科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0醫(yī)院</p><p class="ql-block">一外科姐妹們</p> <p class="ql-block"> 襄樊市(1949~2010年,2010已改名襄陽市)因漢江穿城而過,天然形成襄陽、樊城兩城區(qū)。坐落在襄陽古城核心區(qū)的370醫(yī)院,占據(jù)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襄陽古城中心。周邊涵蓋鼓樓商場、郵政局、中心醫(yī)院等商業(yè)醫(yī)療設施;工商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公安分局、區(qū)政府等行政單位。這里毗鄰襄陽古城墻,綠影壁是國家級文保單位。以及位于城南山區(qū)的八一制片廠二分廠辦事處,與370醫(yī)院距離僅一墻之隔。</p><p class="ql-block"> 因為方便,我們單身姐妹們常常吃厭倦了食堂飯菜,就會去街角小攤上買一碗皮薄餡少的清湯餛飩,配上剛出爐的鞋底板燒餅(形如鞋底板),唇齒留香間消除了遠離家的鄉(xiāng)愁。周末或夜休常約上單身樓的戰(zhàn)友,騎自行車去隆中,在古柏亭前遙想劉玄德三顧茅廬的求賢若渴——因每人騎一輛自行車,好有"敵后武工隊"的風采。上常白班時,吃罷晚飯暮色四合時,又三三兩兩漫步古城墻,看晚霞給飛檐斗拱鍍上金邊。</p> <p class="ql-block">作者與母親在隆中留影紀念</p> <p class="ql-block"> 襄陽古城綠影壁現(xiàn)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明代王府照壁見證了六百年風雨。當年的我們總愛趁天晴倚靠在照壁基座上,看陽光在龍鱗間流淌,聽老人們講述"五龍捧圣"的傳說,也不知這歷經(jīng)滄桑的龍影,是否真的承載著守護古城的祥瑞?</p><p class="ql-block"> 最難忘的是與八一廠二分廠比鄰而居的日子,那些年我們常半夜三更去觀看內部放映片。電影《原野》就是在月黑風高的午夜觀看的,散場時還互相叮囑"保密";而《祁連山的回聲》作為新片試映,我們成了最早見證這部戰(zhàn)爭史詩的觀眾。</p><p class="ql-block"> 單身樓也是370醫(yī)院的亮點,我們單身干部最愜意的事,莫過于正午時分聚在走廊上曬太陽侃大山。一樓、二樓、三樓只要在宿舍伙伴都會參加,開啟吹牛模式,場面熱鬧非凡。更有趣的是,有只貓咪也常來湊熱鬧——它的主人是同樓一位女軍醫(yī)。那年代養(yǎng)寵物非常稀罕,她還自稱”貓媽媽”的舉動顯得尤為特別,畢竟在認知觀念里,人和動物怎么能互稱母子呢?單身樓還有嗑瓜子比賽、情書交流、集體幫寫情書等花樣百出的鬧騰事,回想起我們那些年的趣事,三天三夜也嘮不完。</p> <p class="ql-block">陳華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外科病房里永遠彌漫著來蘇水的味道,陳華總愛穿那雙帶帆布半高跟的護士鞋,輕快地邁著舞步穿梭在走廊上,仿佛連空氣都跟著雀躍起來。這位軍校畢業(yè)剛兩年的姑娘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讓最抗拒治療的戰(zhàn)士乖乖卷起袖子。記得有次給十二床備皮時,小伙子臊得把被單攥出漩渦,陳華一邊麻利地操作,一邊用半嚴肅半開朗的表情化解尷尬,硬是把一場讓人臉紅的治療變成了默契的配合。</p><p class="ql-block"> 她總能精準喊出張三或李四的名字:"把治療車推過來!"話音未落,走廊那頭就傳來滑輪歡快的滾動聲。我曾親眼看見兩個戰(zhàn)士爭著幫她抱病歷本,仿佛那是件無上榮耀的差事。</p><p class="ql-block"> 最絕的是陳華上治療班時,當她推著治療車走進病房,原本齜牙咧嘴的病號們瞬間挺直腰板。她輕描淡寫地說"褲子往下褪三指",絕對沒人敢只褪兩指半;打青霉素、鏈霉素特別疼時,她要求保持"蝦米狀左側臥",戰(zhàn)士們個個像雕塑般紋絲不動,連呼吸都放輕了三分。</p> <p class="ql-block">右王江(子了)、左<span style="font-size:18px;">陳華</span></p> <p class="ql-block"> 力力講了一件令人發(fā)笑的趣事。醫(yī)院早年挖的防空洞,隨著院區(qū)擴大,南院為病區(qū),北院為家屬區(qū),中間利用防空洞溝通南北兩院區(qū)。治安不好的時候,地下防空洞就成了上下夜班醫(yī)護人員的安全通道。地下通道全長100多米,兩端各有石階連接地面。</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力力下夜班兩點多鐘急急匆匆回宿舍,走進防空洞,急速的腳步聲與洞穴里的回音交織,仿佛催促著她不由自主地從快步變成了小跑。沒想到此時前方還有一個人,聽到身后急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他也下意識加快了腳步。兩人就這樣一前一后在地道里展開了無聲的追逐,跑得氣喘吁吁,直到雙雙沖上家屬區(qū)出口。驚魂未定的兩人面面相覷,竟是同科室的——前面跑的是曹水銀醫(yī)生,幾乎又異口同聲問道:"你在跑什么呀?"</p> <p class="ql-block">右詹力力,左王江(子了)</p> <p class="ql-block"> 在370醫(yī)院工作的三年,是單身女軍官極為珍貴的成長歷程。這段時光交織著學習、生活與社會連接,成為人生獨立成長的深刻記憶。工作始終是生命的主線,踐行軍醫(yī)職責和使命,牢記醫(yī)學生誓言。而在工作之余與生命另一端喂養(yǎng)自己精神靈魂。</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個人沒有電視、手機、家電,更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唯有觸手可及的是《解放軍報》《戰(zhàn)斗報》,文匯報,《解放軍文藝》《中國青年》;以及提干后月薪每52元/月,我自己訂閱雜志就有《讀者》《名人傳記》《小說》刋物,還去襄陽文化圖書室辦借書證,構成了精神世界的全部依托。</p><p class="ql-block"> 感謝與單身姐妹們共同度過的青春歲月,那些被封存的記憶永遠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年齡是光陰饋贈的禮物,一歲年齡一歲人,一歲年齡一歲心。人生沒有最好的年齡,只有最好的心態(tài)。生命的真諦,在于不負昨日之路,珍惜今日之景。即便歲月流轉,心靈也要永遠年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4日</p><p class="ql-block"> 寫于茶園12:00</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上蔡县|
什邡市|
台东市|
鹤岗市|
阿城市|
垦利县|
托克托县|
平利县|
南靖县|
九江市|
陆丰市|
靖远县|
同江市|
顺昌县|
句容市|
淮北市|
辽源市|
黑龙江省|
山西省|
南开区|
灵武市|
志丹县|
苗栗县|
绥德县|
浠水县|
枣庄市|
凤山市|
安仁县|
洪泽县|
阿克|
台东县|
老河口市|
岳阳市|
三明市|
闻喜县|
铜梁县|
进贤县|
从江县|
泉州市|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