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清明節,主打一個“反差大逆向”:</p><p class="ql-block"> 1.別人是“郊外踏青尋春色”,我們是“城中探秘走廢墟”;</p><p class="ql-block"> 2.墟外是“攤位相連鬧市沸,墟內是”破房挨肩人聲稀“;</p><p class="ql-block"> 3.擁擠不堪成群成片的老房子中,竟然長出一小片俏然獨立的亮晶晶的新房子——外面的喧囂對比室內的靜?,妥妥的大隱隱于市的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4.缺乏管理維護的”老式危房“中,竟藏有一處主人精心打理的”情懷空間“,一入眼立馬點亮了觀者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5.日益被人”忽略無視“的大同路,竟出現了一家眾人”排隊求售“的沙茶面店,正宗的湯味讓老廈門豎指點贊。</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的牛車水,廈門的八市,其網紅程度,大家耳熟能詳。可是,最早的、原始的八市,是什么樣的,還在不在,估計知道的熟悉的人就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感謝常年攜帶單反專業掃街掃村的野熊大哥,為我們挖出了這么一個寶藏地。</p><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廈門島的碼頭一帶,販夫走卒們熙熙攘攘混跡其間的”間“,是一個什么樣的”商業空間“?</p><p class="ql-block"> 請跟隨我們的腳步和鏡頭,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曾謀耀老師:</p><p class="ql-block"> 1931年,路政處原打算在福壽宮、車轱轆、打棕街一帶建筑第八市場,后因沿街業主反對,改選河仔墘、十一間,期間這片區的業主立即召開會議討論應對辦法,再次流產,最后選址在石門路上(即現址),1932年將該址土地賣與菲律賓華僑陳瓊林,陳先生買下后完全按照市政當局的規劃及圖紙來建,1933年竣工。這座有著92年歷史的“中庭回廊式”大型的商業建筑,目前真的有些破敗,但仍為我市少見的經典公共建筑。今年我把它推薦擬列入“不定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可以找個時間去走走這營平片區,尋找那遠去的繁華,聆聽那失去的閩南吆喝聲。</p> <p class="ql-block"> 洪裕斌先生:</p><p class="ql-block"> 1983年嚴打大掃時,半夜來抓八市的“角頭大哥”,公安與這些大哥,在這一排的屋頂上展開了一場類似電影場景的跳躍屋頂追逐抓捕……</p> <p class="ql-block"> 廖寧老師:</p><p class="ql-block"> 1933年(待進一步考證)由菲律賓華僑所建的市場綜合體建筑,中間天井,內外環廊,設有三部樓梯,兩道跨天井天橋,天井加蓋高出屋面,通過側面采光通風,拔氣效果更好。總長度達80-100米,寬度近20米,底層為綜合市場,二層為旅館,三層為住家。在那個年代不僅規模較大,設計理念也很超前,還是真正意義上的早期框架結構。現在房屋產權屬房管所,樓內還住有30多戶人家。</p> <p class="ql-block"> 八市,巴士?</p><p class="ql-block"> 50-70后出生的廈門人,應該都還清楚地記得,上個世界的80~90年代,一輛輛引自香港的巴士車輛,日夜不停地承載著鷺島之上的人們,奔跑穿梭在輪渡碼頭往返廈大、蓮花、火車站、湖里的城市道路上,為販夫走卒、白領藍領等各色社會大眾,提供著空間的位移流動。</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老八市里面的整體外觀,像郵輪,像監獄,像鳥籠,我卻不知怎么回事,現場中的腦海里,老是回憶起,當年勉強擠上巴士后,在沙丁魚罐頭般擁擠的人群縫里,往車窗外看到的那一個個飛掃而過的道口、房子、路燈、行人......</p><p class="ql-block"> 大約一百年前,老八市的這些房子,不就是一輛超大型的巴士,夜以繼日地承載著一個個為了生存而混跡市場的人們,駛向命運的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泰谷酒店嚴振國董事長:</p><p class="ql-block"> 希望有機會重回八市,我 5 歲到 17 歲就住在那棟樓隔壁,營平路 5 號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老八市,乃至現八市所在的這一片區域,歷史時空下的南明,當年(1650--1661)可是鄭成功率軍駐守廈門里的主要軍營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洪裕斌先生:</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底層商鋪,在1985年之前,分別是國營蔬公司門市,國營肉聯門市,國營水產門市及八市工商所辦公。</p> <p class="ql-block"> 鄭勇先生:@扶正新說法(福陣)?剛剛重溫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第2集,澳門重建的菜市場是澳門紅街市,又稱提督街市,前幾年廈門八市地塊要重整,有國企領導去了現場之后覺得可以保留的東西不多,后面改造難度太大不了了之,是不是紅街市是一個參考樣本,八市是不是可以改造?</p><p class="ql-block"> 我的回答是:有時候,“塵封”,遠遠好于“開封”!</p> <p class="ql-block">【本篇作者:A萌地頭舌——廈門本地人、律人、碼字工人、呷茶人、城市漫步達人。聯系電話(微信同號)13906053588】</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瑞丽市|
兴山县|
全州县|
阜阳市|
永春县|
丁青县|
明溪县|
皋兰县|
瑞金市|
东源县|
客服|
公安县|
南木林县|
彝良县|
且末县|
福建省|
章丘市|
新昌县|
应城市|
永顺县|
汉阴县|
乌拉特后旗|
明水县|
绥棱县|
呼玛县|
洛隆县|
电白县|
咸丰县|
汝南县|
大姚县|
永福县|
武强县|
手游|
平泉县|
集贤县|
青河县|
曲松县|
雷山县|
黄山市|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