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時節憶母親 ( 上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一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暖花開,枊綠如絲。嫩綠的新芽在枝頭萌動,嬌艷的花朵競相綻放,一切都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在萬物復蘇之時,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又悄然而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梨花開。故鄉小院的那棵梨樹,如今雖已流逝遠方,但她一直拴著我的心,潛植在我的心底。每逢清明時節,潔白素雅的花朵綴滿枝頭,點燃了春天的風情,點燃了心靈的翅翼,飄飄然來到這個春意盎然的時節。我的心情也不禁泛起了層層漣漪,思緒萬千,萬般滋味涌在心頭。女兒遠離故鄉未能親自上墳為母親祭祀感到遺憾和愧疚,只好用文字把無盡的思念躍然紙上,來寄托對母親的哀思,讓天堂的母親知道女兒是多么的想您、愛您、深深的懷念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逢清明倍思親,梨花飄雪憶追思。雖然母親離開我們己近三十個年頭了,可對母親的思念如影隨形,從未走遠。仿佛母親總在身邊對我噓寒問暖。清明來臨,母親的音容笑貌又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母親的靈憩故土讓我魂牽夢縈,無盡的思念與憂傷,不禁使我潸然淚下,心中一陣陣惆悵,內心被一個永恒的節日所詮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對兒女的愛是世間最質樸無華的情感,她不似江河奔騰,卻深邃如海洋。母親就像天上的星星,雖然遙遠,但一直在我心里閃閃發光。母親給予我們的愛一件件,一樁樁,數不盡,道不完,永遠鐫刻在我的腦海里。她那慈祥的面容和善良的品格,不僅銘刻在我們的心里,而且也刻在鄉親鄰里的口碑里。母親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激勵著我們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是一位苦命人,幼年時父母雙亡。我舅父把她寄養給別人家里撫養,才免強生存下來。養父母對她非常好,八歲那年,娘家才把母親領回家。之后,母親一直把養父母當作親生父母侍奉,盡忠盡孝,直到百年之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沒有上過學,但母親那種深明事理,通情達理,以鄰為善,樂善好施的品格,讓我們耳濡目染,世代源遠流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中的母親那種醇樸的言行,善良的品格,點點滴滴潛移默化地感染了我們,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懂得感恩,懂得寬容,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母親那句口頭禪時常在耳邊回蕩,“ 別人待你一尺,你就待別人一丈,別人待你一丈,你就待人天上”多么質樸純厚的言語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她寬廣如天,厚重如山,慈祥如春日的陽光,照亮我們每一個瞬間。我常為有一位好母親感到驕傲和自豪,她賦予了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她沒有留給我們多少財富,她卻留給了我們無價之寶——善良的品格和寬廣的胸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舊社會,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母親裹著一雙玲瓏小巧的雙腳,但未能束縛母親一顆堅毅勤勞的心。她那受弱的身軀蘊含著無盡的力量,我們姐妹兄弟六人,正值年幼時期,在那個物質極其饋乏的年代,想要吃飽肚子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為此,父母常年累月干活,我們還常常腹不果食。為了活命,父母決定把我送給吳莊村一戶人家抱養。第二天那對夫婦來抱我時,看見我非常瘦弱,像個小蘿卜頭,怕養不活就放棄了。母親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把小妹送給別人抱養。每當母親提起這件事,心里酸溜溜的,一直感到非常內疚。因為在那個極度貧困的年代,為了我們每個人都能活下來,母親這樣做既是迫不得已,但也是明智的選擇。不然的話我們也許享受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感受不到這個大家庭的溫馨與快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個年代全靠掙工分養家糊口,干一天活記一天分值。因家里吃飯的人多,勞動力少,年終結算時,我家總是欠生產隊里的錢。隊里分糧油全憑以工分為依據,我家總是排在最后,還時常受別人的冷落。每年春夏之交,青黃不接的時候,家里都要斷糧,母親只好無奈地向鄰居家借糧,等秋收了再還,這樣借了還,還了借不停地惡性循環,母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用瘦弱的身體,苦苦地支撐著這個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改革開放后,責任田承包到戶,我家分了七畝多田,家里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兩個姐姐相繼參加了工作,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可家里的勞動力仍然短缺。弟妹在讀高中,只能在節假日幫點忙。父親因長年累月的勞動,腿關節嚴重受損,承受不了高強度的農活。我初中畢業后,受家庭條件限制,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只好同父母一起苦苦支撐這個家。那時母親已經是六十多歲,本應該是享清福的年歲了,可操勞了一生的母親仍然閑不住,田間地頭總是能看到母親忙碌疲勞的身影。秋天稻浪翻滾,金燦燦的玉米,粒粒飽滿的豆子都己成熟,豐收的喜悅寫在了母親臉上,這是她最開心的時侯,也是她最忙碌,最辛苦的時候,有一件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我和母親在地里收割谷子,由于她用力過猛,再加上她那裹著的小腳,打了個趔趄,一頭載倒在那坑坑洼洼的茬地里,當時把我嚇壞了,幸好還沒大礙,只是手上劃破了點皮,衣服劃破了個洞。我勸她早點回去,她執意不肯,全然不顧及自己的安危,休息一下喝點水,吃點干饃饃繼續干活。豆子成熟了更需要虎口奪食,如果不及時收割,經太陽暴曬,豆子就咯嘣咯嘣咧開口逃了出來,造成減產,母親更是焦慮不安。她年齡大了彎不下腰,蹲又蹲不下,父親用玉米葉子給母親編織了一個草墊子,割豆子時母親就隨身攜帶在身邊,一邊割,一邊挪動草墊子。每當我回想起母親在秋收時節辛勤勞作的身影,真是讓人好不辛酸,心如刀絞般的難受。但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到母親這般磨難呢?又有多少人有過像母親這般經歷呢?此時此刻,心酸的往事觸動著我的淚水滾落下來,心中便涌起一股難以言語的酸楚與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歲月的風聲,吹不散母親忙碌的身影;歲月的雨聲,洗不盡母親艱辛的一生。母親用她的勤勞善良醞釀了光陰的故事,歲月淹沒了母親的身軀,但故事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記憶里。家中門前那盤老石碾子,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里,上面凝聚著母親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它一圈又一圈傳承著歷史的足跡,一圈又圈轉出了家鄉的味道。那時沒有糧食加工廠,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石碾子,母親經常起五更睡半夜,有時一直勞作到天亮,才能把粗糧碾細后下鍋煮飯。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不分晝夜地運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忙碌一天的母親,晚上還要在昏暗的油燈下紡線、碾麻繩、納鞋底。那時煤油都是憑票供應,不夠用時,母親就準備一些玉米棒放在火坑里燃燒,借光做活。我永遠也忘不了小時侯從睡夢中醒來時,窗外皎潔的月光斜射進來和火光交織在一起,將母親的背影反射在墻上,形成一種朦朧的美感,把母親的背影仿佛置身于水墨畫卷之中。這幅畫是我心目中最美麗的畫卷,它既是一幅畫,一首歌,一首詩,更是我心中一本永不退色的畫卷,見證著歲月的年輪,歷史的滄桑,宛如鐫刻在我心靈深處不朽的浮雕,把那份美好永遠珍藏在心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一生把所有的愛都全部傾注在子女身上。更令人難忘的是,冬天天氣冷,被子里冷冰冰的,晚上我們都不肯上床睡覺,母親就先鉆到被窩里,用自己的身體去暖被窩,或者燒一壺熱水去暖被窩,我們才肯睡覺。早上起來時,母親先把衣服烤熱,我們才肯起床。母親就是這樣默默無私地愛著子女們,從來不求任何回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我們前行的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啊,在人生長河中,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愛能超越您的愛;沒有哪一幅畫比您的背影更美麗;沒有哪一種面容比您更慈樣,您就是我心中的最愛——偉大的母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與母親在一起朝夕相伴,整整度過了三十五個春秋,人生又有幾個三十五年呢?母親健壯時我一直和她牽手相伴,如今母親已兩鬢霜染,卻不能盡心盡責守在母親身邊盡孝,她陪我長大,我卻不能陪她到老,是我心中最大的遺憾和愧疚。 一九九一年我和兒子都遷往武漢,離開了我朝夕相處的親人們,離開了那片滋養我的黃土地,離開了那充滿家鄉味的老屋。分別時母親依依不舍,千叮嚀萬囑咐,臉上還是洋溢著往日的微笑。我深知,我和母親都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可不聽話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灑落下來。母親那晶瑩般的眼淚,深深飽含著對女兒萬般不舍和牽掛,使我感到母親永遠在我的身邊呵護著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種情,無論你走多遠,也不會被路程阻攔;有一種愛,無論過多久,也不會被時光暗淡;有一顆心,無論你走多遠,都不會被歲月改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家中一份父親病危急電,給了我當頭一棒,使我心急如焚,深深陷入了痛苦之中。千里迢迢又踏上了回家的列車。剛到村口,聽鄉親們講父親己經走了,棺槨己停放在村里大院,等待辦喪事。我慟極悲哀,差點昏了過去,跌跌撞撞走到棺前,拼命地敲打棺槨,想打開再看父親最后一眼,可這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更是我無法接受的現實。我第一次嘗到失去親人的痛苦竟是如此撕心裂肺,痛斷肝腸。回到家后,看到母親那種無助的眼神,和母親抱頭痛哭。母親怕我過度傷心,反而還勉強振作精神安慰我,人老了早晚會有這一天,況且您父親走時也沒有遭罪受,走得是那么安祥。你父親患的是腦溢血,病情來得很突然,你姐弟離的這么近,都沒有在臨終前見上一面。晚飯后,父親準備睡覺了,在床上聽著收音機,突然口吐鮮血,根本就來不急搶救,悄然逝去。父親的離開使我們悲痛萬分,難以接受這一事實,覺得很對不起他老人家。他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而我在他身邊盡孝的時間卻很短,沒有盡到一個做女兒的責任,深感內疚。父親勞苦了一生,還沒來得及安度晚年,就永遠離開了我們,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痛。父親享年76歲,今年是他誕辰108周年,在清明節,女兒愿父親在天堂幸福安好 !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的離去對母親打擊很大。在我的記憶里,他們相濡以沫,攜手之老,一輩子都沒有伴過嘴,吵過架,母親對父親生活上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母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賢妻良母,父親的驟然離去,給母親精神上,心靈上都造成難以撫慰的創傷。父親的喪事辦完之后,弟弟將所有的田地都讓給了別人耕種,打算把母親接到城里和兒孫們一起居住。可家里還有九十多歲的奶奶,實在令母親放心不下。母親已是七十多歲人了,父親的離去,母親并沒有放棄照顧奶奶的責任,還是一如既往地盡心盡責,陪奶奶走完了最后一程,奶奶是鄉里最長壽的老人,享年100歲。母親敬老孝親受到鄉親鄰里們的高度贊揚!也為兒女們樹立了以孝為先的楷模和榜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暗花明又一春。一幕幕辛酸的過往,一段段苦澀的人生,母親的一生,就像一曲曲古老的歌謠,吟唱著歲月的流轉和光陰的故事。母親的一生就像一曲動人的琴弦,彈奏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現在弟妹都已長大成家,而且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日子過得像芝麻開花,母親再也不需要為子女吃飽肚子而日夜操勞了。讓飽受一輩子艱辛的母親,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實乃彌足珍貴。兒女們個個都非常孝順,爭著搶著把母親接來一起居住。母親為有這樣的兒女感到無比欣慰,鄉親們也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這些都是母親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感染了我們。母親和子孫們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感到很幸稫,臉上時常掛滿了微笑,內心充滿了從沒有過的滿足感和喜悅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忘不掉的是過去,揮不去的是曾經。清明來臨,每當我回憶起與母親共度的時光,心中便會涌起無盡的感激與懷念,但仍無法釋懷。我渴望時光能夠倒流,讓我們母女再次擁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愿母親在天堂幸福安好,女兒會永遠懷念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4月清明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女兒 郭小蘭 敬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临海市|
旺苍县|
建水县|
崇明县|
三台县|
沈阳市|
蒙山县|
芜湖市|
闽侯县|
浑源县|
天台县|
崇仁县|
个旧市|
东乡|
青田县|
仙游县|
绍兴市|
饶平县|
屏东市|
长子县|
高碑店市|
永康市|
盖州市|
蚌埠市|
灵寿县|
白沙|
时尚|
涞水县|
清镇市|
冕宁县|
金川县|
巫溪县|
张家界市|
琼海市|
普宁市|
林口县|
溧阳市|
白城市|
万荣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