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6日,自駕游抵達古城正定,古城內(nèi)有隆興寺、臨濟寺澄靈塔、開元寺須彌塔、天寧寺凌霄塔、廣惠寺華塔、古城墻等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素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稱。</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須彌塔:開元寺始建于東魏,唐代改名為開元寺,須彌塔是正定古城“四塔”之一,高39.5米,為中國建筑寶庫的珍貴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2000年,五代時期成德軍節(jié)度使安重榮紀功殘碑移至開元寺內(nèi)保存。該碑巨型赑屃碑座長8.4米,寬3.2米,高2.6米,重107噸,實屬罕見,堪稱“國內(nèi)第一”。</p> <p class="ql-block">天寧寺~凌霄塔:天寧寺,舊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建,賜名“承天寺”。政和年間(1111-1118)始稱天寧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凌霄塔始建于唐代,通高41米,其獨特的結(jié)構(gòu)形式,在中國古代佛塔建筑中是少見的。</p> <p class="ql-block">臨濟寺~澄靈塔:俗稱青塔、衣缽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通高30.47米,是為收藏臨濟宗開創(chuàng)人義玄禪師的衣缽而修建的,是一座磚砌八角九級密檐式實心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廣惠寺~華塔:俗稱花塔,又名多寶塔。始建于公元785—804(唐貞元年間),寺內(nèi)建筑僅存一座華塔,通高31.5米,又稱“華塔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華塔塔身最上部是整座塔的精華所在,花束型塔身占了大約整體的1/3左右,其上按八面八角垂直線刻塑出獅、象、佛、菩薩、獸頭、大天王力士等形象。</p> <p class="ql-block">正定隆興寺俗稱大佛寺,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國內(nèi)現(xiàn)存時代較早、規(guī)模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公元58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它和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大石橋被譽為河北“四寶”。</p><p class="ql-block">隋開皇六年取名“龍藏寺”,唐中宗景龍元年改額為龍興寺,清代前期,龍興寺改額隆興寺,康熙帝賜“敕建隆興寺”額,寺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琉璃照壁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壁心牡丹、二龍戲珠圖案由高浮雕琉璃磚拼砌而成,照壁在大門之外,塑造了莊重和森嚴的環(huán)境氛圍。</p> <p class="ql-block">現(xiàn)隆興寺大門上端“敕建隆興寺”和“天王殿”匾額均為康熙手書。</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殿內(nèi)兩側(cè)供護四大天王,合稱“風(fēng)、調(diào)、雨、順”,暗示“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始建于北宋,是隆興寺現(xiàn)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稱為“藝臻極品”的摩尼殿內(nèi),有一尊五彩懸塑觀音,塑像坐南朝北,故稱倒坐觀音。</p><p class="ql-block">她頭戴寶冠,項飾瓔珞,身姿稍微前傾,柳眉之下,那雙智慧深邃的眼睛,無論禮佛者在哪個角度,都與你慈祥對視。</p><p class="ql-block">魯迅先生看到“倒坐觀音”照片后,視若珍寶,譽為“東方美神” ,他說:這張像是“把神人化”了,這是塑造史上“里程碑”式的塑像。北京魯迅故居里,書案上至今保存著“東方美神”。</p> <p class="ql-block">隆興寺戒壇,供奉的銅鑄雙面佛,造于明代,南為阿彌陀佛,北為藥師佛,兩尊佛像背身相連,相背而坐,此造型佛像為漢傳佛寺中罕見,中國戒壇孤例。</p> <p class="ql-block">宋代轉(zhuǎn)輪藏:是一架造于宋代,可以靈活轉(zhuǎn)動,擺放經(jīng)書用的大書櫥,它是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體量最大,制作最精巧,且今天仍可轉(zhuǎn)動使用的轉(zhuǎn)輪藏。</p> <p class="ql-block">慈氏閣:(慈氏梵語“彌勒”)供奉著一尊獨木雕刻的“天冠彌勒”,這尊彌勒為佛教中原始的天冠彌勒,頭戴佛冠,身后有精美的火焰背光,身著色彩艷麗的印度風(fēng)情服飾,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如此彌勒造像。</p> <p class="ql-block">被推崇為“隋碑第一”“楷書之祖”的龍藏寺碑,此碑是中華文字演變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世存最早的楷書體石刻。</p> <p class="ql-block">大悲菩薩銅像矗立于大悲閣內(nèi),通高22米余,像體周匝與胸前共有42臂,又稱千手千眼觀音,是國內(nèi)現(xiàn)存銅造像中最高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銅鑄毗盧佛像?,意思是“光明普照"。此銅鑄佛像為明代萬歷皇帝與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由三層四身相連、面向四方的坐式毗盧佛和三層共雕飾一千尊小佛的圓鼓型蓮座摞置而成,通體共有佛像1072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嵩明县|
德清县|
吴堡县|
秦皇岛市|
靖边县|
商水县|
香港
|
婺源县|
达尔|
招远市|
明光市|
随州市|
威信县|
健康|
朔州市|
朝阳区|
治多县|
昌平区|
龙岩市|
西华县|
南城县|
商河县|
富裕县|
东至县|
扶余县|
图们市|
寿光市|
瑞安市|
准格尔旗|
伊宁县|
杂多县|
阿拉尔市|
长治市|
琼中|
陵水|
色达县|
兴山县|
吴江市|
井陉县|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