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梁思成(1901~1972),廣東新會人,著名建筑歷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新中國國徽設計,主持故宮文淵閣、孔廟修復工程。以其名字命名的“梁思成建筑獎”是中國建筑師的最高榮譽獎。著有《中國建筑史》《清式營造則例》等。 </p> <p class="ql-block">早在留學美國期間,因有感于中國古代建筑系統研究的缺乏,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位先生便在心中立下了填補這一歷史空白的夙愿。?回國后,兩位先生即加入了中國營造學社,開始了對中國古建筑的全面調查和研究。在隨后的幾年中,他們走遍全國15個省,測繪了2000多座古建筑,積累了大量資料。?抗戰期間,他們堅守在四川南溪縣李莊 (中國營造學社戰時社址),在極其困窘的條件下完成了《中國建筑史》的撰寫,與此同時還用英文撰寫、繪制了《圖像中國建筑史》。作為中國建筑學科的開山之作,第一次把中國建筑史學納入了系統科學研究的領域,以歷史文獻與實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規律、技術要點,總結出中國建筑的成就和各時代的主要特征,向世人展現了一片嶄新的學術天地。他們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還先后創辦了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建筑系,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建筑人才。</p><p class="ql-block">圖片所示即為梁思成1962年12月簽贈友人汪季琦的代表作《中國建筑史》油印本(內有梁先生批注)。此版為《中國建筑史》建國后早期版本之一,系應清華大學教學之需油印出版,并作為教育部高等學校交流講義。</p><p class="ql-block">汪季琦(1909~1984),原名汪楚寶,江蘇吳縣人。1934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曾任上海市工務局副局長兼同濟大學建筑系教授,與梁思成、林徽因等同為中國建筑學會和《建筑學報》的主要創始人及《建筑學報》編委會成員 (曾分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在1962年《中國古代建筑史》的修訂工作中兩人更有深度合作。該簽贈本作為見證了兩位建筑泰斗學術之誼的早期版本,已成為筆者的重要圖書藏品之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山县|
漯河市|
博爱县|
陆良县|
海丰县|
清苑县|
明水县|
巴楚县|
辽源市|
土默特右旗|
乡宁县|
井陉县|
高碑店市|
浮梁县|
镇赉县|
焉耆|
栾城县|
元阳县|
牟定县|
商河县|
潜山县|
镶黄旗|
柯坪县|
洪江市|
界首市|
定结县|
临澧县|
勃利县|
新和县|
东至县|
太白县|
隆安县|
漠河县|
长宁县|
莒南县|
静乐县|
南岸区|
兴城市|
资阳市|
临潭县|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