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碑刻作為古人留給后人最真實、最堅固的石刻珍寶,以其特有的魅力,誘惑著你我。可人們只知道碑刻的形制多種多樣,千奇百怪。熟不知,碑刻的內涵,更是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它不僅涉及到改朝換代、軍事戰爭、自然災害、地理疆域、水文天象、物價行情、宗教派系,而且還包括人物傳記、古文考辨、書法薈萃、文學藝術等。故而研究碑刻,對纂志征事、正經補史、考字習書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世上碑刻千千萬萬,但真正有價值的通常指歷史上具有重要文化、藝術或歷史價值的著名碑刻。作為古代遺存,這些碑刻的內容雖說包羅萬象,但因涉及到重大歷史事件、文獻資料、書法藝術、宗教經文等,因而備受推崇。那么,什么樣的碑是才是名碑?評判一通碑是不是名碑的標準又在哪里?本文不揣淺漏,將自己的看法拋出來,以求教于同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對于名碑的評選標準,人們從來都是見仁見智的。即如同一通碑,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結論。但這并不等于名碑的評選標準根本就不存在。有這樣三條原則,則是應該遵循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一,該碑的撰文者、書丹者、繪畫者、鐫刻者,甚至立碑者,在歷史長河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換言之,由名人撰文、書丹、繪制、鐫刻,甚至刻立的碑,都叫名碑。即“名人名碑”。如果該碑的撰文者、書丹者、鐫刻者、立碑者,異乎于常人,那么,由其撰文、書丹,繪制,甚或鐫刻的碑,自然也會被奉若神明的。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帝王書丹的碑。由于書丹者本身地位的特殊性,由其書丹的碑,自然是“御碑”。這些碑刻無論其價值如何?在一眾碑刻中,其地位往往是獨尊的。當眾多碑刻還在風吹日曬時,他們多被請進高樓廣廈里。至少有個碑亭,使其免受風吹雨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二,盡管該碑的書丹者或繪畫者名不見經傳,然其書藝或畫藝超群,藝術風格上自成一派的碑,也是名碑。即“藝術名碑”。比如著名的“龍門二十品”。作為洛陽龍門石窟中精選出來的二十方北魏時期造像題記,《龍門二十品》可以代表了中國魏碑書法的最高藝術成就之一。這些作品不僅是佛教造像的附屬文字,更是書法藝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對后世楷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和借鑒意義。令廣大讀者所不解的是,這些碑刻出自誰人之手,至今還是個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三是指該碑記錄或見證了某些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是不可多得的歷史物證。這些碑林自然也應歸到名碑類。或稱“敘事名碑”。比如現存鄭州黃河博物館的“道光二十三”石刻,雖寥寥數言,卻給我們再現了當年洪水的驚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黃河中下游發生了一次特大洪水。對這次洪水,《清史稿》、清宮檔案、河南府志等均有記載,但是所有的記載無非是“黃河漲上天”一類的描述,并沒有對洪水的真實情況有確切記錄。而河南省澠池縣東柳林村石壁上的“道光二十三,河漲到此”的文字,雖寥寥數言,卻隱含有極大的信息量。專業技術人員正是按照摩崖指示的高度,經過科學的推算,得出了“道光二十三年三門峽陜州黃河洪峰流量曾達到36000立方米每秒”的結論,從而為規劃建設黃河下游防洪體系,提供了最可信的依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知道,碑刻作為石刻史書,不僅有傳播書法及繪畫藝術的責任,更具證經補史、賡續文明的重任。作為歷史產物的碑刻,保護它就是保護我們的歷史,搶救它就是搶救我們的傳統文化。因此,碑刻作為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和不可置換的文化載體,對其進行適當開發,合理利用,是歷史賦予現如今的人們、尤其是身邊碑刻資源極其豐富的河南人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因此故,在解讀和弘揚碑刻文化方面,我們需要的是持續不斷的努力。</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强县|
武冈市|
华蓥市|
巢湖市|
冀州市|
克什克腾旗|
静海县|
东港市|
灵石县|
桂平市|
西安市|
临夏县|
上杭县|
祁阳县|
常宁市|
丹东市|
黄浦区|
威信县|
浪卡子县|
瑞安市|
枣阳市|
东丽区|
青龙|
蒲城县|
历史|
云林县|
达拉特旗|
吉林省|
申扎县|
布拖县|
凤庆县|
中西区|
屯昌县|
昆明市|
格尔木市|
江永县|
错那县|
鹤峰县|
化德县|
兴隆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