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陽橋</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泉州的最后一站,去了洛陽橋。我很奇怪,泉州的橋怎么會用洛陽的地名?搜索后得知,因為當時有許多中原人從內地移居到此,修橋時又是集資興建,因思念家鄉故命名為洛陽橋。</p><p class="ql-block"> 洛陽橋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原名萬安橋,因其址為古萬安渡口而得名,是中國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橋,</p><p class="ql-block"> 洛陽橋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即 1053年,王實、盧錫等十五人合力建萬安渡石橋,歷三年不成。1056-1059年,蔡襄任泉州太守,主持建橋并成功。此后,宋、明、清、20世紀40年代、20世紀90年代等均有修葺。</p><p class="ql-block"> 洛陽橋長約731米,橋寬約4.5米,有45座橋墩、47道橋孔,依托中部自然小島中洲而建。全橋有石梁板335根,最長11米,最寬0.98米,最厚0.8米,有的重達15噸。橋兩側欄桿645檔,有梭貌望柱104根,平頭望柱、短柱共525根。</p><p class="ql-block"> 洛陽橋的三大創舉:</p><p class="ql-block">(1)浮運架梁。這里因是江海匯合處,江濤澎湃,海潮洶涌,人們將巨大的石梁運上木排,然后利用海水的自然漲潮架上橋墩,落潮后拖去木排。</p><p class="ql-block">(2)筏形基礎法。此地以前江海濤匯集,波浪洶涌,當時根本無法在江中心立橋墩。人們想出一個辦法,船運巨石沿著橋梁中軸線拋入江中,在江底墊出矮石堆,然后在其上用中長條石交錯壘砌建起橋墩。橋墩砌為船型結構,朝山洪方向尖翹頭,以分水勢緩水流,可以有效地減輕汛期上游洪水對橋墩的沖擊。</p><p class="ql-block">(3)殖蠣固基法,即利用牡蠣生物技術,強固橋墩。拋入石塊墊高江底,在此之上建橋墩不免石堆間有較大縫隙。牡蠣是海洋物種,咸淡水交匯處生物養料極豐富,在橋墩下大量養殖牡蠣,充分利用牡蠣生長繁殖速度快,牡蠣殼附著力強的特點,使橋梁基礎與橋墩緊密凝固膠合為一體。</p><p class="ql-block"> 漫步洛陽橋,千年歷史凝重如磐,思緒萬千,再次感知了古人的智慧與勇氣,領略了泉州這座古城的獨特魅力。這座跨越千年的時光之橋,將永遠在歲月的長河中閃耀著光芒,成為人們心中永恒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蔡襄</p> <p class="ql-block">橋北是惠安,路上見惠安女。</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巨石之間還澆鑄鐵緊固石塊。</p> <p class="ql-block">望江</p> <p class="ql-block"> 洛陽江是泉州第二大河流,發源于閩中腹地的戴云山脈,從德化向南偏東奔騰,最終在泉州灣入海。在洛<span style="font-size:18px;">陽橋上東望,天際盡頭是東海。</span></p> <p class="ql-block"> 曾經的洛陽江水裹挾著的泥沙沉積在洛陽橋下。如今淤泥灘已種滿紅樹林,這片江海交匯濕地即將成為一道亮麗的生態屏障。</p> <p class="ql-block">沿路所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韶关市|
富顺县|
吴桥县|
台安县|
拉孜县|
三亚市|
抚顺市|
广安市|
美姑县|
高清|
冀州市|
奉化市|
招远市|
原阳县|
曲松县|
铁力市|
彰化县|
青州市|
盐源县|
蒲城县|
郧西县|
汤原县|
黎平县|
洞口县|
岢岚县|
和静县|
澄江县|
静宁县|
博白县|
慈利县|
西藏|
富顺县|
深州市|
乃东县|
昭觉县|
保靖县|
沙洋县|
定兴县|
山东省|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