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日清明,發表一篇3月17日寫的紀念堂弟的文章,以示哀思之情。 ……深藍</p> <p class="ql-block"> 此刻,我的內心被無盡的悲痛所淹沒,懷著萬分沉痛之情,悼念我至親至敬的堂弟——祁永慶。堂弟是我二叔的長子,與我同齡,我生于上半年,他降于下半年。我們血脈相連,是朝夕相處的鄰居,亦是中學時代的同班同學,這份情誼,深厚而綿長,早已融入生命的每一處脈絡。</p><p class="ql-block"> 3月14日下午2時許,我正在午休,手機鈴聲驟然劃破寂靜。是表哥來電,告知我的大堂弟祁永慶住進南京中大醫院急診室,正在全力搶救。接完電話,心急如焚的我,片刻不敢耽擱,立刻奔赴中大醫院。抵達時,只見堂弟的愛人、女兒等家人滿臉焦急,神色凝重地守在搶救室門外,那壓抑的氛圍,仿佛空氣都被悲痛凝住。表哥向我簡要敘述了情況:堂弟前不久發燒住進江北醫院,經過一周治療,病情稍有好轉,退燒后便出院回家休養。怎料回家僅兩天就再次發病,如今肺部嚴重感染,已處于病危狀態。趁護士開門之際,我悄悄溜進搶救室,只見堂弟鼻子插著氧氣管,胳膊上掛著輸液管,床頭監視器燈光閃爍,高壓152,心跳128……他整個人陷入昏迷,我聲聲呼喚,卻如石沉大海,得不到一絲回應。五點多,我和表哥離開中大醫院,一路上,我滿心祈禱堂弟能夠轉危為安,可命運,似乎并未聽到我的祈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6日上午10點剛過,表哥來電,那一刻,不祥的預感如潮水般涌上心頭。得知永慶在凌晨已經離世,剎那間,我的鼻子猛地一酸,淚水奪眶而出……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匆匆離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生命竟是如此脆弱,如風中殘燭,轉瞬即逝。</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與歡呼中,下午五點左右,堂弟呱呱墜地。承載著家國同慶的美好寓意,叔叔為他取名永慶。誰能想到,他的突然離去,如同流星劃過寂靜夜空,只在我們心間刻下無盡的悵惘與思念。那些與他共度的往昔歲月,樁樁件件,都成了鐫刻在記憶深處的珍貴印記,歷久彌新。</p> <p class="ql-block"> 1968年,時代的激昂號角在神州大地吹響,年輕的堂弟滿懷熱忱,積極響應號召,毅然背井離鄉,奔赴江蘇金湖插隊。那時的他,眼中閃爍著對廣闊天地的憧憬與期待,義無反顧地踏上那片陌生而又充滿未知的土地。農村生活條件艱苦,土坯房、粗茶淡飯、繁重農活,可這些從未讓他有過一絲抱怨。晨曦微露,他便扛起農具走向田間,在那片孕育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暮色沉沉,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歸家。他虛心向農民們請教每一項耕種技巧,從播種到收割,每個環節都傾注心血,揮灑的汗水潤澤了每一寸土地,也讓他成為了一名吃苦耐勞、備受稱贊的好農民。</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奇妙轉折總是在不經意間到來。堂弟知識扎實,為人和善,不久后,命運為他開啟了另一扇大門,他踏上農村那簡陋卻充滿希望的三尺講臺,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這一身份的轉變,不僅意味著責任的陡然加重,更是他人生價值的華麗升華。在那昏暗狹小、墻面斑駁的教室里,他手持一支粉筆,在黑板上沙沙作響,書寫著知識的錦繡篇章;他懷揣一顆赤誠真心,化作熠熠燭光,照亮孩子們求知探索的漫漫征途。他的課堂總是充滿歡聲笑語,面對孩子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哪怕再幼稚,他都會耐心解答,眼神中滿是鼓勵與期許,激勵著孩子們勇敢追逐夢想。寒來暑往,一批又一批學生從他的課堂走出,有的走出鄉村、考入大學,有的回到家鄉、建設故土。他的事跡在當地口口相傳,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佳話,他無疑是學生們心中當之無愧的好老師,那些諄諄教誨,化作明燈,永遠指引著學生們前行。</p> <p class="ql-block"> 歲月流轉,堂弟返城進入一家大型國企成為一名工人。工作環境與性質的巨大改變,并未動搖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在機器轟鳴的工廠里,他默默奉獻,將自己的青春與精力毫無保留地投入到生產中。面對堆積如山的繁重任務,面對復雜棘手的技術難題,他從不畏懼退縮,而是一頭扎進資料與機器中刻苦鉆研,不斷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憑借扎實的業務能力、忠厚老實的品格,他贏得領導與同事們的一致認可與敬重。擔任車間主任期間,為了企業發展,他更是以身作則,舍小家為大家,常常在繁星滿天時仍堅守崗位,加班加點,只為圓滿完成生產任務,助力企業蓬勃發展。</p> <p class="ql-block"> 堂弟的一生,無論身處何種崗位,身為農民時辛勤耕耘,身為老師時春風化雨,身為工人時兢兢業業,都恪盡職守,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傾盡所能貢獻力量。在家庭中,他更是無可挑剔的典范。他是體貼入微的好丈夫,與妻子攜手走過無數個春秋冬夏,生活的風風雨雨從未吹散他們的深情,二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他用堅實有力的臂膀,為妻子撐起一片沒有風雨的溫暖晴空。</p> <p class="ql-block"> 作為父親,他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著子女。他對子女的愛,深沉內斂,從不宣之于口,卻體現在成長的每一個細微瞬間。孩子生病時的徹夜守護,學習遇困時的耐心輔導,人生迷茫時的循循善誘,在子女眼中,他是高山仰止的榜樣,是避風遮雨的依靠,是堅不可摧的后盾。在家庭父母的關愛下,女兒茁壯成長,高考考入南京大學,后又就讀于香港浸會大學。</p> <p class="ql-block"> 隨著孫輩的降臨,堂弟晉升為外公,他的慈愛有了新的寄托。他對孫輩們疼愛到了極致,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女兒在香港工作,他退休后,照顧外孫子便當仁不讓地成為他的主要工作。每當孫輩們如歡快的小鳥般圍繞在他身邊,他臉上的笑容便如同綻放的菊花,皺紋里都藏滿了幸福。他會繪聲繪色地給孫輩們講述過去的故事,帶著他們在庭院里嬉戲玩耍,用自己的方式將愛傳遞給下一代,讓家庭的溫暖與親情的火種得以延續。</p> <p class="ql-block"> 如今,堂弟已離我們遠去,可他的音容笑貌,那親切的笑容、溫和的話語,仿佛還在眼前耳邊;他的高尚品德,那份忠厚善良、無私奉獻,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他的一生,是平凡中孕育偉大的一生,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一生。他就像一本厚重且珍貴的書,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滿對生活的熾熱熱愛、對家人的深情關懷、對社會的強烈責任。</p> <p class="ql-block"> 堂弟,明天我們將送你最后一程,愿你在天堂安息,那里再無病痛與煩惱。我們會永遠懷念你,你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會如璀璨星辰,在我們人生的漫漫長路上,照亮前行方向,激勵著我們不斷奮進、勇敢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寫于2025年3月17日晚,4月3日再次修改發表</p> <p class="ql-block"> 我們又痛失一位老同學。</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攝:深藍</p><p class="ql-block">音樂來源:網絡</p><p class="ql-block">文字制作:深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元江|
舒城县|
繁峙县|
城固县|
四平市|
云龙县|
湟中县|
高邑县|
扎赉特旗|
平昌县|
桂林市|
桐城市|
雅江县|
罗源县|
上栗县|
东山县|
延吉市|
清远市|
宣恩县|
通州市|
巨鹿县|
永靖县|
琼海市|
漳浦县|
甘谷县|
衡阳县|
东至县|
洛扎县|
雷州市|
吉林省|
繁峙县|
张家界市|
灌南县|
景泰县|
邵阳市|
秀山|
临武县|
霍林郭勒市|
工布江达县|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