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兒時的我曾經讀到過這樣的故事:一個長著獅子軀干、女人頭面的怪獸,坐在懸崖邊上,向過路人出一個謎語:“什么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路人猜不出,就會被害死。有個叫俄狄浦斯的猜中了謎底是人,怪獸羞愧地跳崖而死。這個怪獸就是斯芬克斯,它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座落在埃及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也被人稱為斯芬克斯。</p><p class="ql-block">獅身人面像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位于埃及首都開羅市南郊的利比亞沙漠之中,金字塔的前方。</p><p class="ql-block">參觀金字塔后,汽車拉著我們三轉二轉就繞到了獅身人面像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轉過彎,看見斯芬克斯了,我舉起相機,這位男子馬上用紗巾遮住了臉。</p> <p class="ql-block">要走過這樣的下坡路才能到達斯芬克斯的跟前。</p> <p class="ql-block">穿過的石頭建筑也是上古留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在歲月的洗禮下它們沒了頂,只剩下這些殘墻了。</p> <p class="ql-block">4000多年來,這獅身人面像如同一名忠于職守的衛士,匍匐在哈夫拉金字塔前,天天凝視著旭日東升,默默無語地觀察著人間的憂患滄桑。</p> <p class="ql-block">漫長歲月的洗禮,使它的面部布滿了皺紋。</p> <p class="ql-block">它的鼻子深陷,胸部和全身“肌肉”松弛,斑斑駁駁,遍體鱗傷。</p><p class="ql-block">獅身人面像面朝東,上午是拍攝的好時間,可惜那段時間導游把它分配給《埃及博物館》了,遺憾!</p> <p class="ql-block">原路折回,我忍不住又把相機對準了那些石頭建筑。</p> <p class="ql-block">這邊能拍到它的正面。可惜時間不對,逆光。</p> <p class="ql-block">一側布著許多椅子,演出用的。莫不是此地也有個張藝謀式的大腕?《印象金字塔》還是《印象斯芬克斯》?</p> 有景點就有商業。 <p class="ql-block">馬車仍是埃及人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p> <p class="ql-block">駱駝在某些地區也是。</p> <p class="ql-block">近看一下馬車的車廂,比較像國內的三輪車。</p> 最后再看一眼斯芬克斯。 <p class="ql-block">接下來說說上午參觀的埃及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館座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古埃及從史前時期至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繪畫、金銀器皿、珠寶、工藝品、棺木、石碑、紙草文書等共30余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在網上查到這些文字后,我明白了導游阿里為什么堅持要在把參觀博物館放在上午,他說了,如果上午去了金字塔,下午到博物館就會沒有精神。足見博物館在阿里心中的份量。</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館是一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頭建筑物,是由被埃及人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的法國著名考古學家馬里埃特于1858年在開羅北部的布拉克設計建筑的。當時建造這座博物館的目的是為了阻止發掘出來的埃及國寶流往國外。這個博物館后又曾兩次搬遷,1902年遷至開羅新館。博物館前面庭院內種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蓮葉”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紙材料——莎草。館內設有50多個陳列室。</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館內嚴禁拍照,一進門導游就開始收繳我們的相機,然后把它們存放在大門口的寄存處,即便如此,進博物館時我們隨身帶的包也被打開檢查。室內拍照是沒戲了,被繳械前我匆匆拍了這張外景。看到門前的兩尊獅身人面石像了嗎?它們也是真品,導游自豪地宣布:埃及博物館沒有復制品!圖中的水池中間的就是紙莎草,水中的是蓮花。</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分為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一層從公元前27~前22世紀古埃及時代到5~6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2層設木乃伊、珠寶、棺木、繪畫、隨葬品、紙草文書等專題陳列室。它的藏品從史前時代到遠古、中古、帝國時代,以至希臘和羅馬時代的美術品皆有。還有埃及法才的巨大石像和法老的鍍金車輛,有史前的陶器、石器,也有古代藝人精心制作的各種藝術品,以及記載古埃及科學、文學、歷史、法律等內容的莎草紙文獻。當然還有幾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此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蒙的金面具(圖片來自網絡)。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1334-前1323年),他去世時只有十八歲,太年輕了,因此他不是古埃及歷史上功績卓著的法老,但他的那個歷經三千年從未被盜過的墓葬使他在幾千年后聞名于世。 圖坦卡蒙墓于1922年由英國考古學家卡特發現,發現時墓室從未遭受盜墓者洗劫,陪葬品保存完好,挖掘出的大量珍寶,震驚了世界。左圖的圖坦卡蒙金面罩就是這時出土的,金面罩重達11公斤,工藝精美,是用金板依照國王生前容貌打造,鑲滿紅寶石,額上還塑有象征上下埃及統治者的兀鷹和眼鏡蛇。它為埃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埃及文物部門永久禁止該面罩出國展出。</p><p class="ql-block">盡管我曾無數次看到過這個金面具的照片,可當親眼目睹時,仍然驚嘆于它的艷麗和精致。</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蒙的黃金寶椅(照片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位于博物館二層的圖坦卡蒙室,陳列著1700余件出土文物。除了圖坦卡蒙法老的"黃金面罩"外,還有“黃金棺材”、“黃金寶座”等,這是圖坦卡蒙的"黃金寶座",整椅做工精細,金壁輝煌。椅背上還繪制著少年天子圖坦卡蒙與其妻的畫像。此椅還有那個人型的"黃金棺"也同時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門墓葬的鎮墓獸。(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法老的折疊床。</p><p class="ql-block">上面這張照片是我用手機拍的,館內管得太嚴了,關鍵是導游也管著,據說要是被發現導游要受處罰,可面對著這幾千年前的折疊床,我實在太想拍了,偷偷模模的拍虛了。</p><p class="ql-block">這張與現代的折疊床極為相似的出土文物,其三四千年的歷史讓人驚詫。它的連接處用的竟是與現代完全一樣的合頁。材質也是金屬的,銅!</p><p class="ql-block">就在博物館的二層展柜中,我們還見識了古埃及法老們用的安全套,它們用一條繩子固定在法老的腰間,需用時提前用水泡發,因為法老是不能順意與女子生育的。古埃及特講究血統的純正,故法老的妻子們大多是王室成員,姐妹們或者姑姑們。至于這個安全套的材質我們的導游阿里說是用牛腸做的,我查資料大都說是用魚膘做的,我覺得魚膘更靠譜。甭管它用的是什么材料,單就古埃及人能懂得生兒育女的道理就很了不起了。</p><p class="ql-block">我在那個展柜前轉來轉去,想偷拍一張,終因該柜所處位置人來人往未能得手。</p> <p class="ql-block">法老石像(圖片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館中還有許多上圖這樣的石像,注意看石像的眼睛,很有神對不?這些石像的眼睛都是用水晶制作的。當然這些石像都有名字,我沒能記住。</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館的館藏太豐富了,時間有限,不可能一一細看,只能隨著導游著重看了幾個室。</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室外的石像。</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館的室外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像和石碑,它們也無一例外全是真品。風吹日曬的,也不知道心疼。</p> <p class="ql-block">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來往往。</p><p class="ql-block">我順手也把他們掃了掃。</p> <p class="ql-block"> 這個館外的應該是本地人了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苍溪县|
胶南市|
蒙阴县|
丹寨县|
阿克陶县|
青神县|
庆阳市|
大同县|
逊克县|
寿光市|
广东省|
高州市|
许昌县|
罗田县|
隆安县|
田林县|
鄂伦春自治旗|
赤水市|
江油市|
德格县|
东兰县|
武鸣县|
五大连池市|
宜阳县|
岳西县|
绥芬河市|
海兴县|
湟源县|
静宁县|
大关县|
陆河县|
肃宁县|
沙坪坝区|
盐边县|
漠河县|
冀州市|
昌都县|
淮北市|
木里|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