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濟南是一個名山匯集的古城,四里山,五里山,六里山,七里山——山連著山;鵲山,華山,藥山,九如山——山望著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雄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春天,是爬山的好日子,前幾天去了六里山,今天去四里山,也叫英雄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的英雄山,大自然的生機已經完全蘇醒,草木紛紛舒展嫩芽,滿山郁郁蔥蔥,仿佛給泉城披上了一層綠色的錦緞,英雄山向人們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怪不得那么多人來英雄山踏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英雄山徜徉于美麗的山間小徑,盡情呼吸著春日新鮮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雄山海棠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雄山不同于其他山,英雄山上故事多。英雄山原名四里山,由四里山改為英雄山,是70多年前的事兒。時光倒退于1952年10月27日,這一天,毛澤東主席在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的陪同下,來到了四里山,去悼念一位與毛澤東主席相處了四年的烈士——黃祖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毛主席得知四里山安葬著眾多在濟南戰役中英勇犧牲的烈士時,心情沉重而感慨。他深情地望著這片安息著無數英魂的土地,說:“青山處處埋忠骨,有這么多的英烈長眠在這里,四里山就成了英雄山。”這句話,是對烈士的崇敬,是對英雄的贊譽,從此,四里山便有了一個更加響亮、更加充滿敬意的名字——英雄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迎春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來到英雄山廣場上,打眼望去,英雄山漫山綠野,松柏蒼翠,挺拔而堅毅,在為那些長眠于此的烈士們默默守候,守護著他們的英靈和榮耀。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松柏,都承載著那些英勇無畏、為國捐軀的烈士們的故事和記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來到英雄山,不禁回想起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我參與國家某部門組織編寫中國紅色保密故事山東卷,從史料中認識了眾多英雄人物,其中一名就長眠于英雄山下,他就是早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劉謙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里我想去拜謁這位英烈,于是加快了腳步,來到劉謙初墓碑前,有鮮花擺放在墓碑前,英烈們,后人是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劉謙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英雄山上面對英烈,回想了劉謙初的動人故事。劉謙初,山東省平度縣人,成人后考入北京燕京大學,與李大釗相識,參加學生秘密組織,接受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我黨成立初期,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9年2月下旬,劉謙初臨危受命,組建山東省委。臨危受命的劉謙初,冒著危險到達濟南,他不忘中央交付的使命,抓緊籌建新的山東省委。面對險惡環境,劉謙初把個人生死之度外,常常冒著危險,秘密來往于濟南、青島等地,夜以繼日地工作,傳達黨中央的指示,宣傳鼓舞群眾,組織對敵斗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叛徒出賣,劉謙初遭到敵人逮捕。面對敵人嚴刑拷打,他始終堅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立場和高尚的氣節,對黨的機密守口如瓶,只字未吐,忠誠地捍衛了黨的秘密。軍閥韓復榘來到山東后,瘋狂地鎮壓革命運動和屠殺共產黨人。1931年4月5日,劉謙初、鄧恩銘、劉曉浦等22名共產黨人在濟南緯八路侯家大院刑場英勇就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期山東省委秘書長劉曉浦是臨沂“八樓劉〞后代,26軍前輩劉丁浦、劉奇、劉馨和我父親劉乃晏也是“八樓劉”后代,他們都是不懼生死投身革命,為新中國解放立下戰功的的老革命。此時,我在英雄山上,十分懷念這些功勛卓著的前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來看英雄山,是那么的安詳寧靜,我們的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這些都是英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他們的精神和業績,將會永載史冊,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雄山上英雄的故事,是永遠說不盡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雄山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有三大主體建筑,分別為革命烈士紀念塔、濟南戰役紀念館和烈士墓區。除此之外還有革命烈士紀念群雕、毛澤東悼念烈士英雄亭、開國元勛題詞碑等紀念設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濟南戰役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濟南戰役紀念館,是為紀念濟南戰役而建的,頭幾年曾去看過。在紀念館外,我腦海里浮現父親劉乃晏跟隨華野8縱攻打濟南戰役的畫面。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攻濟打援”的戰略部署,以14萬人攻城,18萬人阻援打援,歷經8天8夜浴血奮戰,全殲守敵10萬人,解放了濟南全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革命烈士紀念塔聳立在海拔106米的英雄山巔,塔高34.64米。紀念塔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塔身外面及塔臺、基座均為花崗石鋃貼。塔身南北兩面,塔頂嵌著用紅色花崗石雕鑿而成的五角星,塔座南北兩面雕刻著白色大理石大型藝術花環圖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革命烈士紀念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站在烈士紀念塔南側下方,遙望毛主席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鎦金大字,心中心心念念,共和國的建立,是多少有志之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他們用革命不怕死的精神,譜寫了英雄主義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濟南革命烈士陵烈士墓區,安葬著1771位革命先烈,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山東地方黨組織創始人之一王盡美,早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劉謙初、鄧恩銘,還有開國大校、26軍76師師長戴成功墓地也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0年代,我家和戴伯伯家同住煙臺26軍煙臺山家屬院,1947年我父親攻打安丘時身負重傷,在魯中軍區醫院得到戴伯伯夫人劉麗英阿姨的精心照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6軍后代戴斌說:我和戴軍小學,中學都在一個班,經常到她家去寫作業,常常遇到戴成功叔叔,操著萊蕪口音跟我說咱倆都姓戴,是一家子!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張仁初將軍之女張康蘭告訴我,戴叔叔是她爸爸的愛將!所以我在總院時,劉麗英阿姨來找我,我都是熱情,優先接待她。逝者如逝夫,懷念這些可敬的長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不僅要緬懷那些逝去的英烈,更要傳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讓英雄的精神永遠照耀著我們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寧靜的英雄山,是英烈的家園,烈士們的英名將永存于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偉大的英雄山,給我們交出了一幅烈士們豪情壯志凌云,為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挺身而出,血染戰袍,誓死守護家邦的歷史畫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巍峨的英雄山,是一座永遠屹立在人們心中的英雄山,它見證了那些烈士們的英勇與偉大,也承載著后人對他們的無盡敬仰和懷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的英雄山,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春意盎然、景色宜人,山花爛漫,在這春暖花開之際,我在英雄山上,告慰那些逝去的英靈,我們國家正行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你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遠大理想和目標,經過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一定能夠實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英烈,傳承和發揚英烈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戰友徐建青說:老馬,你的《英雄山上的心念》,說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心念!過好每一天,是我們對父輩們,先烈們最好的悼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4.3</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个旧市|
台南市|
延庆县|
郓城县|
涞源县|
普兰县|
晋中市|
比如县|
伊金霍洛旗|
盈江县|
四子王旗|
西充县|
富裕县|
威远县|
博湖县|
泰来县|
沁源县|
扬中市|
兰考县|
阿坝县|
石屏县|
漯河市|
宜都市|
濮阳市|
英山县|
荆门市|
龙江县|
罗城|
酉阳|
云安县|
慈利县|
西城区|
芜湖市|
宝清县|
临夏市|
通江县|
禄丰县|
宁海县|
平乡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