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配樂《埃及王子》</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埃及國家博物館位于開羅的尼羅河東岸,號稱開羅心臟的解放廣場上,埃及國家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是一個揭示古埃及輝煌文明的寶庫。這里珍藏著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埃及文物,展示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社會生活和藝術成就,它的沉厚就如埃及的七千年文明史。</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參觀過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冬宮博物館,里面的很多藏品都是從其他國家或盜、或偷、或搶、</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或騙的,這些藏品背后,都充滿血淋淋的故事。但埃及博物館的藏品是最純凈,它所有的30萬件珍貴藏品都是本土的,沒有一件是外來的,都是以埃及進入上古文明、古文明以來的藏品。</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要追溯埃及博物館的歷史,在1858年,一位法國埃及歷史專家馬里埃特最初在開羅的布拉克區創辦了展示埃及歷史博物館。而現在位于解放廣場的博物館是1897年才開始興建,1901年落成的。在正門前方是獅身人面像留影</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埃及博物館的藏品從以公元前3100年第一王朝建立為開始,以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滅亡為結束,時間跨度長達近30個世紀,有30萬余件。每次輪番展出約6萬件,對于古老的埃及來說,似乎公元后的文物還沒有資格稱為文物,還沒有資格進入埃及博物館。</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門楣的左邊娜菲提斯女神、右邊伊西斯女神。分別持蓮花(象征上埃及)、紙莎草(象征下埃及)。象征上下埃及統一。</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美尼斯原為上埃及的一個部落埃及第一王朝</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的首領,逐漸吞并各個部落,統一了上埃及。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親率大軍北上,經過三天三夜的戰斗,下埃及正式臣服于美尼斯,實現古埃及的統一,開啟了埃及第一王朝。比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還早了2900年左右。</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的導游是開羅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在南京大學學的中文,因此對埃及的歷史非常熟悉,跟著他,能能參觀中能學到很多知識。</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埃及博物館是一個揭示古埃及輝煌文明的寶庫。這里珍藏著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埃及文物,展示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社會發展和藝術成就。游客們可以沉浸在古埃及的神秘世界中,感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遠的影響。</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開羅博物館的展品主要以古埃及文明的文物為主,而我國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很多共性,兩者在文化背景、歷史時期和地域上都有著顯著差異,但具有文化象征與宗教信仰方面的相似性,藝術風格與表現形式方面的相似性。</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這個坐姿雕像是古埃及前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450年,當時中國的夏朝前)的作品。這是一位祭司或官員,他盤腿而坐、執筆記錄、身體微傾,</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手里握著紙莎草書卷神情專注而認真,右手本應有一支筆,但斷了。</b></h1> <h1><b> 這位4500年前的祭司的坐象,代表了古埃及當時高超的制作技藝和藝術水平,更主要的是他手中拿的莎草紙,是人類最早的纖維紙張,由于莎草紙的出現,促進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和交流,因此被印在了2007年版200埃鎊的紙幣上。導游穆罕默德當即給我們展示這張紙幣。</b></h1> <h1><b>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少年法老,是第十二位的圖坦卡蒙一世(公元前1341—前1323年,當時中國的商朝),。圖坦卡蒙一世之所以著名,是因為他少年繼位,年僅9歲就君臨天下,創造了顯赫的文治武功,在位10年就暴斃身亡,年僅19歲,留下了很多未解的法老之謎。</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19歲就去世,他在盧克索墓葬堅固無比,從來沒有被盜掘過,直到1922年11月,被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所發現。古陵墓內</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保留了大量珍貴文物。僅陵墓中出土了5600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b><b style="font-size:22px;">也成為埃及博物館的主角。</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最珍貴的是出土的黃金面具就套在他木乃伊的頭上,重達11斤的。面具嵌有寶石和彩色玻璃,驚奇的是3400年前古埃及就能制作彩色玻璃。這件著名的黃金面具被考古學家稱為“無與倫比的稀世珍寶”。</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從造型與工藝方面,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古埃面部輪廓立體,五官的刻畫,尤其是眼睛的處理,有著獨特的神韻 ,而三星堆青銅面具那極具張力的五官,特別是突出的雙眼,與古埃及雕像在對眼睛的強調上有著微妙的呼應。</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圖坦卡蒙曾祖父母尤亞和朱尤的黃金木乃伊面具</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的導游介紹:阿努比斯,很優雅的一條狗,出土于圖坦卡蒙陵墓中,它是古埃及神話中與木乃伊制作相關的神。“阿努比斯”現在作為卡通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受到埃及青少年喜愛。 </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輪子是人類的一項重要發明,歷史學家認為很可能是5000年前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的,然后傳到埃及。輪子的發明改變了早期人類的生活。這項新技術不僅使運輸物品和產品變得更容易、更快,也成為古埃及法老、貴族出行的高貴享受。</b></h1> <h1> </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戰車在古埃及戰爭偉大發明,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幫助法老打敗了埃及的眾多敵人,并在外敵作戰為自己攫取巨大財富。圖為展館中的一張莎草畫。</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 <h1><b> 公元前十四世紀古埃及圖坦卡蒙黃金座椅,是一張木制靠背椅子,上面貼鑲著黃金、琉璃陶、銀與寶石等物。座椅的椅背上是一幅華麗無比的法老與王后的浮雕像。距今3400年了,還那么栩栩如生。</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一位開羅考古學家曾說:圖坦卡蒙法老的黃金面具、黃金棺材、黃金寶座這三樣珍貴文物,無論拿其中哪一件,都能勝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中最值得夸耀的文物...。</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圖坦卡蒙法老黃金棺材重達110公斤 工藝極盡奢華 是古埃及工藝的巔峰之作 。</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在埃及國家博物館二樓法老木乃伊展廳,這里展出了18具國王和2具王后的木乃伊,最初安葬于盧克索西岸,親眼目睹躺在玻璃罩里的古埃及法老及其后妃們的木乃伊時的唏噓感慨。想當年,這些至高無上的君王、王后(妃)縱橫江山,睥睨天下。</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4月,埃及政府將原藏于埃及國家博物館的所有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木乃伊轉移至埃及文明博物館。</b></h1> <h1><b> 最珍貴的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有專門的展廳,需另外購票,而旅游的費用在內,所以很遺憾,沒見到他的木乃伊。但走馬觀花看了其他木乃伊。</b><div><b> 公元前13世紀,拉美西斯二世在位長達67年。埃及在他的統治下空前繁榮,無論是威望還是財富在當時的世界上都首屈一指,他也是《出埃及記》中的法老。公元前1273年逝世,被制成木乃伊,以永久保存,而今成為展品,世事滄桑,莫過于此。</b></div><div><br></div></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開羅埃及博物館全方位渲染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發源于尼羅河中下游的大河文明極其繁榮而珍貴的歷史、文化、經濟、藝術的興起與積淀。</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古埃及文明與三星堆文明有很多相似之處,有文化象征與宗教信仰方面的相似性,藝術風格與表現形式方面的相似性,也有文化交流與獨立發展的可能性。目前關于兩者相似性的討論仍處于探索階段。</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那爾邁王石板》創作于在公元前3200年,在1898年才被發現,</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距今已經5200年了。這座浮雕記錄了古埃及國王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情景。展示了法老威嚴無比的樣子,昂首正視,高舉兵器,擊打俘虜,還雕有神鷹的模樣,非常逼真。</b></h1><h1> </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開羅博物館,目光觸及那些古老展品時,著實令人驚嘆。</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展館,看見露天的屋檐下、草坪旁、樹蔭下,走廊邊橫七豎八堆放著許許多多的石像、石棺。都是有幾千年的寶物,對世界各大博物館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寶,在開羅,只是因為室內展館面積還是太小,只能放置在露天。</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開羅埃及博物館,我最驚異的便是他們的“不珍惜”,在博物館的門外,在神廟遺跡里,大手大腳地躺著若干石碑、廊柱、坐像,而且也并不禁止游人坐臥踩踏。</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埃及國家博物館,短短的半天時間,只能大致領略部分展品。置身于古埃及的遺跡之中, 方能感受到歲月的流轉與歷史的厚重, 方能聽見遠古的回音, 方能領略文明的璀璨。</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固阳县|
蒲江县|
庆城县|
嘉定区|
通河县|
弥勒县|
临江市|
中山市|
永靖县|
磐安县|
大同市|
定结县|
汪清县|
夏邑县|
西藏|
长治市|
梅河口市|
宜兴市|
泗水县|
清涧县|
三江|
三穗县|
全南县|
屯昌县|
城固县|
九龙县|
景泰县|
资溪县|
涡阳县|
建宁县|
金寨县|
尼勒克县|
行唐县|
高尔夫|
泸溪县|
湘乡市|
安徽省|
通州市|
贵德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