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陳明仁(1903-1974),1924年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期。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國民革命軍少將旅長、中將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職。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長沙起義,后任第二十一兵團司令員、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第五十五軍軍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1974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p> 故居是陳明仁將軍在20世紀20年代所建。占地面積1145平方米,庭院式磚木結構,主體建筑分前后兩棟各有三層。四周用紅磚砌成的圍墻高至二樓的窗戶,圍墻四周頂部均鑲嵌有一塊25×40厘米的麻石界碑,碑文為"此墻陳良記獨管",字跡清晰可見。 整個建筑共有房屋二十多間,小青瓦屋面,方形青磚地面。庭院清幽宜人,保存較好。 <p class="ql-block">陳明仁將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是一位在我國現代軍事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軍事家。這所當年他親手所建的故居,大門曾懸有"良莊"門額,整座建筑保存都較為完好。</p> <p class="ql-block">陳明仁,字子良,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南橋鎮洪源村陳家嶺。</p> <p class="ql-block">生平年表<br></p><p class="ql-block"> 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一個農民家庭。7歲入私塾,10歲進新式學堂,13歲娶妻謝芳如。<br></p><p class="ql-block"> 1920年考入長沙兌澤中學,畢業后回鄉擔任小學教員。<br></p><p class="ql-block"> 1924年春,陳明仁投筆從戎,考入軍政部講武學校不久,講武學校與黃埔軍校合并,陳明仁任軍校教導二團第五營見習排長,因戰功逐漸升至少將旅長。<br></p><p class="ql-block"> 1931年,陳明仁率部在河北巨鹿與石友三部主力作戰,大敗石友三部,被升為第80師副師長兼第238旅旅長。<br></p><p class="ql-block"> 1933年9月,升任第80師中將師長。<br></p><p class="ql-block"> 1935年,到陸軍大學第13期學習。<br></p><p class="ql-block">抗戰開始后,陳明仁調任預備第二師師長。隨后移駐湖南,先擔任長沙地區的警備、后兼任芷江警備司令,湘潭、株洲警備司令,衡陽、衡山、耒陽警備司令。<br></p><p class="ql-block"> 1939年秋,移駐湖北松滋、枝江。次年春,開赴廣西參加桂南會戰。<br></p><p class="ql-block"> 1941年冬,陳明仁改任第71軍副軍長。<br></p><p class="ql-block"> 1943年冬,日軍渡過怒江,開始進攻滇西。陳明仁以副軍長名義指揮71軍,主攻龍陵,經過大小幾十次激烈戰斗,龍陵守敵2000敵人大部被殲。戰后,陳明仁接任第71軍軍長。<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1月,率部主攻回龍山,殲守敵八百多人。隨后,協助友軍攻克了中緬邊界重鎮畹町。<br></p><p class="ql-block">日軍投降后,陳明仁部被調往無錫,擔任南京、上海的衛戍任務。<br></p><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第71軍奉命開往東北進攻解放軍,多次被解放軍擊敗。6月,該部退守四平,抵抗解放軍的圍攻,30日,解放軍主動撤圍;陳明仁以少數兵力堅守四平,巷戰19晝夜,被蔣介石擢升為第7兵團司令官。<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陳明仁就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武漢警備司令,旋又兼任第29軍軍長。不久,新恢復的71軍與29軍合編為第一兵團,陳明仁為司令官。<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陳明仁率部回湖南,兼任長沙警備司令。<br></p><p class="ql-block">6月,人民解放軍進軍湖南,解放了平江、醴陵等十余縣,包圍長沙。<br></p><p class="ql-block"> 7月21日,陳明仁代理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綏靖總司令兼省保安司令。<br></p><p class="ql-block"> 8月4日,程潛、陳明仁領銜通電起義,將第一兵團改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陳明仁任兵團司令官,并兼湖南省政府臨時主席。9月應邀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協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br></p><p class="ql-block"> 11月1日,陳明仁所部7萬余人整編為兩個軍6個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br></p><p class="ql-block"> 1950年2月初,陳明仁率兵團司令部從瀏陽移駐醴陵,12月中旬,奉中南軍區命令,率部進駐桂南,擔負小瑤山及周圍的四十八弄、同正、隆安、百色等地的剿匪任務,經過5個月的戰爭,共殲滅土匪3萬多人。<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1月,21兵團司令部改組為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10月,陳明仁改任第55軍軍長。不久,他率部開赴廣東湛江,擔負守衛祖國南大門的光榮任務。<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勛章。曾先后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當選為第一屆、三屆全國人民代且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四屆常務委員會委員,首屆、二屆湖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會常務委員,第一屆、二屆、三屆湖南省人大代表。<br></p><p class="ql-block"> 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因患癌癥與世長辭,終年71歲。<br></p> 程潛秘密決定在湖南舉行和平起義。陳明仁是胸懷大略的人,雖然進程加快,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為迷惑蔣介石,他甚至以反共的面目出現。陳明仁召集市政府的官員講話,聲稱要與共軍打到底,堅決按國民黨政府的指意從事。 人物評價<br><br> “諸公率三湘健兒,脫離反動陣營,參加人民革命,義聲昭著,全國歡迎。”——毛澤東、朱德評價程潛、陳明仁起義。<br><br> 中國遠征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支援英軍在緬甸抗擊日本法西斯、保衛中國西南大后方的作戰中。陳明仁立下赫赫戰功,被譽為“能戰之將”,輿論稱其“不愧中國名將,難得之將才。”<br><br> 可私下,他對身邊人說,我保證長沙聽不到槍聲炮聲。曾與陳明仁在四平血戰的人民解放軍四野部隊及時派出以金明、唐天際、袁任遠等,到湖南平江縣,與程潛、陳明仁的代表和平談判,相互協商有關長沙起義的具體事宜。 關鍵時刻,蔣介石有些不放心,派人到湖南活動。他們企圖收買和賄賂陳明仁,要陳明仁為即將傾履的蔣家王朝效勞。對此,陳明仁胸有成竹。他表面一口答應蔣介石派來的親信黃杰等人,可暗中卻加緊了起義的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前兩個月,程潛和陳明仁宣布在湖南和平起義。這一重大舉動,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對加快解放中國的進程,特別是迅速解放西南和華南,有著重大意義 “是員悍將,是頭獅子”——四平攻堅戰后東北民主聯軍將領評價陳明仁<br><br> “創造了人世間的奇跡,不愧為難得將才”——蔣介石評陳明仁 1974年5月21日病逝于北京,終年71歲。 1969年,66歲的陳明仁因慢性風濕病一再發作,提出申請,得到中央軍委批準后,離職休養回湘安度晚年。 周恩來批示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陳明仁的定居地長沙市麻園嶺,撥給一棟花園樓房居住,一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照舊,使他晚年過著安靜平淡的生活。 他的兒孫們在他的長期教育下,在新社會里努力學習和工作,不斷有所進步,使他十分欣慰。 1972年以后,陳明仁身患癌癥,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央領導對他的病情十分關心,安排他到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住院治療。 周恩來親自審閱他的治療方案,并指示醫院會診時要請其夫人肖毅參加。其間,葉劍英還派人陪同他到杭州休息、游覽。 當時周恩來身患不治之癥,但仍多次關心詢問他的病情和治療工作。他病危時,葉劍英、聶榮臻和原國民黨高級起義將領陶峙岳、董其武等都到病房探望。 主要成就<br><br> 東征英雄1925年參加廣東革命政府兩次東征討伐陳炯明,惠州一役初露鋒芒,他身先士卒,帶頭沖鋒陷陣,第一個登上惠州城樓,此役殲敵一萬多人,戰功卓著,蔣介石夸他是黃埔的一面旗幟,慶功會上命令吹三番號鳴槍向陳明仁致敬。 抗日名將九江御日<div>1938年6月,日軍進犯九江,陳明仁領預2師參戰,敢打敢拼,完成預定任務,戰后獲嘉獎。九江戰役從6月23日開始,到10月28日結束,歷時4個多月,斃、傷敵軍幾乎占武漢會戰一半。</div> 惠州之役后,已經跟隨在蔣介石身邊的宋美齡非常看好陳明仁,提出由她做媒人,把廖仲愷文靜美貌、端莊賢淑的女兒許配給他。陳明仁直言相告,自己在老家已經娶有妻子謝氏,在家侍奉老母,不敢停妻另娶,做不孝不義之人。宋美齡只好作罷。蔣介石聞知此事,雖然內心不悅,倒還敬佩陳明仁的為人。 昆侖血戰<br>1939年11月,日軍自欽州灣登陸,攻占南寧,高峰隘、昆侖關失守,桂越國際交通線被截斷。陳明仁率部反攻日軍。在進攻九塘時,陳明仁搶占了石登嶺高地。 <div>日軍來援,陳明仁巧布口袋陣,6團居中,4、5團兩翼,日軍全暴露在槍炮之下。激戰一天,陳明仁部殲日軍1000余人。 陳明仁的50人敢死隊,摸到高峰巖日軍指揮所,日軍還在開會。<br></div> 敢死隊一頓手榴彈招呼后,端著德國造20響就沖了進去,來了個一鍋端。昆侖關一戰,日軍第5師團第22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日軍死亡4000余人。 滇緬反攻<br>1944年春,中國遠征軍第71軍副軍長陳明仁率部在中緬邊界抗擊日軍,指揮部隊攻打龍陵。經過大小十幾次激烈戰斗,在友軍配合下,殲滅大部分松山和龍陵外圍之敵,該戰后陳明仁升任軍長。 1945年1月,奉令主攻回龍山,陳明仁當著美國聯絡官的面立下軍令狀:三天攻下陣地。他針對日軍崇尚武士道、頑固死守的特點,實行包圍作戰各個擊破,并以密集火力消滅日軍有生力量,最終在預定時間內把軍旗插上了回龍山主峰。 殲滅日軍18師團和50師團大部,攻克日軍固守號稱堅不可摧的回龍山要塞,威振中外,被盟軍將領稱為:“一部軍事指揮藝術的杰作 。美國隨軍記者專題報道該次戰役,贊陳是威震敵膽的抗日名將。 2005年,陳明仁故居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50118拍攝于湛江赤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东|
张掖市|
永昌县|
合肥市|
南雄市|
苍梧县|
马山县|
定南县|
潼关县|
宁都县|
广州市|
买车|
沈丘县|
会东县|
黄骅市|
鹤壁市|
普兰县|
北宁市|
武汉市|
双柏县|
平定县|
盱眙县|
长垣县|
宁津县|
柳河县|
天长市|
昌邑市|
邵阳市|
绥阳县|
阳东县|
乐山市|
天长市|
化德县|
舞阳县|
灵璧县|
永济市|
翁牛特旗|
新巴尔虎左旗|
嘉祥县|
汕头市|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