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孤山不孤,斷橋不斷,長橋不長”,在矛盾里美美與共??杭州我來了,我又要走了,西湖永在那迎來送往天下客。</p><p class="ql-block"> 在江南,如果要探尋歷史的痕跡,全方位感受江南水鄉的韻味,那么,紹興是避不開的。</p><p class="ql-block"> 3月20日晨,我們向紹興出發,領略其“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的詩意紹興的自然之美,也想感受承載著千年文脈的文化紹興。路上我想到了一個無解之題——<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底是人杰地靈,還是地靈人杰,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紹興一個韻味綿長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紹興歷史悠久,孕育許多杰出的人才。大禹在這里治水,越王勾踐在這里臥薪嘗膽,王羲之、陸游、王陽明、徐渭等藝術大師在這里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魯迅、蔡元培、馬寅初等大人物以之為故鄉……歷史上,紹興出過27名文武狀元和2238名進士。現如今,紹興籍的“兩院”院士累計達73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紹興,一座浸潤在黃酒香與翰墨韻中的古城,以“東方威尼斯”的柔波水巷為脈絡,串聯起魯迅筆下的烏篷船、王羲之的曲水流觴、陸游與唐婉的釵頭鳳絕唱。這里既是“名士之鄉”,也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從會稽山麓到鑒湖煙雨,眾多故事和景點帶著我們穿越2500年的越地風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此人杰地靈之處,誰能匆匆而過便領悟其中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魯迅故里。這可是紹興最有名的景點了,這里保存了大量與魯迅相關的紀念地,像百草園、三味書屋這些讀過書就熟悉的名字,在這里份外親切!魯迅書桌子上的“早”字恐怕他自己也想不到能激勵這么多的后來人! </p><p class="ql-block"> 我們走在當年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聽到了三味書屋的戒尺聲,看到了先生陶醉在文章里忘記一切地把頭拗過來拗過去的情景,發現了百草園的皂莢樹,聞到了咸亨酒店的茴香豆香,我忍不住也和銅相孩子們搶起了孔乙己的茴香豆??????阿Q先生我沒找到,大概刻入了中國人的命脈里了吧?魯迅祖居的臺門建筑群中,刻著“早”字的書桌與周家新臺門的雕花窗欞,凝固了紹興士大夫的生活圖景。看著烏篷船,也許當年從“故鄉”社戲碼頭搖向水鄉市井的正是這樣的船吧?孔乙己的嘆息仿佛仍在八字橋頭回蕩……</p> <p class="ql-block"> 走過現代的魯迅故里,咸亨酒店的那一碟茴香豆和那一碗酒香仿佛還氤氳在紹興的空氣里。僅相隔二百米的沈園卻也是不能放過的文人情懷。</p><p class="ql-block"> 沈園,是一座宋代風格的園林。是南宋風雅的縮影!始為“沈氏花園”,因主人沈括之孫沈園而得名。初僅為私家園林,后歷經元、明、清三代修葺,逐漸成為文人雅士的聚會之所,風云聚會多少故事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占地僅半畝的沈園,不僅因主人的盛名而聞名,更是江南園林的典范,它以小巧精致著稱,采用借景、疊石、理水等手法營造空間層次。園內“斷橋”“孤亭”“荷池”等元素,暗合宋代文人“以小見大”的審美追求。</p><p class="ql-block"> 沈園里的那堵墻,不知是不是當年那亭子的原物,但被迫離婚后的陸游與唐婉在此偶遇,陸游即興寫下《釵頭鳳·紅酥手》,唐婉悲痛中和詞《釵頭鳳·世情薄》,此后未再相見,三年后唐婉抑郁而終??這兩首詞成為流傳千古的愛情絕唱。我想起了《詩經》所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沈園因這對才子佳人的故事被賦予超越園林本身的意義,成為“中國愛情園林”的代名詞。歷代文人墨客在此題詠不絕,現存明清石刻30余處,堪稱“石壁上的宋詞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現在園里有相印亭,“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身死相許”石碑,還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葫蘆池畔的孤鶴軒、斷云石上的裂痕,聽說晚上有《沈園之夜》越劇演出,水袖輕揚的唐婉跨越千年再現沈園。</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沈園出來,我們看到當地人“悟了”的一布帆:“我本無心戀紅塵,耐何影子落人間”,這是不是陸唐故事的又一種解釋。</p><p class="ql-block"> 最后人手一份“烏打面”讓大家回到了紅塵俗世中。“出發”感冒獨自出去看病拿藥也用“烏打面”證明能吃就沒事,繼續出發????</p> <p class="ql-block"> 來過紹興,紹興的風景,是陸游詩中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是王冕墨梅的清氣乾坤,是會稽山陰的茂林修竹間,是王羲之以《蘭亭集序》定格的魏晉風骨,是鑒湖女俠秋瑾的錚錚鐵骨,更是魯迅筆下“故鄉”的深邃底色……從黃酒壇中飄出的千年陳香,到烏篷船櫓搖碎的月影,這座城將歷史釀成可觸摸的生活美學。</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在青石巷弄與歷史擦肩時,或許會明白:江南不止煙雨,更有一城風骨。聽說鵝池碑的父子合璧,流觴曲水的九曲清溪,仍在延續“一觴一詠”的文人傳統。每年三月三的書法節,數百名書家潑墨揮毫,讓流動的墨色與永和九年的春風隔空對話。然而不是所有的景點,所有故事我們都能走過聽過!今天匆匆走在紹興,帶不走紹興的一切,只愿“民族脊梁”不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桑植县|
桂阳县|
南京市|
会宁县|
新疆|
垫江县|
连城县|
丹江口市|
宿迁市|
株洲县|
连山|
德兴市|
武功县|
同心县|
宿松县|
平谷区|
普兰县|
于都县|
永吉县|
包头市|
迁西县|
延长县|
西昌市|
鹰潭市|
交城县|
翁牛特旗|
新闻|
卓资县|
稻城县|
阜平县|
应城市|
囊谦县|
读书|
黄龙县|
新沂市|
墨脱县|
临泉县|
开阳县|
苍山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