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過幾天又到清明節了。</p><p class="ql-block"> 從我記事起,每年清明上墳是家里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小時候的記憶中,清明那天除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外,本家的叔伯,堂哥堂姐也會一起去上祖墳。那時候交通沒有現在的方便,去上墳只能靠水路。搖船的是幾個年輕的堂哥,當然也有我哥,他們輪流著搖船。而我們幾個小孩坐在船里,一邊吃著艾餃、黃花麥果,還有其他的零食,一邊嬉鬧著欣賞沿河兩邊的風景,很是開心。</p><p class="ql-block"> 爺爺奶奶的墳建在一個叫楊梅山的山上。那時因為老百姓都比較窮,當地村民經常偷挖別人墳里的石塊用來造房子、搭豬舍、鋪路,所以不是本地的墳主都必須要委托一個當地人照看著,這個人就是墳親。我家的墳親也是一個當地人,姓馮,<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木根的中年人。每到</span>清明前幾天,他會把爺爺奶奶墳墓四周的茅草割掉,把墳打理得干干凈凈,再在墳上添一些黃土。</p><p class="ql-block"> 清明那天,墳親一般都會在村口的船埠頭等著我們。然后等我們上岸后,他就會主動挑起我們上墳用的祭品走在我們前面,我們一眾人跟著他后面走。等我們祭拜好爺爺奶奶后下山,大人們總會去墳親家小坐一會,并把一部分的祭品,如魚、肉、酒等留給墳親,同時還會給墳親一些錢,以示感謝。而墳親也會回饋一些諸如干菜、筍干等土產給我們。</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父親過世后,我把父親的墳也建在楊梅山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委托了一個姓李的當地村名做墳親。三十多年來我每到清明都會到楊梅山給父親上墳,在記憶中從未間斷過。每年清明去上墳,看到墳親把父親的墳周圍的雜草清除得很干凈,心里很是感激。所以每年我總會多給一些錢給墳親,這既是作為給墳親付出勞力的報酬,更是對墳親照看我父親墳墓的感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記得很多年前,我突然接到墳親的電話,說他兒子在做生意能不能幫他推銷一些產品。我答應幫他問一下,剛巧,我朋友正需要這種產品。那天陪著墳親的兒子到朋友的單位,朋友問我這個人和你是什么關系,我脫口而出說是親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哈哈,墳親也是親。</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鹰潭市|
永川市|
南澳县|
武冈市|
滨海县|
苍山县|
剑阁县|
普宁市|
囊谦县|
龙山县|
留坝县|
垦利县|
宜昌市|
吴桥县|
呼伦贝尔市|
德化县|
堆龙德庆县|
锡林浩特市|
珲春市|
米林县|
佳木斯市|
浪卡子县|
马关县|
澎湖县|
怀宁县|
噶尔县|
怀安县|
泌阳县|
乐至县|
卓资县|
罗源县|
兰考县|
遵义市|
玛多县|
凉城县|
健康|
海宁市|
广饶县|
长兴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