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電影《出走的決心》,改編自新聞報道的真人真事。50多歲的蘇敏,忍無可忍家暴與吝嗇自私的丈夫,終于在女兒支持下掙脫家務與家庭的束縛,去實現了自駕游的夢想——記得今年1月好像看過后續新聞,講蘇敏花了十多萬,終于與丈夫離婚成功,換來了真正的自由身(從此不用在婚姻的名義下做丈夫的免費保姆)。而這部由詠梅主演的電影《出走的決心》,除了刪去家暴的情節,讓整個故事更有普遍意義,更適合中國家庭普遍存在的人際關系狀況,許多細節應該都來自蘇敏的親身經歷。比如,蘇敏自駕游之后,丈夫唯一打來一個電話,不是關心她獨自在外好不好,而是告訴她ETC交費綁定了他的銀行卡,讓她把扣費的幾十塊錢還給自己。</h1> <h1> 這樣匪夷所思又荒唐好笑的細節,恰恰來源于真實的生活。也因此,讓整部電影十分接地氣,仿佛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詠梅所飾演的女主角李紅,忽然在全家人一片歡聲笑語中情緒崩潰,不是做作,而是長期以來被忽略,被打壓的爆發。然而,這樣的一個任勞任怨的母親形象,卻又是多少家庭中常見的場景啊——雖然有時候表現形式沒有影片中那么明顯:平日只提要求從不分擔任何家務的父親孫大勇,得意洋洋的接受女兒女婿對自己釣魚成績的恭維;女兒女婿各自事業小有進步,自然也是飯桌上值得舉杯慶賀的事;唯有忙里忙外從廚房出來,正準備彎腰揀東西忽然腰部傳來一陣疼痛的母親李紅,這一刻是孤獨無助的,甚至連喊兩聲女兒,都被家中熱鬧喧嘩的舉杯聲掩蓋了下去——沒有聽見。沒有任何人聽見。</h1> <h1> 其實,這部電影要講述的故事說簡單也簡單。不就是一個前半生不斷為家人退讓,為家人犧牲的女性,在年過半百的某一天終于鼓起勇氣,用自駕游這種“出走”方式,去開啟新的生活嗎?但要說不簡單也不簡單,因為在傳統觀念里,女性作為妻子、作為母親,天然就和家庭綁定在一起,就如影片中毫不體貼妻子,下雨天撐把傘都只顧自己的丈夫孫大勇所說那樣:“哪家女人不生孩子不做家務,你多做了 什么?”因為這份天然的社會角色綁定,女人哪怕再辛苦,也是理所應當的,或者說,因為對家庭的貢獻是隱性的,所以很多時候家人們享受起來也很心安理得。特別是像李紅這樣一邊打零工一邊做家庭主婦的女性,對家庭貢獻明明不低于那個干到退休都只能住在一套臥室放上下床的蝸居中的丈夫孫大勇的,卻依然動輒就被對方指責“懶”“不明事理”,被丈夫用一套隱性的規則困在每天單調繁重的家務中,為家人無私地奉獻。</h1> <h1> 因此,影片中李紅的毅然出走,甚至連她最愛的女兒挽留她,希望能繼續幫助帶兩個雙胞胎外孫的要求都“自私”的拒絕了,就顯得特別不容易了。怎么說呢,因為,出走是件容易的事,邁開腿或者一場吵架拌嘴后背上行囊就可以行動了,但出走之后呢,如果面對接下來的生活,要有勇氣,要有計劃,這樣能夠通盤考慮也能事后做到毫不后悔的“決心”,卻實在是太難了。<br> 年過半百的李紅前半生中,有過幾次“出走”的機會,但都沒有一次下定過決心,或者說,也有過出走錯誤的選擇——總之,暫時還沒有一次讓她得償所愿。</h1> <h1> 第一次,是十八歲備考大學前,被父親強行退學。那次她反抗過,準備奪門而出“去學校寄宿”,卻被父母那句“你是長女呀,家里也要顧著點呀,咋不懂事呢”,無奈停住了沖動離家的腳步。<br> 第二次,二十多歲,她以為能通過婚姻逃離家庭,遠嫁到鄭州,卻因此陷入更大的困局。下崗失業也沒有學歷的她,只能靠打零工來與錙銖必較的丈夫孫大勇分攤家庭費用。而從后來劇情進行到李紅因為差購車的首付款,想起去找大弟弟討要七八年前幫其打工的兩萬塊錢工資,還被弟弟以“我們是不是一家人?一家人是不是應該互相幫忙?”的無賴嘴臉,左推右推最后打了對折,只肯付一萬。而李紅母親還在一旁拉偏架,認為當姐姐的就不應該找弟弟要工資,看來,所謂遠嫁的“出走”,也是沒法徹底和原生家庭完全脫離的,有時仍然拒絕不了娘家人無理要求的忍讓與奉獻。</h1> <h1> 第三次,大約是三十來歲的她,帶著幼小的孩子回娘家“探親”。可惜,這次的出走,依然是不成功的。父母以“你弟弟馬上要結婚了,沒有多余的房子”來拒絕了女兒想離婚回娘家的求援。這樣的娘家,從當初無條件要求作為長女的李紅犧牲學業,到工作后在家中依然承擔著家務的李紅因為不敢殺魚而被父親嫌棄……這樣的原生家庭,幾乎也沒讓李紅感受到溫暖,有的也是看中她作為長女可以幫襯家務、補貼家用的功能。這原本就是李紅匆忙嫁給了一個“離家遠”的丈夫,從此開啟一段不被尊重不被認可的婚姻的源頭。</h1> <h1> 第四次,這次五十多歲,即將當上姥姥的李紅就“出走”的定義范圍已經縮小了,心愿也更加渺小。不再是上大學、結婚這樣重大的人生選擇方面的“出走”——從一個舊生活模式切換到新的生活模式的“出走”——僅僅是在待產的女兒、甩手掌柜的丈夫面前,尋求一個去異地參加同學會的十天——去見見一別三十多年的高中同學,這也是嫁到鄭州三十年都沒出去過的李紅,可以透透氣的短暫假期。更別說,這個同學會,本身還承載著李紅對逝去的青春的懷念、對沒能上大學的寄托。但是,就是這樣渺小的夢想,也因醫生一句女兒曉雪可能會提前生產的診斷給打破了。雖然,這次是李紅因為愛女兒心甘情愿做的決定,但也不得不說,這次“出走”,也失敗了。</h1> <h1> 第五次,影片進行到尾聲,這次李紅終于下定決心出走了——也就是自駕游離開家一段時間,順便去參加曾經一次又一次缺席的同學會。但此時一向母女情深、互相支持鼓勵的李紅和女兒曉雪之間也就“出走”有了矛盾沖突。之前一直支持母親去參加同學會的曉雪,因為剛剛好不容易找到新工作,升職物業經理后更不能請假,所以私心里希望母親能夠再一次主動留下來,分擔照顧家務,主要是接送兩個雙胞胎兒子上幼兒園。但這次,李紅卻狠心地拒絕了,向女兒女婿表示,你們的事你們自己解決。</h1> <h1> 看看,雖然前四次李紅要掙脫原生家庭的壓榨,掙脫現在家庭中丈夫孫大勇常年的冷漠、自私而“出走”,看似都沒成功,但實質上,于李紅而言,都還是件很容易的事。而且,就執意通過遠嫁這種方式要離開娘家遠遠的李紅來說,這次以結婚為方式的“出走”哪怕最后看來不太成功,但實際也是實現了“出走的”目的。但第五次,與自己深愛的女兒的切身利益,也能做到一次明明白白的切割,這才是最不容易的。因為要頂著讓人質疑她這個母親不夠稱職的壓力,也要讓一向同樣體貼深愛著自己的女兒,理解。<br> 但實際上,這才是這部家常里短,熱熱鬧鬧演繹了一個女人大半生故事的電影,在曲終人散時,給人最大的啟發意義。一個人,能夠掙脫冷漠、壓榨的環境,相對還是容易些;因為那個環境本來就不值得留戀。而有時候,愛,也可能成為束縛,就如影片中感情很好的李紅和曉雪母女。<font color="#ed2308">如何在愛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要總以愛的名義,讓另一方總是犧牲、退讓,這才是這部電影就“出走”帶給人的啟發意義。</font></h1> <h1> 幸而,“出走”的李紅沒多久,就接到女兒曉雪打來的電話。雖然自從母親“出走”后疲于應付工作和孩子的曉雪滿臉疲憊,眼含淚水,但還是強作歡顏體貼地告訴遠方的母親,女婿小徐申請調了崗,收入雖然少了,但時間多了,能夠幫著照看孩子了……讓母親安心在外面玩——這一刻,女兒曉雪儼然也成了另一個要被家庭困住的女性——但幸好,女婿小徐是個遠遠比岳父孫大勇更能體諒妻子辛苦的丈夫。但怎么說呢,曉雪經此一事也有所成長,明白每個女性也必然需要為家庭付出一定的責任。這個責任,有時候任何人也不能代替她付出——包括自己的母親。</h1> <h1> 這部電影中李紅的半生經歷,偶爾也會讓人想到,如果她的生命中,哪怕稍微有一點舒心可寄托的事,都不會最終逼得她“出走”。<font color="#ed2308">她的出走,是長期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font>偏心弟弟的父母,賴皮拖欠親姐姐工資的弟弟,自私又不體貼的丈夫,逼仄的住房環境,已經不太能吃得消帶兩個雙胞胎外孫的身體狀態……如果不是女兒曉雪還比較懂事,李紅可能會更早一點就有“出走的決心”了。<br> <font color="#ed2308"> 要珍惜身邊為你默默付出的人,哪怕她就是你的母親——她也不是因為只要具有被歌頌母愛偉大的母親這一身份,就必須失去自我,事事都要無私為你付出的人啊。</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宁国市|
陵水|
延寿县|
来凤县|
扶沟县|
长泰县|
九江县|
高邑县|
南木林县|
沈丘县|
岳普湖县|
望城县|
高雄县|
上思县|
扎兰屯市|
仪陇县|
四平市|
彭山县|
敦煌市|
五华县|
航空|
新巴尔虎右旗|
朝阳市|
临澧县|
温宿县|
林甸县|
刚察县|
宝应县|
巴东县|
南昌市|
琼海市|
中方县|
台北市|
北票市|
上犹县|
南通市|
东山县|
星子县|
抚松县|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