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泉州是閩南文化的核心區域,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是一座致力于展示和保護泉州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題博物館。館內集中展示了泉州地區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非遺項目,涵蓋傳統音樂、舞蹈、戲劇、手工藝、民俗等多個領域。作為全國少數幾個非遺展館,它通過豐富的展品、互動體驗、活態傳承和現代科技手段,將保護、傳承、教育、研究、體驗融于一體,打造出視、聽、感、悟、新的綜合文化平臺,全方位展現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成為泉州文化的重要象征和傳播窗口。</p><p class="ql-block">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位于泉州市僑鄉體育中心內,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展陳面積6500平方米,分二、三、四、五層多個主題展區,薈萃了泉州市非遺保護項目,是國內最大的非遺展館。展館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功能齊全,參與互動性強,極為方便觀眾沉浸式體驗和全面系統了解非遺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二層展區,以“物華之美,民間瑰寶”為主題,展示了泉州非遺的傳統美術項目。泉州的傳統美術種類繁多,有石雕、木雕、紙織畫、木偶頭雕刻、彩扎、紙扎、花燈等。各個種類都有悠久的傳承歷程,制作技藝,深厚的文化底蘊。惠安石雕以精湛的雕刻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聞名,廣泛應用于建筑、雕塑和工藝品中。泉州花燈是傳統手工藝品,以其精美的設計和制作工藝著稱,是閩南地區元宵節的重要民俗活動。</p> <p class="ql-block"> 在三層展區,設“民俗之風,濃情閩南”和“泉腔之韻,晉唐遺響”兩大展示主題。“民俗之風,濃情閩南”展示泉州民俗文化,以及傳統舞蹈、體育、雜技、游藝、醫藥等項目。參觀時,你能看到惠安女服飾、鬧元宵習俗,能看到拍胸舞、火鼎公婆等民間舞,也能看到五祖拳、刣獅等活動。“泉腔之韻,晉唐遺響”展示的是閩南語的魅力。泉州話(泉腔)在歷史上是閩南語的代表,全市許多非遺形式,都以泉州話為載體,包含民間文學、傳統音樂、曲藝、傳統戲劇等。在這里可看到南音、木偶戲、梨園戲等非遺項目的精彩展示。南音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是中國最古老的樂種之一,以其獨特的唱腔和樂器組合聞名。梨園戲是中國南方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具有獨特的表演風格和音樂體系,被稱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泉州提線木偶戲以精湛的操縱技藝和生動的表演聞名,是中國木偶戲的重要代表。</p> <p class="ql-block"> 在四層展區,以“天工之巧,匠心營造”為主題,重點展示泉州的傳統技藝。作為匠人精神精髓的傳統技藝,是泉州匠人世代傳承的技藝結晶。泉州匠人用巧手,打造水密隔艙福船,創造宋元時期泉州港的繁華;燒制出德化瓷,有了“中國白”美譽;營造閩南傳統民居建筑,留下令人驚嘆的“皇宮起”“燕尾脊”。同時在這里還能看到竹編漆籃、金蒼繡、鐵觀音、宗教佛像等制作工藝及作品展示。德化陶瓷是中國白瓷的代表,享有“世界白瓷之母”的美譽,以其細膩的質地和優雅的造型聞名。 </p> <p class="ql-block"> 第五層一般做為臨時展區。</p><p class="ql-block"> 館內設有多個互動體驗區,參觀者可以親身參與非遺項目的制作或表演,沉浸式體驗與互動。參觀者可以學習南音的基本唱腔和樂器演奏,觀看南音、梨園戲、木偶戲的現場演出。體驗提線木偶的操作,感受木偶戲的獨特魅力。觀看非遺技藝的現場制作演示,參與泉州花燈的制作,了解其復雜的工藝和設計。館內還通過VR、AR、全息投影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強展覽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定期舉辦各種非遺表演、工作坊、講座及大型非遺文化活動,讓非遺文化“活”起來;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與觀眾面對面交流,促進非遺的活態傳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兴宁市|
中牟县|
五峰|
米易县|
定襄县|
巩义市|
罗定市|
曲靖市|
阿拉尔市|
桐乡市|
新乡市|
宜州市|
蒲江县|
遂宁市|
沙坪坝区|
固始县|
桂林市|
茌平县|
广水市|
昌邑市|
铅山县|
临泉县|
新沂市|
绥中县|
广灵县|
宁夏|
林州市|
龙海市|
建昌县|
峨眉山市|
屯昌县|
调兵山市|
德令哈市|
双桥区|
宜黄县|
杭锦旗|
临夏县|
清远市|
镇江市|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