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道騰沖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和順古鎮,怎樣古色古香,怎樣保持原生態,讓我心馳神往。特別是曾經家喻戶曉的崔永元,旅居和順古鎮后抑郁癥得到治愈,更是不得了。所以騰沖行做功課時,我是打算在和順古鎮住上兩三天的。</p> <p class="ql-block">先跟著樂退族旅行團的日程走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酒店或民宿,順便預訂好住處,3月18號就可以搬過來。</p> <p class="ql-block">早春三月,嫩綠鋪了一地。</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10人,六位來自福建閩西,其中四位是60后,三位是親姐妹,兩位曾是幼兒園老師,男士是老總,女士是教師,律師。她們質樸可愛,熱情爽朗,禮讓真誠,會說話愛唱歌,我很喜歡他們。</p> <p class="ql-block">我看抖音里討論北京人為什么土氣,年輕人冬天一身黑,男女都是旅游鞋,不像上海人那樣講究生活品質的精致,特別是女人。</p><p class="ql-block">看到自己的衣服皺皺巴巴,提個小白布兜子,我也承認北京人真土氣。</p> <p class="ql-block">我們倆,拿著身份證和手機,就敢自由旅行,年輕人能做的我們都會做,預訂機票車票酒店博物館網約車,就夠了。</p> <p class="ql-block">和順古鎮的標志性景點,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和順圖書館簡介</p><p class="ql-block">和順圖書館建于1928年,是本鄉旅緬華僑為振興家鄉文化教育而捐資創辦的鄉村圖書館。1980年,納入公共圖書館建制。現有藏書8萬余冊,分藏古籍、民國、現代三個書庫,典藏文獻圖書較為豐富。</p><p class="ql-block">1919年,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和順在海內外的進步青年,于1924年成立了先進組織"崇新會",他們創辦刊物、抨擊時弊、反對封建。崇新會會員在鄉設立了"閱書報社"。1928年,崇新會將"閱書報社"擴建為圖書館,并將館址遷移到"咸新社"內(即現在的館址),本鄉舉人張礪先生書寫"和順圖書館"匾額懸掛。</p><p class="ql-block">1938年,在建館十周年之際,建成一幢五開間中西合璧式主館屋和中門一座,并舉行了隆重的館慶。編成《和順圖書館十周年紀念刊》一冊,名人學者胡適題書二門匾額,王云五、熊慶來、龔自知、李根源、李曰垓、周鐘岳、李石曾、張邦翰等題詩、題詞。其中有張天放先生題的"在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艾思奇亦從延安遠道寄來信件及中共領袖像以示關懷。海外友人如萬慧法師、張若魯等寄來熱情頌詩頌文,都載入紀念刊內。</p><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為本館題贈匾額。1988年,舉行建館六十周年慶典,旅緬瓦城云南同鄉會、和順聯誼會贈送"文化泉源"大匾,名人學者錢偉長、顧廷龍、郭紹虞、周谷城、楚圖南、李希泌等題詞祝賀。</p><p class="ql-block">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于主館屋后面新建藏書樓一座,名“藏珍樓”。1999年,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將文昌宮、土主廟、三元宮所有權劃歸圖書館,使館址規模擴大到5500多平方米。2003年9月,中國僑聯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3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和順圖書館第一任館長是教育家李啟慈先生。第二任館長是艾思奇長兄李生莊先生。第三任館長是益群中學首任校長、云南大學副校長寸樹聲先生,繼任者俱為鄉中后起之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李曰垓是艾思奇的父親,李生莊是艾思奇的長兄。艾思奇是文革前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馬克思主義理論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館徽</p> <p class="ql-block">文昌宮</p><p class="ql-block">文昌宮用于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教中掌管文運和功名的神。和順文昌宮建于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由大殿、后殿、魁星閣、朱衣閣、過廳、兩廂、大門及最前面的大月臺組成。在左右樓閣下鑲嵌有《和順兩朝科甲題名碑》記錄了明、清兩朝取得過功名的和順人計809人,其中舉人8位、秀才600余位;在朝廷任過職官者180多位。文昌宮是和順教育的搖籃,1909年在這里開辦兩等小學堂,1940年由和順華僑捐資創辦的益群中學設立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版"最后一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世紀70年代,法國被普魯士占領時,法國作家都德曾寫下著名的《最后一課》。1942年5月,在和順文昌宮也真切地上演了中國版的"最后一課"。</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8日,騰沖即將被日寇占領。時任益群中學校長的寸樹聲先生(1896-1978),在和順文昌宮集合全體師生,為大家上了"最后一課"。他說"……時局的情形你們都已知道了。我只恨我們沒有自衛的力量,恨我不能保護你們,領導你們!……平時對你們所說的話,希望你們不要忘記,你們要在艱苦的環境里磨煉你們的精神,在斗爭里發展你們的力量!我相信,每一個黃帝的子孫,是不會當順民的,不甘心做奴隸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圣旨碑</p><p class="ql-block">用手指劃開,可以看到奉天承運,皇帝勅曰……</p> <p class="ql-block">和順古鎮四大姓</p><p class="ql-block">還有姓寸的?</p> <p class="ql-block">抗戰時期,犧牲在山西中條山戰役的寸性奇中將,就是和順鎮人。</p><p class="ql-block">他的陵墓在騰沖市滇西抗戰紀念館后的國殤墓園。</p> <p class="ql-block">大馬幫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馬幫文化是云南省歷史文化的特征之一。在崇山峻嶺造成的交通不便中,馬幫開辟了面向東南亞的絲綢之路。</p> <p class="ql-block">總兵府</p><p class="ql-block">原為清朝末年騰越鎮總兵張松林老宅,建于光緒末年,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2006年保持原貌從騰沖市區整體遷移到和順。張松林(1840-1918年)江蘇人,累升至記名提督信勇巴圖魯,振威將軍,光緒九年(1883年)和光緒十五年(1889年)兩次出任騰越鎮總兵,官居從一品??偙c和順濕地比鄰,是飽覽古鎮濕地風光、田園秀色、放松身心、融入自然的最佳歇息之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總兵府內大戲臺</p> <p class="ql-block">大家圍著一棵三角梅,盆里栽的,怎么長成一棵大樹?</p> <p class="ql-block">祖宗牌位</p> <p class="ql-block">室內先賢教誨條幅</p> <p class="ql-block">街面上修葺一新的小樓鋪面,和所有的古鎮古城一樣,一般都做商業用途。就不要在這里寄托鄉愁了,誰不想多掙錢把日子過好呢。。</p> <p class="ql-block">導游帶著我們沿著湖邊的木質長廊走下去,說艾思奇故居就在盡頭。</p> <p class="ql-block">長廊有許多木牌石碑,鐫刻著關于道德、信念、禮儀、常識的先祖語錄。</p> <p class="ql-block">一棵榕樹</p> <p class="ql-block">這棟木樓就是艾思奇家的祖產了。艾思奇,本名李生萱。</p><p class="ql-block">一樓全部是翡翠首飾柜臺,手鐲掛件琳瑯滿目 價格幾千幾萬幾十萬不等。</p><p class="ql-block">聽導游說艾思奇生平展室在頂樓,我很怵爬狹窄的木樓梯,為疼痛的膝蓋想想,算了吧。</p><p class="ql-block">其實,今人知道艾思奇的有幾個呢?</p> <p class="ql-block">附近有一座道觀,里面諸神的泥塑很簡陋,香火也不旺。</p> <p class="ql-block">遠處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用手機拉近,是大片黑瓦白墻的獨棟。導游說是當地老鄉蓋的民宿,租給四季從各地來旅居的人們。</p><p class="ql-block">如果我們想住幾天,也要到那里去了。頓時我改變了主意,一天也不想逗留。</p> <p class="ql-block">走出古鎮,給影壁拍照。</p><p class="ql-block">內和外順,中國人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世界騰沖,天下和順。</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3日游覽和順古鎮</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日補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蕲春县|
兴义市|
阜阳市|
通州市|
沙坪坝区|
太仆寺旗|
广汉市|
扎鲁特旗|
安宁市|
慈溪市|
临武县|
桐城市|
弋阳县|
松滋市|
玛多县|
东海县|
通榆县|
临猗县|
宁河县|
北川|
平凉市|
亚东县|
龙胜|
博湖县|
蒲城县|
舟曲县|
楚雄市|
铜梁县|
碌曲县|
通山县|
阿拉善左旗|
镇安县|
梅州市|
当阳市|
洛阳市|
名山县|
绥滨县|
鄂托克前旗|
长宁区|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