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楊仲子 篆刻“金石廬”印鑒賞</p><p class="ql-block"> 侯永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楊仲子(1885—1962),原名楊祖錫,字仲子,號粟翁,江蘇南京人,中國著名音樂教育家、篆刻藝術家。</p><p class="ql-block"> 楊仲子先生堪稱民國時期的跨界達人。其幼承家學,熟讀詩書,1904年考入法國貢德省大學理學院,1910年畢業(yè),并獲士魯斯大學理學院化學工程師證書。同年,考入日內(nèi)瓦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音樂理論。</p><p class="ql-block"> 1918年回國,應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感召,入北京大學,致力于藝術教育事業(yè)。 1932年,就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p><p class="ql-block"> 他力主“以音樂的美感去改造社會、改造人生”,提倡改進國樂,支持、倡導民族音樂的發(fā)揚光大,為中國民樂事業(yè)的復興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p><p class="ql-block"> 他知識淵博,多才多藝,還兼修文學、詩歌,尤其擅長篆刻及書法。</p><p class="ql-block"> 其篆刻藝術成就很大,早在20年代,徐悲鴻稱他是“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不過,準確的說,楊仲子是近代較早以甲骨文入印的篆刻家,但不是最早的。</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的甲骨文印成就很高,印風古樸、簡練,富有金石氣韻,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面貌。</p><p class="ql-block"> “金石廬”印的邊款即以甲骨文所刻,文曰:“癸未五月,仲子作。”可見其對甲骨文的運用熟練精準,布局靈動,刀法爽利,古意濃厚。</p><p class="ql-block"> “金石廬”印作古璽式樣,以鐘鼎文入印,線條渾厚蒼勁,章法疏密有致。</p><p class="ql-block"> 楊仲子的篆刻有文人氣息,注重意境表達,富含詩畫情趣,不落俗套,氣自芳華,也是其他深厚學養(yǎng)的自然流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大邑县|
永川市|
玉环县|
炉霍县|
且末县|
五莲县|
葫芦岛市|
怀集县|
柳河县|
乐陵市|
安陆市|
天峨县|
巴塘县|
新田县|
宜宾市|
安多县|
英吉沙县|
观塘区|
温宿县|
韩城市|
灵武市|
吐鲁番市|
五家渠市|
彝良县|
桃源县|
兖州市|
宜阳县|
泰顺县|
社会|
杂多县|
达孜县|
南丰县|
扶风县|
遂平县|
长岭县|
永福县|
亳州市|
尉犁县|
扬中市|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