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秦腔古韻唱翻天</p><p class="ql-block"> 火出圈的甘肅安萬秦腔藝術劇團應約到寶雞二村演出,第一天火爆的人山人海,第二天想能降點溫,便陪茍老爺子去看戲,誰料想比第一天還火爆,車至二村約三公里處,便已堵塞的一塌糊涂,鄰村或路邊皆停滿車輛,從村邊土路突圍出的一輛車在避讓時,司機善意地告訴我們,前邊已水泄不通,調頭回去吧。別進去了出不來。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急忙調頭,想從另外一個村子看是否能僥幸進去,其結果仍是里外皆是車,堵的嚴嚴實實。村口兩個小伙說,打道回府吧,這點走進去你們也擠不進戲場。想看戲,明早至少六點以前來還可進戲場。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秦腔連戲場都沒擠進去,令我感慨萬千。興興而來,悻悻而歸。后來知道有些人凌晨兩點就來了,四點多戲場基本就滿了。更驚人的是許多人都穿著紙尿褲,提著水,拿著鍋盔,看一整天的戲。真沒有想到,一個安萬劇團竟惹的十里八鄉,臨近縣區的人們趨之若鶩,烏泱烏泱的不畏春寒,趕來看戲。這不叫萬人空巷,應是萬人空村。如此盛況,比肩刀郎的巡游演唱會,實屬罕見。一個民營的秦腔劇團,能把戲演到這個份上,是觀眾對他們認可的最高禮遇。看來安萬劇團在寶雞二村四天的演出,其火爆是一天勝過一天,我陪九秩茍老爺子看安萬唱戲的愿望是徹底泡湯了。</p><p class="ql-block"> 看著安萬劇團戲演的人氣爆場,誰說秦腔式微沒落了?看著觀眾如潮的壯觀,誰說秦腔沒前景了?看著劇場兩邊的大屏幕,看著臺上臺下的互動,誰說秦腔沒人看了?只要真心為老百姓唱好戲,只要真心為老百姓送戲下鄉,老百姓是真心歡迎,實意招待。</p><p class="ql-block"> 秦腔是秦人骨子里的真愛,是秦人胸腔里的吶喊,是黃土高原上生命的絕唱。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吼著秦腔走過了兩千多年的時光,留下了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楞娃齊吼秦腔的傳奇。秦腔吼出了西北人心中的悲涼,吼出了心中的喜樂,吼出了詩經里一個最古老的劇種。在陜西這遼闊的高原山川,三秦之地,秦腔一唱,酒肉不香,秦腔一吼,煩惱全走的民諺里,便知曉了秦腔在秦人心中的份量。我對秦腔不懂,但比較喜歡聽。我小時聽大人諞秦腔,說一個好黑薩(薩即頭),在鐘樓吼一嗓子,聲音能傳到西稍門。但我直到現在也沒弄清楚黑薩在秦腔里是生角。旦角或是凈、丑。我小學時的一個同學,酷愛秦腔,把課本里鋤禾日當午那首詩唱成了秦腔,聲情并茂,清脆高亢。沒料想,班主任老師課堂上點名讓他背誦的課文,正是這首詩。他當時就懵圈了,開口就是嘹亮的秦腔,反復再三,當時就是只會唱不會念了。惹的同學們哄堂大笑,氣的老師揪著他耳朵拉到課堂外罰站。多年以后相聚,依然愛編唱秦腔。我參加工作后,我的一位師傅,扶風人氏,特愛唱秦腔劈山救母,沒事就哼哼,聽的我耳朵都起繭子了,潛移默化的結果,是有些唱段我也會哼哼了。</p><p class="ql-block"> 秦腔是刻在西北漢子骨子里的歌,是譜在靈魂里的曲。安萬是一個面部有殘疾的人,但他自幼就愛秦腔,有人說他市容對不起觀眾,吃不了唱戲的飯,多年以后,憑他的堅毅和酷愛,他不但吃了唱戲的飯,還是戲中的杠把子,組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安萬秦腔劇團,享譽西北。說句心里話,老百姓不管你好看不好看,只聽你的戲唱的好不好。用安萬的話說:我是用命在唱戲,以取秦腔真韻,唱出秦腔的酣暢淋漓,粗獷豪放,我是用酷愛換才藝,以求秦腔精益,做到戲里招式精準,功夫精湛,觀眾是用心在看戲,才能聽出味道,如醉如癡,才能看出門道,手舞足蹈。臺上演員唱到動情處淚水漣漣,臺下觀眾聽到情濃時和聲陣陣,能把臺上臺下共鳴到齊吼秦腔的大合唱,安萬劇團應是獨一份。哪場面真是唱出了西北漢子的粗獷奔放。唱醉了西北人的心,唱翻了戲場的天。</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為啥喜歡看安萬的戲?因為 安萬劇團實打實的在演戲。唱的是全本大戲,一場戲唱下來三、四個小時,一天演兩場,唱念做打,不走腔,不亂招,不做假,不敷衍,不用命唱不來。不用心做不到。安萬每場戲開場白都會說:爺爺奶奶,姑舅大姨,兄弟姐妹,你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吃你們的飯,就得跟你們把戲唱好,才對得起你們,我們才有活路。不作做,不虛假,說實話。安萬悟透了劇團的生存之道。劇團不為老百姓賣力唱戲,光想偷機取巧,走穴賺錢,那可真是沒有活路可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百姓為啥喜歡聽安萬的戲?因為安萬劇團是秦腔非遺傳承的典范。唱的秦腔是老腔老調,最接地氣,唱的是全本大戲。最對百姓的胃口。有的老年人為了看安萬的戲,直接睡到戲場,足見安萬秦腔劇團的魅力之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說秦腔不改革就會消亡,因為年輕人不喜歡秦腔,其實每個劇種都存在這種尷尬。都需要與時俱進,改的符合時代,符合潮流,符合百姓的需求,讓古韻新彩,充滿生機,老少咸宜。記的前年吧,陜西第九屆藝術節在寶雞開幕,我和朋友去看咸陽秦腔藝術團演出的新版秦腔趙夢桃,我覺得演員唱的奔放流暢,蕩氣回腸。但演出時間不長,便有一些老人陸續離席而去,他們認為把秦腔唱成歌劇了,沒有秦腔味了。正應了我的一位同事對秦腔改良的存疑。他認為秦腔就是一個適合西北人在天蒼蒼。野茫茫的黃土高原上高歌的唱腔,把苦情唱透天際,把喜樂唱滿天宇,吼出心中的潑煩。吼出對好人的贊美,吼出對歹人的鞭荅,若改成軟綿綿的唱腔,一不服地域水土,二不合秦風之律,三失了秦腔根本。不管任何改良,各有各的見解,各有各的的看法,無可厚非。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歸根到底,老百姓是檢驗的標準,用老百姓喜歡不喜歡看,加持賦予千年古調的新密碼,用老百姓愛聽不愛聽,留住黃土高原上繚繞千年的聲音記憶。只要改的老百姓喜聞樂見,就是秦腔,也是各劇種最好的改革方向。沒有了老百姓的市場,什么雅韻離騷,什么下里巴人的戲,什么陽春白雪的調,就都沒有活路了。安萬劇團的火爆,邀約不斷,刀郎火爆的巡演,歷久不衰,不就是老百姓最好的驗證標準嗎!</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考县|
介休市|
习水县|
金山区|
永泰县|
盐池县|
蓬莱市|
昆明市|
咸阳市|
松阳县|
固原市|
沾益县|
武乡县|
奉贤区|
棋牌|
达拉特旗|
东阿县|
汤阴县|
石狮市|
海宁市|
鄂伦春自治旗|
遵化市|
香河县|
吉木萨尔县|
呼和浩特市|
太仓市|
天镇县|
都江堰市|
九龙坡区|
自贡市|
静安区|
天祝|
会东县|
崇义县|
海盐县|
泸西县|
广丰县|
浪卡子县|
天镇县|
肥城市|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