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龍云師長</p> <p class="ql-block">如果,沒有原國民黨錦屏縣政府保存的這份“訓令”“國民黨湘黔剿匪司令部追緝龍云電”......</p><p class="ql-block">如果,參加彭德懷同志領導的“平江起義”你沒有因家人免受牽連而改了籍貫......</p><p class="ql-block">如果,沒有錦屏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黨史辦相關同志對黨史工作的高度負責,細心發現并深度挖掘還原歷史真相......</p><p class="ql-block">你,這位出生于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上寨的苗家漢子,不知還要被歷史的塵埃覆蓋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國民黨湘黔剿匪司令部追緝龍云電文</p> <p class="ql-block">訓令抄清</p> <p class="ql-block">2025年,清明時節,細雨紛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站在家鄉茅坪的青山綠水間,遙想九十多年前,一位熱血青年從茅坪坐木排沿江而下,投身革命洪流,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具有紅色傳奇的英雄贊歌,他就是中國工農紅軍優秀指揮員、紅六軍團十八師師長一一龍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龍云又名龍治貞,苗族,1903年出生在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茅坪上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有兄弟四人,排行第四,幼時被過繼給沒有子嗣的叔祖父。在其叔祖父的幫助下,他先后在茅坪小學、縣城讀書, 1918年到</span>天柱中學讀書。當時,正值中華民族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少年時代的龍云目睹了家鄉的貧困與苦難,心中埋下了改變命運的種子,他改名龍云,立下凌云之志和當地少數民族先進知識分子一道,加入到了探尋救國救民真理的大潮中。</p><p class="ql-block">1922年前后,龍云加入王天培國民革命軍第十軍第三十師參加北伐。1927年王天培被害后,龍云輾轉到國民黨湖南獨立第五師當兵。</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龍云加入中國共產黨。</p><p class="ql-block">1928年7月,龍云參加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的平江起義。龍云所在的部隊起義后,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先后轉戰湘贛邊區的瀏陽、修水、銅鼓、萍湘等地。在戰斗中他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指揮員,先后擔任紅五軍第二縱隊中隊長等職,在戰火中淬煉出過硬的軍事才能。</p><p class="ql-block">10月,龍云隨彭德懷率領的起義部隊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秋收起義隊伍、南昌起義隊伍在井岡山會師。</p><p class="ql-block">1929年后,龍云歷任紅五軍隨營學校大隊長、紅三軍團第八軍支隊長、紅四師第一團團長,參加了長沙戰役和贛州戰役。</p><p class="ql-block">1930年10月,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一次“圍剿”,已升任紅一軍團第十二軍第三十五師師長龍云,把握軍情,指揮若定,率全師英勇作戰,為粉碎敵人的“圍剿”作出了突出貢獻。1932年,龍云任紅三軍團第七軍二十一師師長,率部多次參加反圍剿的重大戰役;1933年初,他任湘贛軍區參謀長兼紅軍學校第四分校校長,同年8月,少共國際團與獨立一團合編為湘贛紅軍獨立師后,龍云又兼任獨立師師長,參與指揮湘贛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戰斗。</p><p class="ql-block">在湘贛蘇區的反"圍剿"作戰中,他指揮若定,屢建奇功,為紅軍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骨干,為革命事業輸送了新鮮血液。</p> <p class="ql-block">1934年8月,紅六軍團奉命西征,肩負著為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探路的重大使命。龍云同志臨危受命擔任紅六軍團紅十八師師長,率部踏上這條充滿艱險的征程。</p><p class="ql-block">在西征探路途中,龍云率所部紅十八師承擔紅六軍團的前鋒和后衛任務。在湘黔交界處的崇山峻嶺間,他帶領部隊晝夜疾行,既要突破國民黨軍20多個團的圍追堵截,又要應對缺糧少藥的生存考驗。戰士們用樹皮草根充饑時,他將最后半塊蕎麥餅塞給傷員;部隊遭遇暴雨山洪時,他親自扛起浮橋木樁,高喊“跟我上”沖進激流。正是這種與官兵同生共死的赤子情懷,讓十八師成為紅六軍團最堅韌的先鋒力量。</p><p class="ql-block">甘溪遭遇戰成為西征路上最慘烈的記憶。</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7日,紅六軍團在石阡甘溪一帶被黔、湘、桂三省強敵包圍,龍云率所部五十二團負責掩護主力突圍,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龍云果斷命令五十二團搶占制高點,親自率五十四團發起反沖鋒。機槍子彈打穿他的左臂,他撕下衣袖草草包扎,繼續指揮部隊交替掩護。激戰三晝夜后,他率余部800余人成功突圍至困牛山,卻再次陷入湘軍李覺部重圍。</p><p class="ql-block">在困牛山上,龍云率52團與敵人浴血奮戰兩晝夜,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最后,全團除龍云率100余人突圍外,其余包括團長田海清在內大部分或戰斗犧牲,戰士們寧死不屈,集體跳崖的壯舉震撼山河。負傷的龍云率部突出敵人包圍,繼續尋找紅軍主力。</p><p class="ql-block">10月27日,在岑鞏縣的關莊(今龍田鎮安平村),因道路不熟,誤入當地鄉兵之手。敵人把龍云押到龍頸坳區公所審問,龍云一口咬定自己名叫“黎光前”,是紅軍的一名連長,但在變節部下的指認下暴露了身份。敵人大喜過望,很快將龍云先后押送至貴陽、長沙,交給國民黨五省“剿共”聯軍西路軍總司令何鍵邀功。1935年被轉入設在湖北省武昌的湖北軍人反省院“反省”、“感化”。龍云既不作“反省”,更沒有被“感化”,最后因傷病交加,于1936年2月2日在湖北省立醫院因傷病離世,年僅33歲。</p><p class="ql-block">龍云同志的一生雖然短暫,卻閃耀著永恒的光芒。他堅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軍事才能、無私的奉獻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在湘鄂贛邊區的游擊戰中,他善于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多次以少勝多,粉碎敵人的圍追堵截;在紅軍學校的教學崗位上,他言傳身教,培養了大批優秀指揮員,為紅軍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長征途中,他始終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用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品格。</p><p class="ql-block">龍云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高級軍事將領,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和犧牲。</p><p class="ql-block">然而,幾十年來,龍云其人其事很少被人提及,以致龍云其人其事幾乎完全被歷史塵埃所覆蓋。在有關黨史部門的努力下,經過大量的調查走訪,最終對龍云的出生地、生卒年等進行了認定,填補了貴州省黨史研究的一項重大發現,真實再現了紅六軍團西征那段不平凡的歷史和龍云同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p><p class="ql-block">2016年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龍云同志為烈士。</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緬懷龍云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對白色恐怖和重重困難,他始終保持著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在紅軍最困難的時期,他毅然選擇留在革命隊伍中,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這種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我們今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我們緬懷龍云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勇于擔當的革命精神。在革命最需要的時候,他總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擔。</p><p class="ql-block">從平江起義到湘鄂贛游擊戰,從紅軍學校到長征前線,他始終戰斗在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這種勇于擔當的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重要法寶。</p><p class="ql-block">我們緬懷龍云同志,就是要學習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他把全部心血都獻給了革命事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紅軍學校,他傾囊相授,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干;在戰斗前線,他身先士卒,用生命捍衛革命理想。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我們今天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教材。</p> <p class="ql-block">龍云同志唯一的女兒</p> <p class="ql-block">如今,塵埃落定,英雄得與正名。親人得以慰藉。</p><p class="ql-block">八十多年過去了,卻不知龍云師長墳塋何處?魂歸哪里?為了使你的魂魄不再異鄉漂泊,按家鄉喊魂的習俗,我對著蒼穹吶喊:“龍云師長啊,你不要停留在異鄉的寨頭寨尾、橋頭橋尾”......不要停留在陌生的水岸山前……家鄉為您點亮了歸鄉的孔明燈……</p><p class="ql-block">回來吧!回到生你、養你的家鄉......</p><p class="ql-block">回到父母的身旁....</p><p class="ql-block">魂兮,歸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望城县|
句容市|
镇安县|
常州市|
吴川市|
惠东县|
琼中|
马龙县|
嘉峪关市|
平遥县|
讷河市|
枣庄市|
孟津县|
庆云县|
石台县|
芜湖县|
讷河市|
宁陕县|
中牟县|
祁门县|
班玛县|
织金县|
德庆县|
威海市|
溧水县|
外汇|
蒙城县|
汉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三明市|
松潘县|
瑞安市|
康马县|
乐陵市|
新津县|
富锦市|
施秉县|
襄汾县|
澄迈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