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吳友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美篇號:60996540</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圖片/音樂:致謝網絡</b></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辦公樓里,鍵盤敲擊聲逐漸被算法運行聲取代。財務部的報表自動生成系統,客服部的智能語音應答器,人事部的簡歷篩選機器人……這些場景不再是科幻電影橋段,而是中國職場正在經歷的真實變革。</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揭示,56%的職場人已感受到AI浪潮的席卷,而企業高層對此的接納度高達72%。這像極了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最初被視為威脅,最終成為生產力躍升的引擎。如今,基礎崗位的標準化工作如同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正被AI逐個擰下。招聘數據顯示,金融審計、基礎翻譯等崗位需求銳減,核算、出納等崗位需求下降,預計70%的基礎工作可能被替代,而AI工程師的職位卻以111%的增速爆發,財務分析師、戰略財務總監等需求上升。</p><p class="ql-block"> 這場變革的殘酷性在于,它首次大規模沖擊白領階層。國際人力資源機構Mercer指出,未來20%的辦公室崗位可能被機器替代,但新崗位的輪廓尚不清晰。這讓人聯想到電梯的運作原理——有人被AI托向高處,有人卻滯留底層。</p><p class="ql-block"> 39%的職場人擔憂收入下降,初級崗位的危機感尤甚。銀行柜員、基礎分析師等崗位,因工作內容高度標準化,正被AI系統快速取代。就像自動取款機淘汰了大部分現金柜員,AI正在重塑“知識型流水線”。</p><p class="ql-block"> AI來了,我們這些做核算會計的,還有沒有未來?以前總覺得會計是個“鐵飯碗”,只要掌握了會計準則、稅法,熟練操作財務軟件,就能安穩地干一輩子??涩F在,AI技術的迅猛發展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核算會計,這個曾經被認為不可或缺的崗位,似乎正在被技術一步步取代。</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從事核算會計多年的從業者,我既感到焦慮,也在思考:在這個AI時代,我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先說說AI對我們工作的影響吧。AI和智能機器人對財會工作的影響是深遠的,既帶來了效率提升和職業轉型的機遇,也帶來了崗位替代和技能升級的挑戰。以前,核算會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處理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雖然繁瑣,但也算是“技術活”??涩F在,AI技術已經能把這些工作做得又快又好。</p><p class="ql-block">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一項報告,會計和財務領域中約86%的重復性工作可以通過現有技術實現自動化。這意味著,核算會計的核心工作內容——憑證錄入、賬簿登記、報表編制等,幾乎都可以被AI替代。以下是一些具體數據:</p><p class="ql-block"> 自動化效率提升: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可以將憑證錄入的效率提高3-5倍,同時錯誤率降低90%以上。</p><p class="ql-block"> 成本節約:企業通過引入AI技術,每年可節省30%-50%的財務人力成本。</p><p class="ql-block"> 工作替代率:根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會計崗位的自動化替代率高達94%,在所有職業中排名前列。</p><p class="ql-block"> 這些數據讓人不禁感到壓力,如果AI能做得更快、更準、更便宜,那我們這些核算會計還有什么價值?</p><p class="ql-block"> AI和智能機器人可以高效處理重復性、規則明確的任務,如賬務分錄處理: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能快速完成會計分錄和科目匹配,減少人工錯誤。發票識別與核對:OCR技術可自動提取發票信息,提升效率。報表生成:AI能快速整合數據生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準確率較高。</p><p class="ql-block"> 但轉念一想,AI再強,它也只是工具,真正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還是人。AI可以替代的是重復性、規則化的工作,但它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判斷力、創造力和溝通能力。</p><p class="ql-block"> 面對AI的沖擊,我和很多同行一樣,心里難免有些焦慮。我們擔心自己的技能會過時,擔心自己的崗位會被取代。但靜下心來想想,這種焦慮其實也在提醒我們:時代變了,我們也該變了!</p><p class="ql-block"> 核算會計的工作確實容易被AI替代,因為它的特點就是重復性高、規則明確。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出路。相反,AI的到來反而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去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硬幣的另一面,是技術紅利的爆發式釋放。掌握AI工具的中高級人才,薪資漲幅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具備深度學習技能的工程師年薪中位數突破40萬元,較傳統IT崗位高出53%。這形成了職場“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出局。</p><p class="ql-block"> 這場分化本質上是“技能代差”的顯現。低學歷群體被替代風險是本科生的2.3倍,而碩士以上人才反而能改進AI系統。這就像駕駛汽車與騎馬的區別,當公路時代來臨,會換輪胎的人永遠比只會養馬的人更具生存優勢。</p><p class="ql-block"> 這場變革的終局,不是人與機器的對抗,而是分工的重構。AI如同現代版的“算盤”,將人類從重復勞動中解放,轉而聚焦于戰略規劃、情感連接等深層價值。 </p><p class="ql-block"> 企業層面,海爾等先行者已建立“數字員工”管理體系,人類員工負責設定目標、監督倫理,AI則執行標準化操作。個人層面,持續學習將成為生存本能,就像智能手機從奢侈品變為必需品,AI技能也將滲透每個職場場景。 </p><p class="ql-block"> 政府與企業正在構筑安全網。工信部推出的“AI人才能力標準”,細化了56個新興崗位的技能圖譜,為轉型指明路徑。教育培訓機構則推出“三個月AI賦能計劃”,幫助外賣騎手轉型為智能配送系統管理員。 </p><p class="ql-block"> AI的普及推動財會人員從基礎核算轉向更高價值的領域,如稅務籌劃、并購重組等,參與業務決策,提供數據驅動的洞察,通過AI輔助識別異常交易。</p><p class="ql-block"> AI輔助工具(如DeepSeek)可生成財務分析報告、預測模型,但需人類復核。AI決策需保留可追溯性,人類仍需把控風險。AI可節省50%-80%的重復工作時間。財會人員從“數據搬運工”轉型為“價值解讀者”。</p><p class="ql-block"> 這場職場革命的核心啟示在于——淘汰人的從來不是技術,而是停滯的思維。當印刷術取代抄經僧時,誰能想到催生了出版業?AI淘汰20%崗位的同時,正在為新一代中產鋪設上升階梯。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愿意走出舒適區,抓住時代遞來的繩索。</p><p class="ql-block"> 那么,核算會計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我覺得有幾個方向值得我們去嘗試:</p><p class="ql-block"> 1. 向管理會計轉型</p><p class="ql-block"> 核算會計更多是記錄和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而管理會計則是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支持。比如預算編制、成本控制、績效分析,這些工作需要的不僅是數據處理能力,更需要對業務的深刻理解和戰略思維。</p><p class="ql-block"> 根據IMA(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的統計,管理會計師的需求在過去五年中增長了20%以上,而且薪資水平普遍高于核算會計。這說明,向管理會計轉型是一個非?,F實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我身邊有個朋友,原本也是做核算會計的,后來通過學習管理會計知識,成功轉型成了一家企業的財務分析師?,F在她的工作不再是簡單地記賬,而是通過分析數據,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優化決策。她常說:“核算會計是記錄過去,管理會計是規劃未來?!边@句話讓我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2. 學習數據分析</p><p class="ql-block"> 在AI時代,數據就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我們會計人天生就和數據打交道,如果能掌握一些數據分析工具,比如Python、Power BI、Tableau,熟悉AI應用,就能把財務數據轉化成有價值的信息,為企業提供更深層次的洞察。</p><p class="ql-block"> 根據LinkedIn的一項調查,數據分析師是未來十年最具潛力的職業之一,而且財務背景的從業者在數據分析領域有天然的優勢。我最近也在學習Python,雖然一開始覺得有點難,但慢慢發現,它真的能幫我解決很多問題。比如,用Python寫個簡單的腳本,就能快速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比手工操作效率高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3. 專注行業細分領域</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會計需求,比如制造業的成本核算、金融業的資產管理、互聯網企業的收入確認等。如果我們能深入研究某個行業的會計特點,在業務前端的開發中,成為這個領域“業財融合”的專家,就能為企業提供更專業的服務。</p><p class="ql-block"> 我有個同事專注于房地產行業的會計核算,雖然這個領域的規則復雜,但他通過不斷學習,已經成了公司里不可替代的“專家”。老板每次遇到復雜的財務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找他。</p><p class="ql-block"> 4. 提升軟技能</p><p class="ql-block"> AI再強,也無法替代人類的溝通能力和情感共鳴。我們會計人如果能提升自己的軟技能,比如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等,就能在企業中承擔更多的綜合性角色。</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和業務部門的同事一起討論一個項目的成本核算問題。雖然AI可以快速算出數據,但真正能讓業務部門理解這些數據背后含義的,還是我們這些會計人。那次合作讓我意識到,溝通能力在工作中有多重要。</p><p class="ql-block"> AI時代的到來,確實讓我們這些核算會計感受到了壓力。但我相信,壓力也是動力。只要我們愿意學習、愿意改變,就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對自己說:“不要害怕被AI取代,而是要學會和AI合作?!盇I可以幫我們提高效率,但真正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還是我們這些有思考、有創造力的人。</p><p class="ql-block"> 未來的路或許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就一定能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畢竟,會計這個職業的核心,從來都不是記賬,而是為企業創造價值。而這一點,AI永遠無法完全取代。</p> <p class="ql-block"> AI不會完全取代財會工作,但會重塑行業生態。財會從業者需適應技術變革,抓住3-5年轉型窗口期,主動擁抱技術,將AI作為效率工具,聚焦高附加值領域,如戰略分析、風險管理和業務決策。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技術駕馭力+商業洞察力+道德領導力”。</p><p class="ql-block"> AI時代,核算會計的出路在哪里?我想,答案就在我們自己手中。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主動適應變化,去學習、去嘗試、去突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龙游县|
嵊州市|
卓资县|
西盟|
香格里拉县|
鲁甸县|
城步|
淮南市|
襄城县|
龙胜|
肃北|
大名县|
隆化县|
东港市|
沁水县|
宝清县|
阿拉善左旗|
瑞昌市|
上犹县|
长海县|
高雄市|
泽库县|
舟曲县|
临潭县|
陆河县|
大冶市|
滁州市|
上虞市|
西宁市|
社旗县|
营口市|
双柏县|
成武县|
高淳县|
馆陶县|
拉萨市|
进贤县|
阜平县|
苍南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