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是六朝古都,歷代名勝古跡不勝枚舉。我們一行有幾個來過南京,游覽過多個老景點,這次主要是看牛首山等前幾年才開發的新景點。但有的同伴是第一次來南京,代表性的名勝還是要看一眼的。</p> <p class="ql-block"> 揚州到南京不到100公里,中午11點到達南京總統府。總統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是中國近代建筑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可追溯到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被辟為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在此興建規模宏大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辟為大總統府,后為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p><p class="ql-block"> 南京在學術界還有“十朝都會”的說法,這十朝就包括了太平天國的天王府和國民政府總統府。南京有金陵、秣陵、建康、建業、建鄴、應天、石頭城、江寧、天京等20個別稱,因此民間還有“十三朝古都”的說法。</p><p class="ql-block"> 總統府占地達9萬平方米,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近代建筑遺存,全部格局基本沿襲了清朝同治年間,曾國藩重修的兩江總督府,既有中國傳統,也有歐陸風情。 分三個區域:中區主要有國民政府、總統府及所屬機構;西區有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秘書處、西花園、孫中山起居室及參謀本部等;東區主要有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馬廄和東花園等。其中分布著總統府文物史料、孫中山與南京臨時政府、太平天國、清兩江總督署等十多個文物史料和復原陳列。</p><p class="ql-block"> 我們順著總統府的中軸線一直走到了后邊的蔣介石辦公地點,是在個二層樓上。蔣總統的辦公室面積不大,辦公桌的位置是趕角斜對著門口的,聽導游介紹說,一是對著他家鄉的方向,另一說是這個位置可以看清前左右三個方向的情況,防止被暗算。</p><p class="ql-block"> 幾個人在總統府門樓前留了個影。我不由想起了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戰士們站在總統府頂上的一張照片,那是小時候對南京的第一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牛首山。到景區門口,卻發現需預約購票,現場買不上了。于是我們轉向中山陵,十幾公里路跑一個多小時,到處堵車。看來南京比揚州的旅游熱度更高。</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不要門票,但我們來到已經下午5點鐘,走到“天下為公”的牌樓下大門關閉了。再轉頭看美齡宮時間也晚了,那邊也是5點閉館。</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位于玄武區紫金山南麓,始建于民國十五年(192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筑群。據說這里是南京乃至長江下游流域風水最好的地方,朱元璋的明孝陵就在東邊附近。</p><p class="ql-block"> 通往中山陵的梧桐大道是南京的惹眼景觀,當然最好是深秋來。大道以其高大挺拔的梧桐樹而著稱,樹木沿街而立,綠意盎然。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梧桐葉由綠轉黃,金黃的樹葉與古老的建筑相得益彰,落葉鋪滿路面,宛如金色的地毯,營造出浪漫而溫馨的氛圍。真有點法國香榭麗舍大街韻味。主要分布在陵園路、靈谷寺路、瞻園路、中山東路等地。其中,陵園路的梧桐大道最為著名,該大道總長約1.3公里。</p><p class="ql-block"> 梧桐大道的形成與南京的歷史密切相關。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廣泛種植梧桐樹,形成了長達20公里的“梧桐大道”。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梧桐大道種植是與蔣介石為示愛宋美齡的浪漫傳說有關,這雖缺乏證據,但我寧愿相信此說。</p> <p class="ql-block"> 夜游秦淮,乃古今游人愉爽之事。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秦淮河畔人聲鼎沸,萬家燈火。好在我們住宿的賓館距夫子廟只有幾百米,否則開車或打車去會很麻煩的。</p><p class="ql-block"> 走到文德橋附近,人多的已經擠不動。不能說是水泄不通,也是磨肩接蹱。夫子廟進不去,秦淮河邊也難以插足。李香君故居是“秦淮八艷”在秦淮河畔唯一保留下來的古跡,上次來看到過,這回是難以昨日重現了。但秦淮河畔怎么能少了酒呢?“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詩中描述的喧鬧場面與現在的繁華景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了。</p> <p class="ql-block"> 夜晚回到賓館,同伴打聽到牛首山是必看景點,于是迅速在網上預訂了門票。</p><p class="ql-block">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寧區境內,民間又稱為牛頭山,因山頂突出的雙峰相對峙恰似牛頭雙角而得名。分布有佛頂寺、佛頂塔、佛頂宮、岳飛抗金故壘、摩崖石刻、弘覺寺塔、鄭和文化園等相關人文景點。國家一級文物、中國佛教和世界佛教界尊崇仰止的至高圣物—當世僅存、世間唯一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供奉于牛首山。</p><p class="ql-block"> 原以為牛首山是現今打造的佛教寺廟景點,歷史不會很長,殊不知其佛教歷史淵源深厚。</p><p class="ql-block"> 牛首山是中國佛教禪宗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作為唐貞觀年間由“東夏之達摩”法融禪師創立的“牛頭禪”之開教處與發祥地,牛首山唐代即與西北之清涼(今山西五臺山)、西南之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圣道場”。因“文殊領一萬菩薩冬居于此”,牛首山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冬官,與山西五臺山同為文殊菩薩道場。</p><p class="ql-block"> 乘上多層扶梯升到牛首西山頂,遠遠看到88層高聳入云的佛頂塔。當走近步入佛頂宮,不禁深深地震撼了。它不僅雄偉宏大,而且極富藝術美感,無論是宮中各尊大佛像,還是成千上萬座小佛龕,或大大小小的佛像浮雕,都是栩栩如生,精細絕倫。這是我在其它地方從沒見到過的。</p> <p class="ql-block"> 佛頂宮是國內首個建立在廢棄礦坑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項目,耗資40億。內部空間共九層,地上三層、地下六層,由禪境大觀、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宮三大空間構成。還是乘七重扶梯,才能深到宮底,一堵佛祖頂骨舍利。這里不僅是珍藏佛頂骨舍利的場所,還是一座將建筑、藝術、佛教、文化、科技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和博物館型的文化旅游空間。宮內宮外融合古典與現代藝術,被譽為“世界佛教文化新遺產”。</p><p class="ql-block"> “ 一座牛首山,半部金陵史”精準概括了牛首山的歷史地位。從六朝佛教遺跡、南唐文化到岳飛抗金故壘,牛首山見證了南京的千年變遷,是金陵四十八景中“牛首煙嵐”等三景的所在地。牛首山的精髓可概括為?“金陵春歸處,牛首山水間”?,這八個字既體現了其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魅力,也濃縮了南京(金陵)的歷史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 牛首山還有佛頂寺、佛頂塔、岳飛抗金故壘、摩崖石刻、弘覺寺塔、鄭和文化園等人文景點,還有遍山柳岸花明的自然景觀。這些我們卻沒有時間一一走到看過。</p><p class="ql-block"> 剛走出牛首山景區時,已經是人滿為患,往市里走的路車堵死死的。慶幸我們來的早,不由心中竊喜。</p> <p class="ql-block"> (本文圖片視頻來自同行驢友,有關資料圖片采自百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恩平市|
陵水|
海淀区|
象州县|
科技|
徐汇区|
竹北市|
平顺县|
涿鹿县|
同德县|
金塔县|
大竹县|
同江市|
滕州市|
冷水江市|
辉县市|
南乐县|
云和县|
长治县|
民和|
普安县|
星子县|
滦南县|
吴桥县|
惠东县|
即墨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安化县|
文成县|
康乐县|
汝城县|
闻喜县|
民县|
南开区|
上思县|
景谷|
仁布县|
北宁市|
崇信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