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是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標志性建筑,坐落于紅山(瑪布日山)之上,海拔約37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來到拉薩,終于走進久負盛名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最初由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于公元7世紀為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而建,后因戰火損毀。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主持重建,并經歷代達賴擴建,形成現今規模 。</p> <p class="ql-block">從17世紀中葉至1959年,布達拉宮一直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歷代達賴喇嘛在此施政、修行并舉行宗教儀式 。</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規模與布局:占地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高約115米(另有數據為117米),共13層。主體分為白宮(達賴喇嘛行政與居住區)和紅宮(宗教活動及靈塔供奉區),輔以僧舍、雪城(行政機構)及龍王潭園林等附屬建筑 。</p> <p class="ql-block">進宮朝圣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它就是印在50元人民幣背面的經典風景</p> <p class="ql-block">建筑技術:采用石木結構,墻體以花崗巖砌筑,厚達2-5米,融合藏式傳統工藝與漢式屋頂設計(如歇山式、攢尖式)。外墻以白瑪草墻和鎏金裝飾為特色,內部壁畫、木雕工藝精湛 。</p> <p class="ql-block">宗教象征:建筑布局遵循佛教壇城理念,紅宮內的八座靈塔以黃金包裹、寶石鑲嵌,供奉歷代達賴喇嘛法體,白宮的東大殿是重大政治與宗教活動場所 。</p> <p class="ql-block">文化與藝術價值。宗教意義:作為藏傳佛教圣地,供奉數千尊佛像、唐卡、佛塔及貝葉經等文物,吸引全球信徒朝圣 。</p> <p class="ql-block">修繕工程:1988年起國家多次撥款維修,確保建筑群的結構安全與文化傳承 。</p> <p class="ql-block">歷史見證:保存了明清皇帝冊封達賴的金冊、金印等文物,印證西藏與中央政府的密切聯系 。</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布達拉宮內部的情況,因為不讓拍照,這是從網上網友們以前拍到的</p> <p class="ql-block">一層是雪監獄,是欺壓農奴迫害農奴的地方。二層往上都是歷代藏傳佛教放置金尊佛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數不完的佛像,數不清朝圣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下來的臺階是那樣的陡,只有半掌寬,必須得側身扶著墻才能一步步下來</p> <p class="ql-block">這是后花園的塔樓</p> <p class="ql-block">藝術瑰寶:宮內藏有2500余平方米壁畫、近千座佛塔及上萬件唐卡,代表藏區繪畫、雕塑藝術的巔峰 。</p> <p class="ql-block">世界遺產: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61年成為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后面湖邊拍攝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不僅是藏族文化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見證,其建筑與歷史的交融,展現了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 。</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西藏拉薩市的核心宗教與文化地標,始建于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時期,融合了藏、漢、尼泊爾、印度等多種建筑風格,是藏傳佛教的圣地,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由藏王松贊干布于公元641年主持修建,最初為供奉尼泊爾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后因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而擴建 。寺名“惹薩”(意為“羊馱土”)源于傳說:修建時以白山羊馱土填湖,后為紀念宗喀巴大師在此舉辦“傳昭大法會”更名“大昭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歷經吐蕃王朝的興衰、元明清歷代的擴建與修繕,特別是五世達賴喇嘛時期的擴建,奠定了現今規模。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作為布達拉宮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布局與結構:寺院占地2.51萬平方米,主殿坐東朝西,高四層,鎏金銅瓦頂,融合藏式碉樓與漢式飛檐。建筑布局遵循佛教壇城(曼陀羅)理念,以主殿為中心環繞轉經道“囊廓”,外接八廓街,形成藏民轉經的三大環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工藝細節:墻體以花崗石砌筑,紅墻采用“白瑪草”染色捆扎,輕便抗震;木結構采用藏式榫卯工藝,無鐵釘連接。門廊木雕、壁畫及金頂裝飾(法輪、雙鹿等)耗用黃金數千公斤,地面石板因千年叩拜凹陷達15厘米 。</p> <p class="ql-block">核心圣物:主殿供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覺沃仁波切),為佛教界公認最珍貴佛像,內部藏有佛陀舍利及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頭發 。另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宗喀巴大師等塑像 。</p> <p class="ql-block">宗教地位:各教派共尊的寺院,活佛轉世“金瓶掣簽”儀式在此舉行(如1995年十一世班禪轉世) 。每年藏歷正月舉行傳昭大法會,吸引數萬僧眾參與 。</p> <p class="ql-block">藝術瑰寶:寺內保存吐蕃至清代的壁畫4400平方米(如《文成公主進藏圖》)、明代刺繡唐卡《勝樂金剛壇城》,以及吐蕃時期的檀木門框、金汁寫經等文物 。</p> <p class="ql-block">周邊景觀:八廓街轉經道、唐蕃會盟碑、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以及文成公主手植“公主柳” 。</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不僅是西藏歷史與信仰的象征,更見證了漢藏文化的交融。其建筑、文物與宗教活動共同構成了一部活著的藏族文明史,吸引著全球信徒與游客在此探尋心靈的凈土 。</p> <p class="ql-block">早上的布達拉宮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解放軍儀仗隊舉行升國旗儀式</p> <p class="ql-block">傍晚拉薩市內街頭是這樣的,遠處山上有醒目的祖國萬歲四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這是美麗的布達拉宮之夜</p> <p class="ql-block">廣場前人潮涌動</p> <p class="ql-block">附近公園里夜色闌珊</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布達拉宮令人產生夢幻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倒影呈現</p> <p class="ql-block">月亮出來了,廣場更加迷人</p> <p class="ql-block">在這夢幻的時刻,忍不住跳上一曲藏族舞,以圓夢之旅</p> <p class="ql-block">晚上和我的旅游搭子兼棋友在酒店對面的喜馬拉雅飯店歡聚。</p> <p class="ql-block">兩個人的餐飲很豐盛</p> <p class="ql-block">飽餐一頓</p> <p class="ql-block">服務員藏族小姑娘熱情服務</p> <p class="ql-block">席間飯店的藏族姑娘小伙熱情獻唱一首藏族歌</p> <p class="ql-block">再次舉杯,祝賀來到天路之城拉薩</p> <p class="ql-block">藏族小姑娘熱情獻哈達,我們也頻頻回應,真是感覺民族團結一家親</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舉杯,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p> <p class="ql-block">藏族小伙子給我獻上一杯青稞美酒!</p> <p class="ql-block">在飯店的牦牛旁合個影,以紀念這次圓夢之旅</p> <p class="ql-block">和藏族姑娘小伙一同跳一曲藏族舞,這樣的時刻真是太難忘了</p> <p class="ql-block">拉薩街頭都有這樣的巨幅畫像</p> <p class="ql-block">正值西藏隆重紀念百萬農奴翻身解放66周年的喜慶日子</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拉薩,這就是我們的夢幻之旅!</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來個布達拉宮前的旱地拔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响水县|
古浪县|
理塘县|
麻城市|
灵寿县|
乳山市|
江油市|
长乐市|
始兴县|
银川市|
冀州市|
灌阳县|
永登县|
巧家县|
白玉县|
清远市|
杭州市|
揭东县|
类乌齐县|
酒泉市|
胶南市|
曲阜市|
虹口区|
仪陇县|
丰宁|
桐柏县|
察雅县|
慈利县|
柏乡县|
阳江市|
清镇市|
旬阳县|
平顺县|
瑞金市|
罗田县|
亳州市|
定州市|
抚远县|
景洪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