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即將到來,我校黨委組織黨員開展一次重要的外出黨建活動。這次目的地是徐州淮海戰役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進入淮海戰役紀念塔內就看到成群集隊來瞻仰烈士紀念碑的各種團體,有學生,有教師,有機關工作人員,也有家長帶孩子的。十幾米的臺階還顯得特別擁擠。</p> <p class="ql-block">由于人太多,我們在紀念塔前的下一個臺階處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活動。</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合影后瞻仰淮海戰役紀念塔。</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紀念塔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南郊鳳凰山東麓,建成于1965年11月6日,高38.15米,面東朝陽,依山而立。塔身正面鑲嵌著毛澤東題寫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鎦金大字,其中“淮”字高2.1米,“士”字高1.73米,九個字平均高度為1.88米。塔正面上方是圓形塔徽,由五角星、兩支相交的步槍、松籽和綢帶組成,象征著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協同作戰取得勝利,象征著烈士們的精神萬古長青。塔正面下方是碑文,由張愛萍撰寫,陳毅修改定稿,碑文以簡短的767個字,概括了淮海戰役的經過及勝利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塔的正面是淮海戰役簡介:</p><p class="ql-block">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十一月六日至翌年一月十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了偉大的淮海戰役。</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勝利展開之際發動的……</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同志偉大軍事思想的光輝體現,是人民解放軍和廣大人民艱苦奮斗、英勇善戰的結果。戰役中,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敢于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毒氣,冒風雪,涉冰河,架人橋,闖火陣,逐村逐屋激戰,一溝一堡爭奪,前赴后繼,奮不顧身,表現了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被解放的蔣軍士兵,立即加入人民解放軍行列,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罪行,調轉槍口,殺敵立功。華東、中原、華北地方黨政機關和廣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二百萬民兵、民工,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饑寒,千里遠征,隨軍轉戰,對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中,許多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為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烈士們的高風亮節激勵著我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壯麗事業中奮勇前進!</p><p class="ql-block">英雄們的偉大業績與日月爭輝!</p><p class="ql-block">烈士們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p> <p class="ql-block">塔基左右各為解放軍和人民支前的浮雕,北側浮雕刻畫了人民群眾肩挑、身背、車推、馬馱支前的場面。塔兩側回廊、角亭環抱,回廊內鑲裝著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云、鄧小平、劉伯承、陳毅、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淮海戰役烈士的題詞和3.1萬余名烈士的英名[^3^]。塔后方回廊內鑲裝著長45米、高3米的陶瓷壁畫《決戰》,再現了當年氣勢磅礴的戰斗場面[^6^]</p>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前委群雕位于徐州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內,是一座紀念淮海戰役總前委的大型雕塑。群雕于1992年12月動工,1996年8月建成,1998年淮海戰役勝利50周年時正式揭幕。雕塑高7米、寬9.5米、厚4.5米,由70塊“高粱紅”花崗巖雕刻而成,整體造型莊嚴肅穆,氣勢恢宏。</p><p class="ql-block">群雕以淮海戰役總前委的五位領導人——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的合影為原型,采用寫實與虛實結合的手法,生動展現了五位領導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形象。雕塑中,五位領導人身著冬季軍裝,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鄧小平雙臂交叉,目光堅定;劉伯承沉穩冷靜;陳毅手持香煙,若有所思;粟裕背手而立,英姿颯爽;譚震林面帶微笑,展望未來。雕塑下方逐漸融入大地,象征革命先輩與祖國和人民同在。</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前委群雕不僅是對歷史的紀念,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它讓人們銘記淮海戰役的輝煌勝利,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激勵后人傳承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如今,這座群雕已成為徐州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參觀學習。</p> <p class="ql-block">前委雕塑的前方是原來的淮海戰役紀念館,可能太小了,現在改為雙擁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在原來紀念館的后面才是現在的淮海戰役紀念館。</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紀念館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鳳凰山東麓,是全國唯一全面展示淮海戰役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1965年11月6日建成開放,2003年5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進行擴建,2007年7月新館建成開放。</p><p class="ql-block">紀念館占地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為序廳、戰前形勢廳、戰役實施廳,二層為戰役勝利廳、人民支前廳、緬懷英烈廳,半徑25米、高28米的全景畫館位于其中心。館內陳列展示利用圖片、實物、場景復原、浮雕、蠟像及聲光電多媒體技術,突出表現了淮海戰役規模宏大、戰場遼闊、戰斗激烈、人民支前規??涨暗忍攸c。</p><p class="ql-block">2021年,紀念館進行展陳改造,改造后的基本陳列以“人民的勝利”為主題,設序廳、傳承廳和“兩種前途 命運決戰”“逐鹿淮海 決戰決勝”“人民戰爭 深厚偉力”“革命英烈 永垂不朽”四部分內容。展陳面積1.2萬平方米,展線1900米,展出珍貴文物2000余件、照片1000余幅、檔案1000余份,共設置14處藝術場景和11個互動展項,再現了淮海戰役的勝利進程。</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紀念館擁有藏品2萬余件,主要為淮海戰役期間的紙、布、鐵、皮等質地的文物和歷史圖片、史料及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的題詞、書畫作品等,其中尤以戰役期間的命令、日記、地圖、武器裝備、支前用品、領導人題詞等藏品彌為珍貴。全景畫《淮海戰役》畫布長150米,高20米,以戰役3個階段的主戰場為創作背景,用寫實的藝術手法,再現了淮海戰役的生動場景。</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p> <p class="ql-block">走進淮海戰役紀念館,迎面是五個鎦金大字:人民的勝利。</p><p class="ql-block">淮一海戰役是一場人民戰爭,陳毅曾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右側的浮雕是千萬支前民眾推著小推車給前線送糧送彈藥。</p> <p class="ql-block">左側的浮雕則是人民解放軍奮勇戰斗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進入從左側進入展廳,首先就是歷史選擇時刻。</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人民解放軍得到壯大。</p> <p class="ql-block">一組數據顯示了人民軍隊壯大過程。</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是和是戰,曾經都做了很大努力,國民黨的一意孤行者使得國共雙方展開對戰。</p> <p class="ql-block">在參觀過程中,遇到一個小朋友作現場講解,講得有聲有色,這也真的應了那句古話,當有些人從條條大路通羅馬時,有得人一出生就在羅馬。</p><p class="ql-block">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這些孩子們從小得到了鍛煉的機會就多了許多,對紅色情感的理解就深刻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當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接近尾聲時,中央就開始謀劃淮海戰役。</p> <p class="ql-block">全國戰略一盤棋,對全國形勢,中央是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碾莊殲滅戰,打掉黃百滔兵團。</p> <p class="ql-block">第一階段(1948年11月6日—11月22日):戰役的序幕以解放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為目標拉開。華東野戰軍在徐州以東地區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經過連續作戰,成功將黃百韜兵團包圍在碾莊地區,并在11月22日全殲該兵團,擊斃兵團司令黃百韜。這一階段的勝利為后續戰役奠定了基礎,同時阻止了國民黨軍的北援計劃。</p> <p class="ql-block">解放軍的斗志在一個又一個勝利中得到了激勵,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成為共同目標。</p> <p class="ql-block">如果說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是穿插爭奪,那第二階段則是各個擊破。</p> <p class="ql-block">第二階段(1948年11月23日—12月15日):戰役進入關鍵階段,解放軍的主要目標是圍殲黃維兵團。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協同作戰,在宿縣雙堆集地區將黃維兵團包圍,并在12月15日全殲該兵團,俘虜兵團司令黃維。與此同時,解放軍擊退了國民黨軍杜聿明集團的多次增援,迫使其撤退至陳官莊地區,為第三階段的決戰創造了條件。</p> <p class="ql-block">第三階段(1948年12月16日—1949年1月10日):戰役進入最后階段,解放軍對杜聿明集團展開總攻。經過艱苦作戰,解放軍在1949年1月10日全殲杜聿明集團,俘虜杜聿明,擊斃邱清泉等高級將領。這一階段的勝利標志著淮海戰役的全面結束,國民黨在中原的戰略力量被徹底摧毀。</p>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戰爭的典范,解放軍以60萬兵力對抗國民黨80萬兵力,最終取得了殲滅國民黨55萬余人的輝煌戰果。這場戰役不僅改變了中原戰場的戰略格局,也為后續的渡江戰役和全國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p> <p class="ql-block">陳毅元帥之所以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就是因為在整個戰役期間,人民群眾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p> <p class="ql-block">543萬,一張張逝去的笑臉。怎不為之動容。</p> <p class="ql-block">看著這樸實無華,卻又鏗鏘有力的標語,讓我輩人如何不熱血沸騰。</p> <p class="ql-block">在淮海戰役中,“人民的母親”這個稱號是授予山東日照范大娘的。范大娘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將三個兒子送入革命隊伍,并且自己也積極參與后方支前工作。她利用討飯的機會為八路軍傳遞情報,并在淮海戰役期間夜以繼日地縫衣做鞋、碾米磨面,為前線提供物資支持。</p><p class="ql-block">范大娘的大兒子和三兒子在戰場中先后犧牲,二兒子在抗戰中被特務暗殺。盡管接連失去三個兒子,范大娘依然強忍悲痛,繼續為革命事業貢獻力量。她在淮海戰役期間的表現,展現了她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的精神。1948年,日照山字河群英大會上,濱海支前司令部、政治部和日照縣評功委員會授予她“人民的母親”光榮稱號。</p><p class="ql-block">范大娘的事跡體現了人民對革命的支持,正如毛澤東所說,“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她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成為淮海戰役勝利的重要象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北辰区|
阳春市|
民和|
棋牌|
噶尔县|
昌乐县|
威信县|
仙游县|
永济市|
商洛市|
正定县|
筠连县|
广汉市|
蓝山县|
林西县|
成安县|
仲巴县|
沙湾县|
五家渠市|
大姚县|
阿拉善右旗|
广东省|
南和县|
陆丰市|
武冈市|
明水县|
星子县|
崇礼县|
赤水市|
龙海市|
河间市|
布尔津县|
四川省|
平度市|
晋中市|
伽师县|
利川市|
肇源县|
灵武市|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