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荊樹樹花如錦”。紫荊,別名滿紅條、紫花樹、紫珠、裸枝樹,豆科紫荊屬植物,落葉小喬木或大灌木。原產于我國。在我國,紫荊因木似黃荊而色紫,故名。其又稱滿條紅,因其開花無固定部位,上至頂端,下至根枝,甚至在蒼老的樹干上也能開花而得名。宜叢植于小庭院、公園、建筑物前及草坪邊緣,亦可植于常綠樹背景前,或點綴于假山、巖石、亭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荊叢生或單生灌木,高2~5米;花紫紅色或粉紅色,2~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尤以主干上花束較多,越到上部幼嫩枝條則花越少,通常先于葉開放,但嫩枝或幼株上的花則與葉同時開放,花長1~1.3厘米;花梗長3~9毫米。花期3~4月。正如古詩所云:“稼艷壓春葩,葩成葉始芽。未張青羽旆,先糝紫金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荊枝干直而叢出,或虬龍盤曲,花形似蝶,密密層層,滿樹紫紅,格外嬌艷。而且,紫荊先花后葉,開花時滿樹紅花,嬌艷可愛,是春季主要的觀賞花木之一。正如古詩所云:“老蛟蟠曲干,丹礦綴繁英。”“鶴骨龍筋結壽枝,紅綃紫綺曝仙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譜接三荊樹,名齊連萼花。”紫荊花有玫瑰一樣的顏色,形如一群翩飛的蝴蝶,滿樹嫣紅。于是,被人們請進庭院,成了傳統的庭院樹木。與人的親近讓她成為故園親情的代表植物,有“家鄉”、“故里”的文化意蘊。因此,紫荊花一直是骨肉情深、兄弟同心、家庭和美、家業興旺和家鄉故園的象征。如唐代詩人韋應物在其《見紫荊花》中寫到:“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篇圖片,拍攝于濟南市章丘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原名林蔭公園)】</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曲松县|
黔江区|
邢台市|
镇安县|
曲靖市|
肥西县|
韩城市|
铜鼓县|
子洲县|
庐江县|
绥德县|
定襄县|
泌阳县|
刚察县|
南雄市|
沙湾县|
江都市|
广元市|
宜兰市|
宝山区|
察雅县|
交城县|
玉环县|
尼玛县|
元朗区|
汾阳市|
出国|
朝阳市|
双辽市|
呼图壁县|
青阳县|
交城县|
洪湖市|
安化县|
日喀则市|
长岛县|
南皮县|
秦皇岛市|
凤翔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