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芳華,應當綻放在課堂”,鵬達初中對于青年教師寄予厚望,通過推薦書目、支持進修、師徒結對、崗位優聘、專家輔導等多種途徑,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全方位助力,促進他們增進崗位建功的實力,收獲職業的榮譽感和幸福感。 本學期,學校承前啟后,舉辦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各科組通過集體備課、教案評選、研究課活動,推薦了優秀青年教師參賽。<div> 語文教師葉曼蝶率先亮相,教學《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她開篇無贅語,解析更凝練,教學過程主線清晰,重點突出,其獨具匠心的教學結構,富有張力的問題設計,讓人耳目一新。</div><div> 這篇文言短文,記述了兩位哲學先賢風趣的論辯,葉老師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翻譯、理解、思辨,激發學生對文中二人對話的深層思考,讓學生理解了莊子與惠子各自不同的論辯風格和哲學觀念。</div> 數學教師徐娜教學《提取公因式法》,單刀直入引入公因式概念,緊接著巧妙地創設情境,以神探柯南破案尋找線索的經典故事,讓學生尋找所給題目中的公因式,進而尋找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課的教學,徐老師精選例題與訓練題,融合信息技術進行動態演示,開展小組合作探究,以逐層深入、環環相扣的嚴謹結構,引導學生把握提取公因式的要點,了解提取公因式的基本方法,并且通過當堂訓練,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將數學方法用之于現實問題的解決,收獲了夯實基礎、形成技能二者得兼的教學效果。 英語教師汪家倫,執教《A person with traditional skill》一課,引導學生了解民間傳統技藝,訓練介紹糖畫的寫作。課堂上,老師通過精美的視頻,讓學生強化了寫作中的重點詞匯及其語法特點,全面了解了糖畫的制作過程。整節課,老師教態親切,指導細致,語言簡明扼要,節奏張弛有序,講述知識深入淺出,互動練習靈活多樣,學生的學習主動而積極。通過寫作技巧的訓練,學生在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更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讓語言工具運用與民族文化傳承交融于一體,寓教于樂,潤物無聲。 歷史課教師敖茂榮,教學《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一課,開篇展示鄧小平同志1992年深圳皇崗口岸隔河眺望香港的歷史場景,結尾讓學生創作《致臺灣同胞書》的一封信,形成首尾呼應的宏大敘事結構。課堂以"統一之由,統一之策,統一之果,統一之利"四大板塊逐次推進,以動態時間軸呈現港澳回歸進程,結合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談判的歷史影像資料,構成真實而充足的證據鏈,印證了"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飽滿的激情,結合香港回歸中英交接儀式影像、港澳GDP增長數據可視化圖表、《財富》雜志預言與現實對比等豐富的資料,將歷史知識具象化,引導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培育家國情懷,達成增進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陳思老師教學音樂課《唱臉譜》,圍繞新課標“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的核心素養要求,通過豐富的視聽體驗、互動活動和實踐環節,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戲曲京劇的獨特魅力,是一節兼具藝術性與文化性的音樂課。<div> 教師精心設計了整節課的結構,以四名學生戴著臉譜的情景表演導入,繼以教師結合身段動作示范演唱、學生模仿簡單的京劇手勢練習演唱、通過品析重點音符把握音樂風格、了解京劇鑼鼓經模仿演奏“崩登倉”等教學環節,貫徹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對京劇藝術的興趣,增進了學生對京劇這一國粹的理解。</div> 陳舜薇老師執教八年級物理課《液體壓強》,讓本屆賽事完美收官。課前,陳老師準備了眾多實驗器材(包括自制的教具)、精美的課件、相關視頻資料,既有教案,也有學案。施教時,她教態自然,語言簡潔,方法靈活多樣。這節課容量較大,有多個知識點、能力點,教師對時間的規劃科學精準,課程結構清晰,環環相扣,推進過程行云流水,緊湊自然。通過教師現場演示、學生動手實驗、當堂訓練做題等形式,學生學得很主動很積極。<div> 跨學科融合,陳老師創設了大量的生活情境:人生病了輸液、水壩下寬上窄、潛水艇潛入海中、船舶通過三峽船閘等生活情境,突出了物理知識運用的廣泛性,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參與度。</div> 洋溢青春熱情,展現專業實力,青年教師正在鵬達初中拼搏進取,竭誠奉獻。在整個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是學校的半壁江山,他們的成長壯大,給鵬達初中增添了源源不斷的后勁,有了他們,全體學生的成長就有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库伦旗|
丹寨县|
大渡口区|
北京市|
临西县|
古田县|
巴南区|
巴林左旗|
谢通门县|
西藏|
廉江市|
定襄县|
兴山县|
长岛县|
格尔木市|
竹北市|
诸暨市|
错那县|
孝义市|
甘洛县|
新民市|
淅川县|
石阡县|
申扎县|
游戏|
宁安市|
海阳市|
遵义市|
旺苍县|
定西市|
博客|
新平|
彩票|
大城县|
凤城市|
泰兴市|
兰西县|
周宁县|
大洼县|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