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踏上安慶這片土地時,春雨初歇,空氣里滿是潮濕的溫柔。這座小城就像一本塵封的舊書,每一頁都寫滿故事,等待著我去翻閱。</p> <p class="ql-block">順著郁達夫《迷羊》的筆觸,我在安慶的街巷中穿梭,試圖找尋小說里二層樓的窗和窗外的梧桐,那些藏在文字間的情愫,在現實的青磚紅拱中漸漸具象。安慶的巷子幽深曲折,如同這座城市的歷史,蜿蜒而悠長。</p> <p class="ql-block">照片:登云坡</p> <p class="ql-block">四牌樓是安慶的煙火腹地,“胡玉美”醬園的招牌在歲月里依舊醒目。清道光十年創立的它,承載著幾代安慶人的味覺記憶。我曾在1969年到安慶押送犯人時聽聞其美名,如今我站在這古舊的店門前,像是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傳承閉環。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醬香,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照片:等待拆遷的舊店</p> <p class="ql-block">來到墨子巷,民國安徽郵政管理局舊址靜靜佇立。這座建于1926年的建筑,和同時期上海郵政大廈出自同一家設計施工公司,外墻的線條、窗欞的樣式,都有著那個時代獨特的韻味。站在樓前,我仿佛能看到百年前郵差們忙碌的身影,信件往來間,傳遞著時代的信息與溫度。</p> <p class="ql-block">振風塔是安慶的地標,也是長江邊上的守望者。它在全國磚石結構古塔中高度位列第二,僅次于河北定縣開元寺塔。我沿著塔內狹窄的石階盤旋而上,每一步都踏在歷史的塵埃里。塔頂的風很大,吹過臉頰,帶著江水的氣息。極目遠眺,長江如一條巨龍蜿蜒東去,江面上船只往來,安慶城的全貌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美食是安慶的另一張名片。大嚴全牛館的煎餃讓我驚艷不已,漂亮的冰花底,咬下去,餡嫩多汁,老板親手包制,拒絕預制菜的純粹,是對傳統美食的堅守。老奶奶私房菜、城西酒家,每一家小館都藏著獨特的風味,那些家常的菜肴,是安慶人對生活的熱愛。還有六中老頭包子、大南門牛肉包子店,熱氣騰騰的包子,一口咬下去,滿滿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照片:六中老頭包子</p> <p class="ql-block">照片:每一家小館都藏著獨特的風味</p> <p class="ql-block">旅程的最后,兒子在卡旺卡奶茶店,點了一杯當地網紅飲品黑全套。輕抿一口,香甜的奶茶在舌尖散開,給這趟安慶之行畫上了一個甜蜜的句號。</p> <p class="ql-block">在安慶的短短兩天,我像一個充滿未知的旅人,尋尋覓覓。這座城市有過輝煌的歷史,是皖省之源、前任省會,卻意外停留在80年代的舊時光里。它有一點家底,透著往昔的驕傲;有一點不甘,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力前行;有一點無奈,面對歲月的變遷;也有一點淡然,守著自己的節奏。</p> <p class="ql-block">照片:安慶譙樓門前的一對石獅</p> <p class="ql-block">照片:與上海九江路圣三一堂十分相似</p> <p class="ql-block">照片:安徽省立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照片:郁達夫筆下的二層小樓同仁醫院</p> <p class="ql-block">照片:倒扒獅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在歸途的列車上,窗外的風景飛速掠過,我回味著在安慶的點點滴滴,歡樂的時光總是如此匆匆,這座褪盡鉛華的寶藏小城,卻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再見,安慶,期待下一次的重逢 。</p><p class="ql-block">2025.3.31散文記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照片:重新建造的大南門</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源自松松和團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获嘉县|
白沙|
潼关县|
舞钢市|
海淀区|
新兴县|
鹤岗市|
辽源市|
安西县|
织金县|
沈丘县|
陈巴尔虎旗|
花莲县|
丰县|
金华市|
会昌县|
常熟市|
孟连|
高邑县|
历史|
卢龙县|
屏东市|
汕尾市|
揭阳市|
杨浦区|
伊宁县|
江门市|
乾安县|
大姚县|
忻城县|
莒南县|
永年县|
广东省|
鄂托克前旗|
宿松县|
商南县|
宿州市|
大邑县|
临江市|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