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創:張金平</p><p class="ql-block">攝影:張金平</p> <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地方因獨特的意義而熠熠生輝。崔中旺村,便是這樣一個閃耀著我所在的炮兵團與當地軍民共建光芒的所在——軍民共建的發祥地。</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軍民共建的悠悠歲月里,我有幸參與其中,那段經歷至今回想起來,仍然滿是感動與自豪。1982年我所在的團四營與當地的崔中旺村攜手,拉開了軍民共建活動的序幕。自此由村到縣、有縣到市以及在全國掀起共同描繪軍民共建精神文明的美好畫卷。崔中旺村是軍民共建的發祥地,承載著無數軍民一心的動人篇章。</p> <p class="ql-block">1982年我所在的炮團四營官兵走進崔中旺村清掃街道,拉開了軍民共建的序幕。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軍民共建初期,基干民兵周利華(接筐者)與我團解放軍戰士幫村民晾曬糧食。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1983年講文明樹新風在崔中旺村蔚然成風。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軍民共建初期,崔中旺村民蔡志敏(左)婚事新辦 用節儉下來的錢買了一臺北京牌拖拉機,夫婦倆發家致富 倡導婚育新風尚。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完稿后抹不去對崔中旺村的念想,2025年3月23日從北京出發再次走進崔忠旺村。</p> <p class="ql-block">記憶中土路變成如今的瀝青公路</p> <p class="ql-block">時隔40年再次與宗友書記握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5年5月為了迎接意義非凡的全國軍民共建現場會在崔中旺村召開,我肩負起一項重要使命——在崔中旺村采寫村里好婆媳、好妯娌以及五好家庭的事跡、整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初到崔中旺村,便第一時間與村黨支部書記宗友對接。他那親切的笑容和質樸的話語,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宗友書記詳細地介紹著村里的情況,從村里的歷史沿革到當下的發展態勢,從風土人情到產業布局,每一個細節都飽含著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熟悉。在他的講述中,崔中旺村仿佛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與生機。</p><p class="ql-block"> 著重提及了采寫的重點對象,話語中滿是對這些村民的贊賞與認可。那些在鄉村建設中默默奉獻的身影,那些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故事,都將成為采寫的閃光點。</p> <p class="ql-block"> 不僅如此,宗友書記還親自帶我到采寫的每家每戶。一路上,他熱情地與村民打著招呼,為我介紹著村里的新變化。到了村民家中,他耐心地為村民說明來意,鼓勵大家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在他的協調下,與每家每戶都順利建立了合作意向。村民們熱情的笑容、真誠的話語,讓我感受到了崔忠村濃厚的人文氛圍。</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崔中旺村口的軍民共建同心園。</p> <p class="ql-block"> 在那個驕陽似火的夏天,我頭頂烈日,穿梭于崔中旺村的田間地頭。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株莊稼都見證著我們的交流;每一條村道上,都留下了我與村民交流的身影;每一個村民的家里,傾聽著村民們質樸的話語,感受著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他們毫無保留地分享著身邊的故事,那些好婆媳之間相互體諒、悉心照料的溫暖瞬間;兄弟有病、住院、暫時遇到難處好妯娌之間慷慨解囊、互幫互助、和睦相處的動人場景;以及兒媳無怨無悔伺候失能婆婆十年如一日,在全村上下被人人稱贊動人事跡;以及五好家庭尊老愛幼、團結鄰里的點滴細節;祖傳中醫治療脈管炎,無償提供住宿、以及生活用品,先后有5名面臨被截肢患者被醫治康復后送來的一面面錦旗。崔中旺村感人的故事都如同璀璨星辰,好似涓涓細流,銘刻在心,在腦海中逐漸升華閃耀,在筆記本上留下一句句感人的點點滴滴。</p> <p class="ql-block">如今村委會大院樹立軍民共建展示牌</p> <p class="ql-block">村委會大院樹立軍民共建展示牌</p> <p class="ql-block">墻壁上的宣傳海報</p> <p class="ql-block">村里街道干凈,和村民交談,民風更加純樸。</p> <p class="ql-block"> 每當夜幕降臨,當整個村莊沉浸在寧靜之中,我在臺燈下精心整理白天采訪所得,將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一一編寫下來。無數個夜晚,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在奏響一曲軍民共建的和諧樂章。每一個字符,都凝聚著村民們的美好品質;每一段話,都承載著家庭的幸福與溫暖。</p><p class="ql-block"> 經過兩個多月夜以繼日的努力,我先后完成了 12戶家庭事跡的采寫。這些文字,是我汗水與心血的結晶,更是崔中旺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生動展現。隨后,將這些事跡材料遞交到崔中旺村宗友書記手上,對每戶的事跡真實性進行確認。然后經過在團、師的層層審核修改。領導們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每一個故事進行推敲,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其中的細節,讓這些事跡更加豐滿、真實。</p><p class="ql-block"> 之后,將這些感人的故事和事跡遞交至新城縣委(現為高碑店市)宣傳部和保定市五講四美三熱愛辦公室進一步把關審核。最終,這些凝聚著無數人心血的事跡材料,全部被全國軍民共建現場會所采用。當看到這些材料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認可時,當看到與會代表仔細閱讀一份份事跡材料時,我的內心充滿了喜悅與欣慰。這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崔忠旺村全體村民以及參與軍民共建的每一位同志的認可。</p> <p class="ql-block">崔中旺村黨群服務中心</p> <p class="ql-block">軍民共建發祥地鮮紅大字吸引著我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在這段軍民共建的日子里,我深刻體會到了軍民魚水情的深厚內涵。我們攜手并肩,共同挖掘和弘揚那些平凡中的偉大,讓精神文明之花在崔忠旺村絢爛綻放。</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說,在軍民共建精神文明的絢爛征程中,軍地歷屆各級領導與投身共建活動的同志們,如辛勤的拓荒者,耕耘不輟,開展了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凝聚起軍民攜手奮進的磅礴力量,共同筑牢精神文明的堅實大廈。而我,不過是這宏大畫卷中渺小卻熾熱的一抹色彩,有幸融入其中,傾盡全力,做了些微不足道的點滴之事。這段難忘經歷,似一串獨特的腳印,鐫刻在我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此刻,我愿將它呈現,與大家一同分享,共同見證歷史那鏗鏘有力、不斷前行的變遷腳步。2025年3月23日,時隔40年后專程從北京啟程到崔中旺村看望宗友老書記,與宗友老書記合影留念,并拍攝了變化巨大的村容村貌,能展現軍民共建的墻壁標語、牌匾以及村口軍民共建街心花園等照片。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9日于北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明星|
神农架林区|
金塔县|
嘉禾县|
云林县|
当涂县|
海盐县|
龙岩市|
嵊泗县|
凉城县|
宣武区|
沙洋县|
屯留县|
商南县|
青田县|
全州县|
星座|
汝州市|
洛川县|
芜湖县|
红原县|
双牌县|
安溪县|
广宗县|
仁怀市|
福建省|
安康市|
株洲市|
曲麻莱县|
信宜市|
启东市|
固原市|
巴东县|
萨嘎县|
青田县|
宜昌市|
河西区|
县级市|
台北县|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