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年之前的金馬碧雞坊。</p> <p class="ql-block"> 昆明正義路上的"天開云瑞坊",即“三牌坊”。</p> <p class="ql-block"> 昆明方言屬北方語系,其形成大致經過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元跨革囊"時,賽典赤奉命入滇擔任最高行政長官,大批蒙古人、色目人、回民和北方漢民進入云南,對昆明方言的形成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在使用的昆明方言中,便有不少北方游牧民族的語匯。老昆明人把小板凳叫做"小馬杌(wu,屋)",把漆黑一片叫做"黑漆麻咕洞",喋喋不休叫"兀魯擺乃",傷心落淚叫"哭咪拉蘇”,均說明北方游牧民族語匯在昆明方言中留下痕跡。第二階段在元末明初,沐英率大軍挺進云南屯墾戍邊,江南數十萬移民來到云南生活居住,吳儂軟語漸次融入昆明方言。"花里胡哨"、"血糊淋拉"、"充行實"等江浙語匯被昆明百姓津津樂道,流傳至今。第三階段在清王朝開國時,吳三桂統率重兵入駐昆明,北方話、江浙話、昆明話融為一體,昆明方言逐漸成型。 </p><p class="ql-block"> 昆明人把厠所叫"茅司",如厠叫"解手"。據說當年先民們充軍云南,身披枷鎖,方便時須解開雙手,遂有此詞。家庭主婦上街買菜,經常使用"相因"一詞,其意為便宜,應是江浙一帶語匯。日常生活中,昆明方言多有生動傳神的表述。多嘴多舌叫"岔巴",炫耀叫"抖草",糊涂叫"顛東",令人生厭叫"潮賴",寒酸叫"僂餿",刁鉆兇狠叫"拔毒",斤斤計較叫"渣筋",全部叫"一把連",故弄玄虛叫"裝羊",不顧顏面叫"懲",舉止失當被稱為"勺"或"二氣"。街頭巷尾,經常聽到這樣的嘲笑:這人太"懲"了,居然占老年人的便宜。或曰:此人太"勺"了,說話顛三倒四,一點譜氣都沒有。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昆明的城隍廟,在翠湖南端的盡忠寺坡坡頭。</p> <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吳敬梓的傳世之作。吳敬梓祖籍安徽,卻在南京城長大。這部小說用南京官話寫成,生動有趣,宛如精彩的風俗人情畫長卷。近年來,有研究者把《儒林外史》和昆明方言聯系在一起,這并非是異想天開。昆明和宣威、師宗的許多人家,認為自己的祖上是南京人,是跟隨明代大將軍沐英來到云南的。有人認為,用昆明方言朗讀《儒林外史》,毫無違和感。筆者注意到,昆明話中的許多詞語,尤其是不少“會說不會寫”的詞語,在《儒林外史》中都不難找到。比如“上覆”一詞,在昆明話中是拜托央求之意,使用頻率很高。這個詞匯在《儒林外史》中多次出現過。"充行實"意為逞能出風頭,"包彈(tan,攤)"意為批評指責,"花里胡哨"意為穿戴過分艷麗,"血糊淋拉"形容血跡斑斑,在《儒林外史》中都可以找到。 </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五十年代,昆明有位名叫劉澍德的作家,寫過一本名叫《歸家》的長篇小說,在當時影響很大?!稓w家》全用昆明方言記敘描寫,對話生動俏皮,有很濃的鄉土氣息,讀來倍感親切??上ё詣轮?,再無人進行類似的文學嘗試,這不能不算是一件憾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东方市|
缙云县|
阿鲁科尔沁旗|
岳普湖县|
福清市|
涿鹿县|
黔江区|
丰镇市|
广灵县|
文成县|
马山县|
体育|
湘乡市|
乌兰县|
响水县|
房产|
长岭县|
西华县|
阆中市|
靖边县|
兰坪|
阿荣旗|
山东|
怀安县|
化德县|
伽师县|
渝中区|
沙田区|
平泉县|
德令哈市|
乌海市|
丹东市|
康平县|
黑山县|
西乌|
尼勒克县|
五家渠市|
柞水县|
定结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