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3月18日18∶00,我們從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乘座捷星航空NZ206航班,飛了3.5小時抵達新西蘭南島第一大城市~基督城。這里與北京時間時差早五小時,溫度13~18攝氏度。</h1> <h1>這次在新西蘭游玩6天,線路如圖所示。</h1> <h1>飛機降落在新西蘭基督城,辦理入境手續、提取行李、入住酒店,都當地時間凌晨二點了。</h1> <h1><p>新西蘭基督城是南島最大的城市,說是“最大”,其實人口也就不到40萬人。它是南半球前往南極的重要一站,早在19世紀初就有探險隊從這里出發。1955年,基督城更是成為了南極考察的基地,并開通了直達南極的空中航線。1990年,為了支持南極科學研究,基督城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建立了基督城國際南極中心。</p><br></h1> <h1>3月19日,早餐后辦理退房手續。08:45出發,前往市區觀光:游覽【基督城皇家植物園】:始建于1863年7月,占地30公頃,擁有10座風格各異的附屬花園,因栽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色名花名樹而深受當地人喜愛。</h1> <h1>我站在高大的樹下顯得那么的渺小。</h1> <h1>大樹上掉下的一片樹皮,我們七人拉著還要拐彎。</h1> <h1>秋天里,樹的色彩很豐富。</h1> <h1>漫步【雅芳河畔】:源于基督城西郊的小河,自西向東,穿過哈格里公園及市中心,水流平緩,水面上各種禽鳥游蕩。</h1> <h1>基督城植物園對面的【基督城藝術中心】∶是坎特伯雷大學舊址,這組建筑建成于1877年,曾經是坎大的校舍。1975年大學搬遷后,作為藝術中心保留下來,是新西蘭最古老的藝術中心之一。</h1> <h1>基督城【紙板教堂】: 2011年2月22日基督城發生的6.3級大地震,共有185名罹難者,成為新西蘭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基督城地標建筑大教堂在地震中受損嚴重。日本著名建筑師坂茂使用紙管在當地建立起臨時的教堂以供避難之用,整個場館可以容納700人,教堂擁有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玫瑰花窗,不忘在災難中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撫慰。原先作為損毀的大教堂的臨時替補教堂,卻因其獨特的環保設計(龍骨以外的其他填充支架均由硬化的紙板組成),迅速成為當地網紅景點,室內空間設計簡約通透,采光良好。</h1> <h1>途中隨拍~羊群</h1> <h1>途中隨拍~鹿群</h1> <h1>途中隨拍~牛群</h1> <h1>途中隨拍~馬場</h1> <h1>漫步【梯卡坡湖畔】:梯卡坡湖海拔700米的高山雪水湖,源于北部高山雪水匯成的高德利河,湖面近83平方公里。雪山環繞,湖水清澈如蘭。</h1> <h1>湖邊可眺望雄偉的庫克山</h1> <h1>通過梯卡坡湖上的橋走往牧羊人小教堂</h1> <h1>位于梯卡坡湖畔的【牧羊人小教堂】:建于1935年,是第一座建于梯卡坡地區的教堂。設計巧妙,教堂窗戶面湖而開,將梯卡坡的湖光山色囊括入內。</h1> <h1>一對新人在梯卡坡湖畔拍婚紗照</h1> <h1>晚餐是吃當地特色~巖石烤牛肉</h1> <h1>入住國家公園Oamarama小鎮~暗夜星空保護區小鎮酒店,21點左右,導游號召我們去看星星。但是我肉眼看到銀河手機無法拍出。借用導游的圖片。</h1> <h1>3月20日,專車前往庫克山國家公園,途徑停留【普卡基湖】:藍色湖水中映入夢幻色彩,稱為「土耳其藍色湖」~冰河遺留下的冰磧石堆積所形成的偃塞湖,水源來自塔斯曼等數條冰河融化后所形成的塔斯曼河。冰河夾帶的粉末雜質,將湖水調成有如加了濃濃牛奶的藍綠夢幻色彩,終年積雪的山脈環繞,營造出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仙境世界。</h1> <h1>途中隨拍~平流霧</h1> <h1>途中隨拍~平流霧</h1> <h1>【庫克山國家公園】簡介:新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脈貫穿新西蘭南島全景,而庫克山即為其中麓最高山峰,主峰高達3724米。</h1><h1>1990年批準為世界自然遺產。</h1> <h1>在毛利語中庫克山被稱為Aoraki,相傳Aoraki為天神之子,在一次獨木舟出行中,其母親的船被傾斜困在懸崖上,Aoraki爬上翹在懸崖上的獨木舟準備救母,被來自南方的寒流冰封,后變成雪山。</h1> <h1>1851年歐洲殖民者為紀念第一個考察及環行新西蘭的詹姆士?庫克船長而重新命名為庫克山。</h1> <h1>抵達庫克山國家公園,前往胡克觀光步棧道徒步(45分鐘~60分鐘),國家旅游局專門為徒步客設計了景觀步行道。</h1> <h1>風景優美的胡克谷步道帶我走進南阿爾卑斯山山麓,飽覽高山、冰川和河流的美麗景色。</h1> <h1><br></h1> <h1>原始的植被風貌,群山環抱,雪山環繞。</h1> <h1>冰川雪水融化而成的溪流穿梭在山坳間</h1> <h1>團友有六人乘坐直升飛機到山頂看冰川</h1> <h1>俺在直升飛機場忙于拍小視頻</h1> <h1>漫步于【瓦納卡湖】:是新西蘭的第四大湖,雄偉的山脈環繞著瓦納卡湖,清澈湛藍的湖水,仿佛站在了世外桃源般的隱秘天堂中。</h1> <h1>探訪【孤獨的樹】:網紅景點,一顆孤立的樹生長在平靜的湖中,雨季的時候,根部淹沒在湖水中,顯得異常孤獨。2012 年被 Lonely Planet 票選為全世界前十大旅游地點。</h1> <h1>【劍鎮】:1860年前后在此發現金礦,后隨著淘金者的擁入而發展起來,因坐落于Arrow River河畔,因河而得名。小鎮上可以感受到19世紀的淘金歷史。</h1> <h1><p>這里至今保留著古樸的英式建筑。小鎮的街道上布滿咖啡館、藝術品小店,秋天的紅楓葉會染紅山頭。</p>抵達皇后鎮晚餐,晚餐后入住酒店休息。</h1> <h1>3月21日,早上07:25從皇后鎮出發,乘車前往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的米佛峽灣,(約4小時車程)。太陽初升,農田上升騰起薄薄的霧。</h1> <h1>途中見農場的牛群、羊群在吃草。</h1> <h1>農場收割的草卷,據說是出口到中國換外匯。</h1> <h1>埃格林頓平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駕駛員停車讓我們在草地感受一下。團友紛紛進入草地上留影自秀。</h1> <h1>途中游覽【克萊德山谷】,進入這片溫帶雨林,感受森林清新空氣。據說“紅石是花崗巖上生長的一種特殊的紅色藻類”,這些布滿巖石的紅色的微生物,只有空氣質量相當好的地方才能夠生存。</h1> <h1>【鏡湖】∶在木棧道上走了約15分鐘,提示牌上顯示這里有各種鳥類及植物。</h1><h1>車穿越了荷馬隧道。</h1> <h1>【米佛峽灣】是世界著名的自然奇觀。陡峭、嶙峋的懸崖自平靜黑暗的水面穿出,巖壁上生長著茂密的雨林。</h1><h1>峽灣國家公園面積12120㎞2,是新西蘭最大的公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之一。1904年被列為保護區,1952年辟為公園,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0年峽灣國家公園被認定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保護地區。</h1> <h1>我們12:45抵達碼頭登船,13:00乘游這條船進入峽灣景區,14:30結束返回岸上,船游覽米佛峽灣約90分鐘,中午在船上享用西式冷餐盒/自助午餐。</h1> <h1>峽灣瀑布從數百米高的地方飛瀉入海。</h1> <h1>米佛峽灣年降水量多達7米、由此形成的無處不在的瀑布以及與之相稱的曼妙的薄霧,而更加美麗。</h1> <h1>我們很幸運的看到了南方長毛海豹,還看到海豚在浪花中跳躍(遺憾來不及拍照)。</h1> <h1>在船上可遠眺高聳入云、壯觀的米特雷峰。</h1><h1>后乘車返回皇后鎮;約19:30左右抵達皇后鎮。晚餐后入住酒店。</h1> <h1>入酒店后自由活動,我倆去逛皇后鎮并購物,小鎮上的夜生活很熱鬧,走走拍拍差點迷路,圍著這個“二婚教堂”轉了幾個圈,問了導游才回到酒店。</h1> <h1>3月22日,清晨推開窗子,朝霞染紅了半邊天。</h1> <h1>意外的拍到了“日照金山”</h1> <h1>前往【格林諾奇Glenorchy】游覽:這里是瓦卡提普湖的源頭,高山雪水從這里匯聚流入湖中。</h1> <h1>新西蘭皇后鎮瓦卡蒂普湖上的百年蒸氣船厄恩斯勞號(TSS Earnslaw),于1912年2月下水,同年10月投入商業營運,建造年代大約和泰坦尼克號相同,很多造船用的零件和泰坦尼克號的型號一致。雖然已113歲了,但依然在運行。如今,TSS厄恩斯勞號是南半球唯一運營的燃煤蒸汽船,她已成為皇后鎮的典型標志,是一艘行走的歷史地標。每天,TSS厄恩斯勞號都會鳴起悠揚的長笛,蕩開水面,徐徐前行,穿梭在瓦卡蒂普湖的清波之上,往返于皇后鎮與瓦爾特峰高地牧場之間。</h1><h1>我們到格林諾奇的途中,見厄恩斯勞號在湖中行駛,導游特意讓我們下車拍攝。</h1> <h1>格林諾奇,雪山,溫帶雨林,溪流匯聚,被譽為皇后鎮的后花園。</h1> <h1>途中的小插曲∶他站在湖邊認真拍攝時</h1> <h1>被開快艇的老外惡作劇,快艇一個大拐彎,我倆及導游被濺起的浪花澆了個全身濕透,鞋子里灌滿了水。這可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h1> <h1>在阿斯派林國家森林公園內,我們沿著專門修建的棧道,深入雨林,來一個妥妥的森林氧吧之旅,移步換景,美不勝收。</h1> <h1>黑天鵝在水中游蕩,鳥兒在空中鳴唱。</h1> <h1>我倆被這空曠又神秘的世界驚艷,不停的拍拍拍。</h1> <h1>來個九仙女下凡的造型,這倒影直絕了!</h1> <h1>中午享用漢堡餐?;屎箧側藲獾谝坏拇竽槤h堡,漢堡和臉一樣大,多汁嬌嫩,漢堡的面包是采炭火烘烤,食材新鮮美味。小小的店面擠滿了人,門外游客排了長長的隊點餐。導游為我們排了一小時的隊才取到漢堡,漢堡里的牛肉肉餅厚實,夾了各式各樣的豐富配料,包括了生菜、番茄、紅洋蔥、小黃瓜、甜椒等。絕對超值!</h1> <h1>下午14:45集合出發,提取行李,前往機場,乘機飛往新西蘭北島,第一大城市奧克蘭,也是南半球最大的港口之一,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是新西蘭的經濟、文化、政治、航運和旅游中心,是新西蘭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城市之一。</h1><h1>從皇后鎮飛到奧克蘭約1小時50分。</h1> <h1>接機后,前往奧克蘭市區觀光:夕陽西下時【徒步登伊甸山】,俯瞰市區、遠眺海港。</h1> <h1>伊甸山高196米,是奧克蘭市中心的一座死火山口,因奧克蘭第一位伯爵喬治·伊甸而得名。伊甸山最近一次噴發是在一萬五千年前。</h1><h1>圖片為錐形的火山口。</h1> <h1>伊甸山的斜坡上曾經居住著毛利人,12世紀時他們在伊甸山上的要塞遺跡,至今仍可以看到。</h1><h1>天色漸漸變暗,我們匆忙上車。</h1> <h1>乘車途徑【海港大橋】(車覽):大橋連接奧克蘭最繁忙的港口——懷提瑪塔海港南北兩岸,全長1020米,觀賞到著名的美洲杯帆船游艇。</h1> <h1>夜幕下游覽奧克蘭【帆船碼頭】:也稱美洲帆船村,位于“風帆之都”奧克蘭,市中心港口是奧克蘭最著名景點之一,停泊在港口的萬柱桅桿在橙色燈光的照耀下,組成了一副無比壯麗的畫面。</h1><h1>晚餐后入住酒店休息。</h1> <h1>3月23日,前往參觀奧克蘭南部的懷托摩鎮,開始【螢火蟲洞】探索之旅。</h1><h1>在洞口與引導小姐合影一張。</h1> <h1>在專業向導帶領下由高處洞口入內,徒步穿過深達250米的溶洞,觀看奇特的巖溶地貌景觀,地下巖洞有精美的鐘乳石、石筍等,可了解當地的地質環境及特點。</h1> <h1>沿著洞中石階而下登上河邊的小船,乘坐小船抹黑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地下水面,導游用手拉著繩索推動小船前進,只有輕輕的水聲。不遠,會發現前面的水面有光影搖動,其實自己已處在一片“星空”之下。</h1> <h1>屏住呼吸抬頭仰望時,頭頂似乎有條淺綠的光之河在流動。綠色的光點如滿天繁星,閃閃爍爍。密集處層層疊疊,如繁星布滿夜空般的螢火蟲壯觀地點綴在巖壁上,稀疏處微光點點,微微透著光亮。遠遠望去,仿佛觀賞星羅棋布的萬家燈火?!叭盒恰钡褂吃谒嫔?,如萬珠映鏡,美不勝收。<br>怕破壞生態平衡,洞內不允許有任何聲音及光亮,該圖片是翻拍的宣傳片。<br></h1> <h1>順著導游耳語般的指點,你就會看到側面巖石上一片綠白色微光。微光下是無數條長短不一的半透明細絲,從洞頂傾瀉而下。每條絲上有許多“水滴”,極像晶瑩剔透的水晶珠簾。原來,這些螢火蟲在幼蟲期不僅能發光,還能分泌附有水珠般黏液的細絲,洞內昆蟲循光而來,撞到絲上就動彈不得。螢火蟲幼蟲便爬過來美餐一頓。美麗熒光下的水晶珠串,竟是危機四伏的“垂釣線”。新西蘭的螢火蟲生命周期為一年。幼蟲會發光吐絲,其熒光隨著年齡增大變得愈加明亮。幼蟲經6至9個月變成成蟲。奇怪的是,成蟲有翅膀卻沒有嘴巴,無法進食,也不會飛。只是瘋狂地交配產卵,直至筋疲力盡。2到3天后,它們會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撞向幼蟲的絲網,舍身給自己的后代作食物。這些小精靈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螢火蟲不同,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遇到光線和聲音便無法生存。目前只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發現了這種螢火蟲。人們無法在影視作品中欣賞到,連旅游宣傳照片也屈指可數。</h1> <h1>午餐在大紅蘋果餐廳享用BBQ定食套餐。</h1> <h1>前往羅托魯瓦。</h1><h1>【皇家愛歌頓農莊】:乘坐牧場專用拖拉機參觀這個面積達350英畝的牧場,邊看牧場景色邊聽講解。</h1> <h1>親身體驗真正的牧場生活??上萝囉H手喂駝羊、駝鳥、紅鹿、梅花鹿、野鴨、還有可愛的小綿羊小乳牛。</h1> <h1>每人發一把顆粒飼料飼喂,你看這可愛的各色羊駝相爭著跑到我面前吃食。據說黑色的羊駝極為稀少。</h1> <h1>參觀農莊奇異果園,我口中品嘗的是農莊自制的蜂蜜</h1> <h1>羅托魯瓦小鎮觀光:參觀【市政府花園】:英國海外最具中世紀伊利莎白風格的建筑,與園內綠樹、草地和水池相得益彰。園內常年鮮花錦簇。</h1> <h1>羅托魯瓦小鎮,這里的地熱資源豐富、熱泉和泥漿池數不勝數,到處是蒸汽和跳躍的高溫泥漿,空氣之中彌漫著臭雞蛋的味道–它來自于火山活動帶來的硫磺以及硫化物。</h1> <h1>生長在新西蘭的麥盧卡花~麥盧卡樹,長久以來一直被尊為藥用植物。在它短暫的花期里,蜜蜂從盛開的麥盧卡花中汲取花蜜,貯藏在蜂巢中釀成珍貴的麥盧卡蜂蜜。目前,麥盧卡蜂蜜作為新西蘭的特產之一,由當地大品牌蜜紐康進行嚴格的生產出口。</h1> <h1>羅托魯瓦溫泉館隨處都有,穿上泳裝,搭上毛巾,放松身心,將自己的身體泡在熱氣騰騰的溫泉之中。</h1><h1>不過,我們沒有這個游玩項目。</h1> <h1>漫步【紅木森林】:新西蘭人最壯觀的大自然財富,因林中生長著參天入云的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的紅木樹而得名。厚厚的紅木落葉鋪成道路,最純潔的空氣使它成了巨大的天然氧吧。</h1><h1>高大的紅木排列緊密,樹干魁偉挺拔,高有幾十米,極具陽剛之氣,1901年當時的新西蘭人在這個紅森林里面種植了170多種不同的樹木,希望能夠驗證出哪里種樹能夠最適應新西蘭,在這170多種樹中,有三分之一的種類存活下來,成為今天的紅木森林。</h1> <h1>紅木森林之七仙女∶一顆倒下的樹又存活了,樹干上長出了七棵樹。十位老太坐樹干上只占了三分之一的樹段。</h1> <h1>3月24日,清晨6點多鐘,我倆在【羅托魯瓦湖畔】拍攝日岀,朝霞伴鳥鳴,湖面上溫泉水汽蒸騰。</h1><h1>羅托魯瓦13個火山湖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北島第二大淡水湖。由火山噴發引致凹陷積水而成,水質清澈,風光秀美。俺用溫泉水洗手滑淄淄的。</h1> <h1>前往【瑪塔瑪塔小鎮】:小鎮環境清幽,民風淳樸,自然風光不錯。我們在綠草坪上自由的玩耍。</h1> <h1>【霍比特村莊Hobbiton】:大名鼎鼎的魔幻電影《魔戒》三部曲中,霍比特人居住的村莊取景地即坐落于此。</h1> <h1>亞歷山大家族牛羊牧場,是電影《指環王》和《霍比特人》中霍比特人的家園。山坡上建造了37個霍比特洞穴,在湖畔建了一處座磨坊,還有雄踞湖畔的 雙孔拱橋,被稱為霍比特村莊。<br></h1> <h1>此外,藝術大師們還豎起了伏?;ɑh,栽種了樹木,并在整個冬季進行花園的培育工作。他們還從其他農場找到了一棵26噸重的橡樹。把橡樹分割成段,運輸到此地,然后用假葉片重新組裝,栽植于在袋底洞上方。電影場景里出現的那顆粗壯的松樹——后來被命名為Party Tree(宴會樹),也是生長在此的原型。</h1><h1>圖中二棵樹,你能分出哪棵真哪棵假嗎?</h1> <h1>進入霍比特洞穴,參觀霍比特人家,體驗烤火織毛衣、看書寫字的場景。</h1> <h1>參觀影片中的綠龍酒館∶坐在酒館內品嘗了果酒。</h1><h1>13:00在帳篷餐廳享用自助餐。</h1> <h1>13:40集合15:40抵達奧克蘭市區。</h1><h1>【工黨紀念碑公園】:又叫邁克爾·喬瑟夫公園M J Savage Memorial Park,為紀念新西蘭第23任首相、工黨第一任領袖邁克爾·喬瑟夫·薩文奇而建。</h1> <h1>邁克爾·喬瑟夫公園的景色,可眺望海中的帆船村。</h1> <h1>17:15送往機場,晚餐由領隊安排漢堡。</h1><h1>圖片是在機場拍攝的毛利人,毛利人(Maoris)是新西蘭的原住民。通用毛利語,屬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毛利人的特色是碰鼻禮和紋面,新西蘭的毛利人是世界著名的吃人族。當然現在已經有200多年不再吃人了,可是現代的毛利人仍然為他們的祖先的悍勇感到非常自豪。</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40乘機從新西蘭的奧克蘭飛往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航班JQ214,飛行三小時,當地時間22∶45抵達墨爾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麗的新西蘭,再見!</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西吉县|
盐池县|
安新县|
封开县|
昔阳县|
周口市|
麦盖提县|
宜丰县|
丹东市|
鄄城县|
哈巴河县|
常州市|
东莞市|
新河县|
保靖县|
乃东县|
论坛|
抚远县|
福鼎市|
冷水江市|
凤山县|
黔江区|
隆子县|
大荔县|
格尔木市|
昌平区|
黄龙县|
台州市|
昌图县|
甘南县|
洮南市|
新疆|
富川|
嵩明县|
瑞昌市|
阳信县|
和顺县|
曲阳县|
阆中市|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