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位于拉薩瑪布日山上,海拔約3700米,始建于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最初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后因戰(zhàn)火損毀。現(xiàn)存的建筑主體是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在清朝政府支持下重建并歷經(jīng)擴建而成,融合了藏式、漢式、尼泊爾等多種建筑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外觀13層,高110米,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組成。紅宮前面有一白色高聳的墻面為曬佛臺,在佛教的節(jié)日用來懸掛大幅佛像掛毯。</p> <p class="ql-block">五世達賴喇嘛在1727年主持擴建了布達拉宮,為紀念其功績,他命人立下無字碑。碑文空白的原因有多種說法,包括班禪認為功績無需文字記載,或因歷史評價標準的變化導(dǎo)致無字。</p> <p class="ql-block">宮殿外墻以花崗巖砌筑,墻體厚達2-5米,并采用白瑪草(一種高原植物)涂紅裝飾屋檐,屋頂覆蓋鎏金銅瓦,飾以寶瓶、經(jīng)幡等。</p> <p class="ql-block">白宮的白不是純白,紅宮的紅也不是純紅。白色的墻體凹凸不平,是虔誠的藏民們用正兒八經(jīng)的牦牛奶、白灰、蜂蜜、藏紅花、白糖等按比例調(diào)和,從最高處潑到墻體的,這樣整個城墻不容易脫落并耐腐蝕。就這樣每年不斷的翻新,是一種非常神圣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宮內(nèi)珍藏大量佛像、壁畫、唐卡、經(jīng)書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光五世達賴靈塔就耗黃金3700公斤、寶石數(shù)萬顆。</p> <p class="ql-block">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辦事機構(gòu)所在地,高七層。位于第四層中央的東有寂圓滿大殿,是布達拉宮白宮最大的殿堂,面積717平方米,這里是達賴喇嘛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場所。第五、六兩層是攝政辦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處第七層兩套達賴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宮,由于這里終日陽光普照,故稱東、西日光殿。</p> <p class="ql-block">紅宮,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其中以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為最大。西有寂圓滿大殿(措達努司西平措)是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的享堂,也是布達拉宮最大的殿堂,面積725平方米,內(nèi)壁滿繪壁畫。其中,五世達賴喇嘛去京覲見清順治皇帝的壁畫是最著名的。殿內(nèi)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清乾隆皇帝御書“涌蓮初地”匾額。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時期遺存的布達拉宮最早的建筑物,內(nèi)有極為珍貴的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祿東贊等人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殊勝三界殿,是紅宮最高的殿堂?,F(xiàn)供有清乾隆皇帝畫象及十三世達賴喇嘛花費萬余兩白銀鑄成的一尊十一面觀音像。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筑,1933年動工,歷時3年建成。此外還有上師殿、菩提道次第殿、響銅殿、世襲殿等殿堂。</p> <p class="ql-block">傳說松贊干布修建時在宮殿中心埋藏了一塊神山金剛石,以穩(wěn)固建筑并祈求繁榮。</p> <p class="ql-block">民間盛傳布達拉宮地下存在隱秘地宮,藏有歷代珍寶甚至通往“香巴拉”(藏傳佛教中的極樂世界)。</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共8座達賴喇嘛靈塔,以五世、十三世靈塔最為宏偉。</p><p class="ql-block">法王洞是布達拉宮現(xiàn)存最古老建筑(7世紀),供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塑像,保留吐蕃時期巖洞原貌。 </p><p class="ql-block"> 圣觀音殿,紅宮最高圣殿,供奉天然形成的檀香木觀音像“魯格夏熱”,是布達拉宮的鎮(zhèn)宮之寶。</p> <p class="ql-block">以前布達拉宮外地面都是沙土,來參見達拉喇嘛的官員頭人可以騎馬一直上到布達拉宮半山腰,然后再步行進入,這就是他們拴馬的地方。我們現(xiàn)在走的石階是2002年到2008年間對布達拉宮檢修時才鋪的。</p> <p class="ql-block">透過這個通氣口可以用肉眼直觀的看到墻體的厚度,而且從內(nèi)部可以觀察外面發(fā)生的一切,但從外面向內(nèi)部卻什么也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梯形黑框窗也就是藏式盲窗,可防風(fēng)抗震,窗檐懸掛白色香布幔帳,印有經(jīng)文,風(fēng)吹經(jīng)動。</p> <p class="ql-block">這個三層的建筑是僧官學(xué)校:在白宮底層,曾是培養(yǎng)僧侶官員的機構(gòu)。</p> <p class="ql-block">紅宮內(nèi)的木制通風(fēng)系統(tǒng)利用高原溫差調(diào)節(jié)溫度,保持殿內(nèi)清涼。</p> <p class="ql-block">1300余年來,布達拉宮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卷軸畫);還有貝葉經(jīng)、甘珠爾經(jīng)等珍貴經(jīng)文典集;表明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guān)系的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品、瓷器、琺瑯、玉器、錦緞品及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是藏傳佛教宇宙觀的實體化:白宮象征世俗權(quán)力,紅宮代表神圣佛國,佛像與壇城則凝聚了藏地千年的信仰智慧。</p> <p class="ql-block">壇城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的重要法器,布達拉宮內(nèi)的壇城以立體鎏金銅雕或壁畫形式呈現(xiàn),代表佛國凈土與修行者的精神宇宙。</p> <p class="ql-block">這座屹立于拉薩紅山之巔的圣殿,以它磅礴的氣勢與深邃的寧靜,將人瞬間帶入一個超越世俗的維度。</p> <p class="ql-block">就像何馬在《藏地密碼》寫的那樣,光明只是短暫的一瞬,黑暗,才是永恒的,但正是這短暫一瞬的光芒,誕生了生命與希望,因此,雖然我們都自黑暗中來,卻注定了要用此生追隨光明。從黑暗走向光明,恰似藏傳佛教中“破除無明”的修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阳高县|
汉沽区|
溧水县|
洛浦县|
子长县|
抚顺县|
龙山县|
顺平县|
南宫市|
华阴市|
晋中市|
灵丘县|
永城市|
汝州市|
大化|
佛学|
利辛县|
涪陵区|
永新县|
衡阳县|
乌拉特前旗|
田林县|
文化|
蒙山县|
景泰县|
乌审旗|
新沂市|
淮安市|
新化县|
营山县|
增城市|
内乡县|
东平县|
香格里拉县|
崇礼县|
辉南县|
永城市|
麻城市|
楚雄市|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