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喀麥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杜阿拉城望眼雄,港檣織網萬舸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火山噴焰吞云日,黑沙灘頭嚙浪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野徑穿林尋矮人,茅檐結露仰仙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浮生幸得窺奇境,天地蒼茫一粟同。</p> <p class="ql-block">喀麥隆????</p><p class="ql-block"> 喀麥隆共和國位于非洲中西部,南與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接壤,東鄰乍得、中非,西部與尼日利亞交界,北隔乍得湖與尼日爾相望,西南瀕臨幾內亞灣。海岸線長354公里。全境類似三角形,南部寬廣,往北逐漸狹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頂端。南北最長距離約1232公里,東西約72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喀麥隆地形復雜,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和中部為平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成為尼日爾河、剛果河和乍得湖等水系的分水嶺。西南近海處的喀麥隆火山是西非的最高峰,海拔4070米。</p><p class="ql-block"> 喀麥隆有“小非洲”美譽,其自然地理風貌相當豐富,并棲居了超過200個種族與語言族群。</p> <p class="ql-block"> 森林是喀麥隆一項極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全國森林面積大,并且盛產黑檀木、桃花心木等貴重木材。喀麥隆水力資源十分豐富,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p> <p class="ql-block"> 喀麥隆是非洲聯盟的創始國之一,在非洲政治經濟領域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喀麥隆實行單一總統制,權力來自中央。對內主張“民主化和民族融合”,經濟上實行有領導的“自由主義”政策;對外奉行獨立、不結盟和廣泛國際合作政策。</p> <p class="ql-block"> 喀麥隆最早的居民是俾格米人的巴卡部落。說班圖語的族裔最早起源于喀麥隆的高地地區,但在歐洲人入侵前,大部分已經遷走。到1884年為止,國王杜阿拉是喀麥隆當地最具有權力的來自非洲本土的君主。從1868年起喀麥隆成為德國所謂的“保護地”,實質上就德國海外殖民地。1972年喀麥隆通過改革,國家由原來的聯邦制改為聯合一體的共和制。</p> <p class="ql-block"><b>杜阿拉</b></p><p class="ql-block"> 杜阿拉是喀麥隆最大的城市,喀麥隆利托拉省的省會,由于工商業發達,被譽為“經濟首都”,也是喀麥隆的“金融之都”,手握國家的出口命脈,是喀麥隆全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及交通樞紐,主要工業和出口有石油、可可和咖啡。</p> <p class="ql-block"> 杜阿拉是喀麥隆最大的港口,港口位于西南沿海平原,距大西洋25公里。寬闊的武里河和大西洋相連,形成一個天然良港,是杜阿拉非常重要的城市建設。</p> <p class="ql-block"> 杜阿拉的人均消費水平是非洲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全球排第27位,名列臺北和洛杉磯之前。杜阿拉也逐漸成為在喀麥隆中國人最集中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大約2000名中國商人在杜阿拉從事鞋帽箱包、服裝等批發和零售業務。在杜阿拉市中心不足200米的阿瑪卡伊久大街兩側開設了多家中國商城。</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杜阿拉住了一晚,酒店很大,當天入住時正好有個大型的派對,人很多,夜色降臨后酒店泳池挺漂亮。</p> <p class="ql-block"> 地導告訴我們當地有點亂,早上我們大巴黑人司機被人搶了,好在并沒太大損失。所以地導強烈建議我們市內觀光不下車,還是車游。</p><p class="ql-block"> 杜阿拉只停留一個地方,是當地一座并不起眼的老教堂。我們走進里面發現結構格局還是有點與眾不同的地方。高大的穹頂全部是木結構,木穹頂比石頭輕巧得多,維修也便利。教堂正面有雙塔,在杜阿拉也是重要的地標。教堂里還設有教會學校,孩子們郎朗的讀書聲傳到耳邊。</p> <p class="ql-block"> 經過一個中心廣場,發現中間有座挺特殊的人物雕像,是廢鐵所造,據說也是杜阿拉的地標之一,問地導叫什么名,有何特殊含義,得到的答案是不清楚,也是無奈,因為他們來自雅溫得,對杜阿拉了解不多。</p> <p class="ql-block"> 然后,大巴車直接開出鬧市區上公路,直奔海邊的布埃亞,這個地名是在谷歌地圖上看到的。路程不近,一路走來有“四多”,一是攔路的軍警多;二是橡膠林多;三是香蕉林多;四是棕櫚多。</p> <p class="ql-block"><b>喀麥隆火山--</b></p><p class="ql-block"> 喀麥隆火山是非洲西部復式活火山,位于喀麥隆西南部幾內亞灣沿岸,由幾內亞灣向內陸延伸23公里,海拔4,070米,為撒哈拉以南西非和中非的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布埃亞市在山的東南坡,維多利亞港在山的南麓,當地稱其為“偉大的山”。地導帶我們去觀火山,在火山腳邊轉轉,看見一些黑黑的支離破碎的火山巖,主峰沒有看見,我們繼續往上爬了一段路,結果還是失望而歸,只看到一片比較特別的棕櫚林,據說是火山爆發僥幸幸免的。地導說想看到主峰還要走好遠,而且由于山頂終年云霧彌漫,人們極難看到它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b>布埃亞黑沙灘</b></p><p class="ql-block"> 順著已凝固的火山熔巖的流向,很快就來到了大西洋畔。這里有喀麥隆著名的旅游度假勝地林貝,我們來到它附近的布埃亞,它面臨大西洋的幾內亞灣,背靠喀麥隆火山。海岸曲折,景色優美,但最奇特的還是這里的黑沙灘。 世人只見過白沙灘和黃沙灘,恐怕很少有人聽說過黑沙灘,但這里海濱的沙灘確實是黑的,原因就是火山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喀麥隆火山腰間噴出的熔巖和火山灰,大量地朝著大海方向流動,熔巖流向了大海深處,而火山灰與海灘上的泥沙糅合在了一起。由于海水和風力長年累月的作用,熔巖與泥沙合二而一,變成了這個巧克力色的黑沙灘。</p><p class="ql-block"> 我們入住的酒店就靠大西洋,沙灘就是黑沙灘,這片黑沙灘又細又軟,可以同世界上最好的沙灘媲美。</p> <p class="ql-block"> 由于入住在海邊,我們早中晚都能在海灘漫步。沙灘在海水的沖刷下平整如新出爐的巧克力蛋糕,偶爾能看到一串串深淺不一的大腳印和七歪八斜的小腳??;日落到海邊恰逢漲潮,浪較高,缺憾是太陽不太給力,光不強,很快海水中就沒了光影;早上太陽躲在云里,偶爾露一下臉與海灘相融,溫暖柔和。</p> <p class="ql-block"> 從布埃亞出發去克里比,經過許多擁擠的小鎮。喀麥隆真的比較落后,沿途沒多少公共設施,有廁所的加油站都不常見。</p><p class="ql-block"> 克里比在喀麥隆西南部港口。瀕幾內亞灣。克里比是個優美的城市,進城就能見到一灣潔凈的沙灘鑲嵌在蔚藍的大西洋邊上,你可以看到未加雕琢的海灘,原始森林和各種風景。</p><p class="ql-block"> 海灘上鳥類很多,白鷺,海鷗到處可見,或漫步覓食,或飛翔求偶,自得其樂。我們來到海邊漫步,蜿蜒曲折的沿海公路旁是一排排高大的椰子樹,它們整齊劃一地傾向大海,與海濱的沙灘、白浪和獨木舟構成了一幅風光旖旎的畫面,被稱為“喀麥隆的藍色海岸”的稱譽。</p> <p class="ql-block">“俾格米”矮人國</p><p class="ql-block"> 克里比有個傳統項目,就是乘獨木舟探訪“俾格米”矮人國了,“俾格米”意思是“矮黑人”。在遠古和上古時代,這個人種的居民曾經占據了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這些卑格米人說著自己的語言,游客只能通過導游與他們交談。他們主要是以狩獵和捕魚為生,但也種木薯。他們一般是不使用貨幣的,與其他部落的貿易來往還是物物交換,這證明他們的生活習慣還停留在原始階段。</p><p class="ql-block"> 我們乘坐專門的小木船前往村落,還走較長一段水路,沿途綠樹成蔭,有高大的喬木,還有成片的紅樹林,小風徐徐,倒影婆娑,愜意靜謐的原生態,讓人煩躁的心情能瞬間靜下來,與這環境同呼吸,共存在。</p> <p class="ql-block"> 來到“矮人國”,據介紹卑格米人典型特征是膚色棕褐,頭發卷曲,體毛較多但胡須不發達,鼻子較高,身材矮小,下肢較短,這些矮人一般身高只有1米4左右,體重也不過四五十公斤。但我所見的卑格米人似乎沒說的那么矮,好像與正常人沒多大差異。</p><p class="ql-block"> 他們的住所沒幾個住人的棚子,連個村都算不上,哪來什么“國”呀,也許這不是真正的卑格米人村落,而是一個供游客參觀的景點。我們一上岸,就看到一些男男女女的卑格米人載歌載舞在歡迎大家,敲著長鼓,唱著他們的“迎賓曲”。</p> <p class="ql-block"> 看一會表演就到處轉轉,所謂的居舍房屋也就是那幾根樹枝直起來的簡易棚子,再拿茅草做個遮雨的頂蓋,沒有墻壁,拿些破破爛爛的布遮一下,四面透風,家徒四壁,進去看看啥家具也沒有。做飯就是將鍋支起來,在棚子外的空地上直接點火燒燎,這種生活方式堪稱原始生活無疑。</p><p class="ql-block"> 他們穿的衣服就在棚子里外一搭,破破爛爛一堆,孩子基本光著上身,有的小孩干脆光腚。難怪地導來時帶了兩紙箱的東西來送給他們,確實看著有點難過,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質量與現代人差距甚大。</p> <p class="ql-block"> 導游告訴我們,政府希望他們離開叢林,住到離大路近一點的地方,以便向他們供應生活必需品。但他們似乎還沒有決定離開故土,并不想改變祖先留下的生活習慣。</p> <p class="ql-block"> 卑格米人看起來個個長得非常結實,與身高相比他們的手顯得特別長,這也許是長期攀援狩獵生活的遺傳結果。一位男子專門攀爬到高高的樹上,為我們表演摘果子,身手確實了得,若不經意間看到,你會有靈長類動物在樹上的錯覺。</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孩子不少,真是越窮越生。但眼前的一切告訴我們,他們一定沒有好好地受到教育,因為他們連起碼的溫飽都保證不了。聯想他們的醫療狀況肯定也是極差,有個病痛根本沒有醫療保障,所以普遍壽命很短。</p> <p class="ql-block"> 回去時還是坐黑人劃的小木船,河邊竟然看到幾位中國人在釣魚,他們是在這里做工程項目工作,閑暇之余來垂釣休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隆林|
台湾省|
东乌|
滁州市|
筠连县|
桂林市|
托克托县|
大兴区|
钟祥市|
若羌县|
通化县|
普宁市|
赞皇县|
邵阳县|
陇南市|
沈阳市|
新丰县|
黎城县|
东山县|
罗平县|
临城县|
磴口县|
青田县|
宝丰县|
彭泽县|
茌平县|
衡山县|
沅陵县|
大新县|
中牟县|
嵊州市|
宜丰县|
信阳市|
温州市|
望奎县|
凤台县|
满城县|
呈贡县|
大理市|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