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汪世鑫校長逝世三十周年紀念日。我們在濟南市某酒店會議廳舉行了莊重而深情的汪世鑫校長追思會,眾多親友、教育界、臺屬界同仁齊聚一堂,共同緬懷這位為教育事業和兩岸和平統一大業作出卓越貢獻的杰出女性。追思會以肅穆的默哀開場,全場人員懷著沉痛的心情,追憶汪世鑫校長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汪校長出生于書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949 年解放前投身革命工作,195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尤其在三和街小學(今山東省實驗小學)任職長達 25 年,是該校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為學校的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升傾盡全力。</p><p class="ql-block"> 汪世鑫校長不僅在教育領域成就斐然,更在對臺工作中展現出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她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兩岸和平統一事業,盡管在文革期間因海外關系遭受沖擊,但她始終堅守對臺工作的熱情,默默耕耘,無怨無悔。她的對臺宣傳工作力度之大,得到了市委宣傳部及對臺工作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也因此成為全省全市對臺工作宣傳的優秀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在追思會的講話環節,汪校長的子女們深情回憶了母親的點點滴滴。長女劉瑩、次子劉壯、幼子劉棟等家庭成員相繼發言,他們講述了母親在對臺工作中的感人事跡,以及對家人的深遠影響。劉棟在發言中提到,自己連續二屆擔任濟南市臺屬聯誼會副會長,并在之后擔任兩屆會長,現在擔任了山東省臺屬聯誼會會長,這些榮譽和責任都是母親對臺工作精神的傳承,他將繼 續為兩岸交流事業不懈努力。追思會接近尾聲時,全場人員共同三鞠躬,向汪世鑫校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緬懷。</p><p class="ql-block"> 此次追思會不僅是一次對汪世鑫校長個人的紀念,更是對兩岸和平統一大業的一次精神凝聚,她的事跡將激勵著更多人投身于這一偉大事業中,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劉卓供稿)</p> <p class="ql-block">優秀校長汪世鑫(1928~1995)</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汪世鑫校長:教育與對臺工作的燃燈者</span></p><p class="ql-block"> 在歲月的長河中,有這樣一顆星,她以教育為舟,以對臺工作為槳,默默耕耘,照亮了兩岸交流的航道。她就是汪世鑫校長,一位將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和兩岸和平統一大業的老臺屬。在紀念汪校長逝世30周年之際,我們懷著敬仰與懷念之情,回顧她不平凡的一生,尤其是她在對臺工作中的卓越貢獻。</p><p class="ql-block"> 1928年8月,汪世鑫出生于安徽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她深受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養成了對知識的熱愛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1949年,解放前的中國正處于動蕩之中,汪世鑫毅然投身革命工作,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啟了她為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1954年,汪世鑫調任濟南三和街小學(今山東省實驗小學)校長,開啟了她長達25年的教育生涯。在她的領導下,三和街小學從一所普通學校逐步發展成為山東省教育界的佼佼者。她以創新的教育理念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推動了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她常說:“教育是塑造靈魂的事業,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希望。”這句話不僅是她教育理念的體現,更是她一生踐行的承諾。</p><p class="ql-block"> 然而,汪世鑫校長的貢獻遠不止于教育領域。1965年起,她開始參與對臺宣傳工作,成為早期投身兩岸交流的先行者之一。在那個兩岸關系緊張的年代,她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精神,積極投身于對臺宣傳和交流工作。她深知,兩岸的統一不僅是政治上的需要,更是民族情感的歸宿。因此,她不遺余力地通過各種方式,向臺灣同胞傳遞和平統一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汪世鑫校長的對臺工作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她的積極宣傳,她的哥哥在臺灣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國民黨當局降職處分,以至對家庭產生了誤會和怨懟。然而,她以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大局意識,耐心地與家人溝通,最終化解了矛盾。她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多次被評為全市、全省對臺工作宣傳的優秀工作者。她的事跡,成為兩岸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p><p class="ql-block"> 在汪世鑫校長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子女們也深受影響。她的幼子劉棟繼承了母親的遺志,積極投身于兩岸交流工作。劉棟連續兩屆擔任濟南市臺屬聯誼會副會長,并在之后擔任兩屆會長,現任山東省臺屬聯誼會會長和山東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他以實際行動傳承了母親的精神,為兩岸的交流與合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汪世鑫校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是充滿大愛與擔當的一生。她以教育為舟,載著無數學生駛向知識的海洋;她以對臺工作為槳,推動兩岸關系破浪前行。她的精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在紀念汪世鑫校長逝世30周年之際,我們緬懷她的功績,傳承她的精神。她用一生詮釋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的真諦。只要我們心中永存她的教誨,傳承她的精神,她便始終與我們同在。愿她的精神長存于我們心中,愿她的愛與智慧化作我們前行的力量。讓我們帶著這份力量,繼續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和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汪世鑫校長幼孫劉卓 山東教育出版法務部副主任、濟南市市中區臺屬聯誼會副會長。</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汪世鑫校長逝世三十周年的紀念日,我們懷著尊敬而肅穆的心情,相聚在這里,共同緬懷我敬愛的奶奶汪世鑫校長、爺爺劉堃先生以及我的大爺劉巍(威)。作為汪校長的孫子,我深感榮幸能夠站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他們三位的生平事跡和對我們的深遠影響。</p> <p class="ql-block">汪世鑫校長的丈夫劉堃(1926~2000)</p> <p class="ql-block">汪世鑫校長長子劉巍(1954~2024)</p> <p class="ql-block">母親汪世鑫與兄妹五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劉堃汪世鑫夫婦祖孫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領導與嘉賓講話</p><p class="ql-block">1、山東省實驗小學校長劉愛華發言</p> <p class="ql-block">2、濟南市三和街老校友代表陳忠發言</p> <p class="ql-block">二、汪世鑫校長的親屬發言</p><p class="ql-block">1、汪世鑫校長的二妹汪世芳發言</p> <p class="ql-block">2、汪校長次子劉壯發言</p> <p class="ql-block">3、汪校長長孫劉弢發言 山東省計交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p> <p class="ql-block">4、汪校長幼子劉棟發言 山東省臺屬聯誼會會長、濟南市臺屬聯誼會會長、山東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p> <p class="ql-block">五、汪世鑫校長的親屬、嘉賓手捧鮮花向汪校長的遺像叩拜、鞠躬、獻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二妹汪芳站在大姐汪世鑫遺像前叩拜、鞠躬、獻花。</p> <p class="ql-block">六、全體人員肅立,面向汪世鑫校長的遺像,深深三鞠躬,以表敬意和緬懷之情。</p> <p class="ql-block">七、汪校長親屬答謝領導、嘉賓。</p> <p class="ql-block">八、汪世鑫校長的親屬、嘉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親屬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幼子劉棟與幼孫劉卓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的幼子劉棟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親屬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幼子劉棟(中)與兩位老戰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的幼子劉棟(左)與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的長媳(左二)與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的長媳(右)與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汪校長的長媳(左)與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秦玉海(右)與單位老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秦玉海(右)與二中老校友陳忠合影</p> <p class="ql-block">九、追思會花絮</p> <p class="ql-block">視頻/錄制:秦玉海</p> <p class="ql-block">攝影/美篇/編輯:</p><p class="ql-block">張光華(開心一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沂源县|
海口市|
海南省|
金阳县|
双流县|
交口县|
盈江县|
岳普湖县|
乃东县|
营口市|
渑池县|
汉中市|
蒙城县|
宜昌市|
永胜县|
祁连县|
二手房|
彩票|
金山区|
固镇县|
延边|
康平县|
怀宁县|
婺源县|
乐陵市|
琼海市|
平顶山市|
增城市|
江油市|
绵阳市|
吉首市|
安化县|
临湘市|
恩平市|
三门县|
桦南县|
正蓝旗|
丰宁|
北川|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