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幾年來,我們無錫機械制造學校內七三一班不經意間形成了一個習慣。一年春秋兩季集體出來走走,聚會兼旅游,敘舊兼交流,釋放兼消愁,也算是增進友誼,增添快樂的一種方式。今年春游目的地為廣東潮汕,參加人員為十九人,其中同學12人,同學配偶3人,同學親友4人。同學章冰早早報名并買好往返機票,不料臨行前老家有特殊情況,只能抱憾缺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汕是啥地方,還需作點說明。潮汕由汕頭、潮州、揭陽這三個地級市構成。三市互不隸屬,但潮汕方言、功夫茶、潮劇、潮商文化、民族認同感等高度一致。機場,鐵路、城市交通都相融。三個城市各有特點:汕頭為經濟特區,潮州為歷史文化名城,揭陽為新興工業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二十日,我們在汕頭田園亞輕酒店集結。有先聚南京,再結伴乘飛機來的,有從鹽城乘飛機來的,也有從上海乘高鐵來的。下午集結完畢,晚間聚首宴,宴畢回賓館養精蓄銳,準備次日開啟游程。</p> <p class="ql-block">三月二十一日,首先乘大巴來到汕頭菩提寺。這是由一居士捐資,于1993年開始修建,經過多年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目前已成為潮汕佛教藝術展示窗口,十萬信眾的朝禮之地。我們一行人多有旅游愛好者,見過的名剎古寺多了,對這種缺乏古韻的新建寺廟似乎興趣不濃。大家下車走馬觀花之后,便乘車去下一個景點––––小公園。</p> <p class="ql-block">小公園不是公園,也不是我們常見的古鎮,它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標和文化標志。它保留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汕頭街區原貌,是我國建筑面積最大的騎樓建筑群。它是早年下南洋的華僑返鄉投資建設的。小公園以中山紀念亭為發端,由一道道騎樓呈環形放射狀,形成城市街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漫步在小公園的街區,兩邊的騎樓建筑洋溢著南洋風情,兩邊的商店、餐飲店散發著人間煙火氣,商店里的各種特產琳瑯滿目,餐飲店里食客如云,街道上人流如織,可謂是滿眼繁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逛街畢去茶樓用餐,我們是第一次來這里,對這里的飲食風味很陌生。吃了之后感覺非常好,海鮮鮮而不腥,菜肴色味具佳,總體清淡可口。餐畢乘車去汕頭華僑博物館,我們在博物館紅頭船旁合影,然后參觀三個展區。觀畢乘車去下一景點–––礐石景區。</p> <p class="ql-block">礐石景區與老汕頭城區隔海相望,處于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匯合出海處。我們乘攬車至山上次高處,再登上山頂,極目遠眺。礐石大橋橫跨榕江入海水道,城區高樓沿海林立,山下碼頭吊機與城區高樓隔海相望,風景美麗壯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畢,下山乘車去廣場輪渡。輪渡往返于礐石風景區與汕頭人民廣場,單程輪渡費一元,價格親民。我們乘上輪渡,欣賞內海灣的自然風光,飽覽兩岸景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輪渡再乘車去石炮臺公園。石炮臺公園始建于同治十三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石炮臺呈環型城堡式建筑,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城防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總體感覺汕頭除了小公園值得一游外,其它景點并無多少特色,也可能因為我們年老,到下午精力不濟、游興銳減,不能領略其中的勝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畢,乘車去美食街。美食街燈火輝煌,炊煙裊裊,人行道成了露天食場,小吃店一家挨著一家,食客熙熙攘攘。為了讓大家品嘗自己喜歡的美食,晚餐各自為政。餐畢返回駐地,第一天游程收官。</p> <p class="ql-block">礐石景區索道</p> <p class="ql-block">遠眺汕頭老城</p> <p class="ql-block">俯視石炮臺</p> <p class="ql-block">美食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3月22日上午,我們乘大巴往南澳島。南澳島是中國東南沿海通商的必經泊點和中轉站,也是大陸對臺和海上貿易的主要通道。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鄭和下西洋曾五次途經南澳。大巴走上跨海大橋時,近看海水碧波蕩漾,遠看海天一色,前看大橋婉蜒向前。這自然之美,橋之壯觀,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達島嶼后便看到一座紅色的燈塔,它叫做孤獨燈塔。它靜靜地矗立在長山尾碼頭,守護著每個夜航的靈魂。我們在這里下車留影打卡。</p> <p class="ql-block">打卡畢,上車繼續前行,往總兵府。南澳總兵府建于明萬歷四年(1576年),到清朝滅亡,總兵府存續336年,歷任總兵付總兵近二百人,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此任總兵時威望最高。</p> <p class="ql-block">離開總兵府,我們就近用餐,餐后前往北回歸線。北回歸線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也是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我們來到北回歸線廣場,標志塔“自然之門”矗立在海邊蔚為壯觀。游客們從不同的角度與標志塔合影留念,我們亦然。打卡畢乘車去海景景觀酒店入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3日晨,我們去酒店附近的海灘看海上日出,早餐畢乘車前往潮州。南澳島雖小,但對我們這些很少看到海景的人來說,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海邊的景觀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海邊的日出</p> <p class="ql-block">3月23日我們先來到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是清末華僑中的實業家、金融家。他在汕頭澄海區所建的住宅即故居,他的故居很大,占地2·54萬平方米,廳房506間,被稱為“嶺南第一僑宅”和“潮州小故宮”。我以為是可去可不去的景點,陳慈黌似乎除了很富而且超過三代,以及在這里建了偌大的宅第外,其余并無稱道。這里的宅第雖大,建筑并無特色,而且感觀上灰朦朦多有斑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畢,我們乘車前往最期盼的景點–––潮州廣濟橋。</p> <p class="ql-block">據介紹: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名橋(另三橋為趙州橋、盧溝橋、洛陽橋)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廣濟橋位于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接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淅的交通要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清雍正年間、1958年均作過修繕。2003年,以宋明兩代風格為依據,功能定為觀光旅游步行橋,進行了全面修復。2007年竣工,呈今天的模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漫步過橋,但見:橋上座座亭臺樓閣形態各異,雕梁畫棟盡顯古建筑之美。亭上的匾額,柱上的楹聯,令人目不暇接。橋上亭臺樓閣、雕梁畫棟、匾額楹聯、熙熙攘攘的游客、江面上的煙波漣漪構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我們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盡情地享受著視覺盛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過廣濟橋,我們進入潮州古城游覽。這里街道的繁華,眾多的美食近于小公園,不再贅述。我們在此用餐后去下一景點–––開元寺。</p> <p class="ql-block">廣濟橋中的浮橋</p> <p class="ql-block">廣濟橋對岸的潮州古城樓</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古街</p> <p class="ql-block">潮州開元寺建于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歷史可謂悠久。該寺是粵東第一古剎,是嶺南佛學院所在地,也是全國現存的四大開元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畢,乘車去潮州陶瓷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據介紹:潮州被譽為“中國瓷都”,其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有近6000年陶冶歷史。參觀潮州陶瓷博物館,可以領略到潮州陶瓷精湛工藝和獨特的藝術魅力。</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陳列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陳列品</p> <p class="ql-block">陶瓷博物館參觀畢,潮汕游程結束。明天將有四位乘機返家,另十五位將開啟漳州、泉州、福州順道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潮州住下后稍事休整,去附近的一家飯店舉行了話別宴。大家喝著美酒,吃著佳肴,說說感受,敘敘友誼,聊聊往事,相約再聚再游,在歡笑中結束潮汕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4日早餐后,順道游的十五位分別約車去火車站,返程的四位在酒店外送行,直到網約車遠去(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3月24日,我們十五人從潮汕站乘火車往福建漳州。到漳州出站后,旅行社中巴已等候在這里,我們上車往懷遠土樓。到目的地正值飯點,用餐后參觀懷遠樓。懷遠樓規模較小,但建筑風格一樣。看過懷遠樓后,我們又去參觀承啓樓,承啓樓規模較懷遠樓大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介紹: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及民國時期。土樓以石為基,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筑,配上竹木作墻骨牽拉,丁字交叉處用木定型錨固。福建土樓或方或園,以園為主。它遵循“天人合一”的東方理念,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筑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美奇特,尺度適當,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了適宜人居的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建土樓有不少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我們參觀的懷遠樓、承啓樓均在其中。土樓參觀畢,我們乘車往泉州。</p> <p class="ql-block">承啓樓內景</p> <p class="ql-block">在泉州入住酒店品嘗泉州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3月25日上午,我們前往南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位于清源山東岳山麓,是南派少林武術的發祥地。該寺建于唐朝,由救唐王的十三棍僧之一智空禪師入閩所建,距今已有千年歷史。該寺曾在清乾隆年間被朝庭焚毀(為鏟除反清復明勢力),其后一直荒廢。1992年,泉州佛教界與相關人士決定在原址上重建。我們現在看到的便是重建的南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前往泉州開元寺。這里的開元寺不但歷史悠久,而且規模宏大。此寺建于唐垂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寺,唐開元26年改為開元寺。由于戰亂此開元寺多次被損毀,又多次被重修。現在看到的建筑為明崇楨年間修建。2021年7月25日,泉州開元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的大雄寶殿,殿內有五尊菩薩。</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有造型一致的東西兩塔。</p> <p class="ql-block">離開開元寺,我們前往泉州非遺博物館。泉州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數量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我們泛泛參觀后,能記得的不多。參觀畢,泉州的游程結束。</p> <p class="ql-block">非遺之一花燈。</p> <p class="ql-block">3月26日早餐后,我們乘車往福州。在福州我們先后參觀了三坊七巷、林覺民、冰心故居、林則徐紀念館、上下杭等多個景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州游畢,全程結束。大家于3月27日乘火車返程。</p> <p class="ql-block">福州上下杭景點</p> <p class="ql-block">愛心樹</p> <p class="ql-block">全程八天七夜,我們同吃同住同游同樂,妥妥的四同。地域上我們途經江蘇、上海、淅江、江西、福建、廣東五省一市。我們觀看了古城、古街、古剎、古橋、古代名人故居,穿越了時空。我們走跨海大橋,乘內海輪渡,住海邊景觀酒店,看海上日出,嘗海鮮佳肴,與海相了親。我們所去的景點屈指不可數,在景點的留影可以回味無窮,在我們的人生足跡中又增添粵閩諸城。總之這趟春游收獲滿滿。感謝組織者!沒有你的組織,或許我們此生不會來此。感謝志愿服務者!沒有你們的辛勞與奉獻,就沒有我們行的便捷,住的舒適,吃的可口,游的精致。也感謝同游的同學朋友們!沒有你們的參予,怎會有那么多的歡聲笑語!怎會有那么多的美照靚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嘉荫县|
宁德市|
青岛市|
皋兰县|
昌江|
缙云县|
仲巴县|
穆棱市|
武平县|
高唐县|
陆良县|
海阳市|
高要市|
革吉县|
绿春县|
吴桥县|
汤原县|
偏关县|
桂阳县|
加查县|
精河县|
临猗县|
磴口县|
榆树市|
灌云县|
上虞市|
无极县|
承德市|
东丽区|
图片|
碌曲县|
宁陕县|
彰化县|
积石山|
伊通|
苗栗县|
龙州县|
扶沟县|
广德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