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明時節雨紛紛,鮮花朵朵祭烈士。3.29日早晨,寧波市慈善總會知青文化義工大隊有50位成員在寧波陽光廣場乘大巴車去余姚陸埠紅色旅游基地出發,有二個活動,首先在上午先到陸埠撞鐘山烈士陵園敬花圈紀念活動后,再去參觀陸埠袁馬村浙東紅色記憶館。祭拜革命先烈,清掃垃圾、擦墓撥草、敬獻花圈、鮮花。參觀紅色記憶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余姚市陸埠鎮烈士陵園包含兩個主要歷史紀念設施,分別是鐘山烈士陵園和撞鐘山紅色主題公園,二者共同構成陸埠鎮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原陸埠鎮文化站章站長、文聯秘書長代表余姚市新四軍研究會向我們聲情并茂地介紹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撞鐘山的前世今生歷史,使知青們上了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撞鐘山,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第二批市級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園內包含紀念碑亭、事跡陳列室、群雕像等設施,反映陸埠地區革命斗爭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主要展陳歷史和紀念設施 :譚啟龍書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朱洪山、諸克烈士胸像及群雕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過“血與火的年代”“血的記憶”等展陳板塊,展示“洋菜廠慘案”等歷史事件,通過漢白玉石雕塑、群雕及掛圖等形式,生動呈現烈士事跡,兼具歷史教育與精神啟迪功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祭奠革命先烈文章由張天俠主持悼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明山革命老區的余姚陸埠鎮撞鐘山烈士陵園,青山環抱,翠柏凝春。吾輩知青,心懷敬仰,相聚陵園,緬懷忠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憶往昔崢嶸歲月,華夏大地,風雨如晦,列強環伺,山河破碎。值此民族危亡之際,先烈們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為家國之獨立、民族之解放,甘灑熱血,義無反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你們,用生命為我們開辟了光明之路;是你們,以熱血鑄就了今日的和平與安寧。今日之中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這盛世,如你們所愿。我們享受著和平安寧的生活,亦深知這一切來之不易,是你們用生命換來的珍貴饋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吾輩知青,即將老去,我們也將傳承你們的遺志,弘揚你們的精神,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關心社會,服務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愿先烈英靈安息,浩氣長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為什么起名叫撞鐘山呢?我曾在一家區志辦上班時查閱過當時的縣志,寧波的名山多,大多按照地形或者神話故事起名,地形說出自清光緒時期的《慈溪縣志》:“兩山對峙、西如鐘,東如杵,俯臨南溪,溪水經此,聲如洪鐘,故名撞鐘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鐘山,全稱撞鐘山,位于陸埠鎮之南,與蘭溪流水相映,海拔五十四米,青山碧水,景色優美秀麗。提起撞鐘山,這里是陸埠集鎮的門戶,曾經是周邊居民出入余姚的必經之路,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這里修建了戰爭工事,盤查過往山民,并對活動在這里的游擊隊進行清剿,制造了許多慘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1996年,由鎮文化站移交人武部,首先有一批離退休的老同志參與和無私的付出,后與寧波市、余姚及鎮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把撞鐘山改造成了紅色主題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烈士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生的偉大死的光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漢白玉群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陸埠鎮革命烈士陵園,里面都埋著革命先烈,知名和不知名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洋菜廠慘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3年初,中共姚虞縣委為了加強根據地的建設與鞏固,決定在姚南地區建立抗日聯鄉自衛隊,把干溪自衛隊與十五岙冬防隊部分隊員合并,建立了陸埠聯鄉自衛隊,由羅永元任隊長,調第一期教導隊畢業的楊義忠任政治指導員,有指戰員20余人。初時,自衛隊駐地陸埠上田屋(現陸埠鎮衛生院舊址)。不久,為便于活動,自衛隊駐地又移至洋菜廠舊址。陸埠聯鄉自衛隊指導員楊義忠系新昌人,他畢業于教導隊,與戰士們同甘共苦,軍事、文化樣樣勝人一籌,深受隊員敬重。隊長羅永元系當地人,時時處處帶頭。陸埠聯鄉自衛隊成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不斷地收集敵偽情報,把敵人的動向及時匯報主力部隊和中共姚虞縣委,使浙東新四軍能及時了解掌握日偽軍在陸埠一帶的動向,爭取主動。他們還鎮壓了橫行陸埠一帶的土匪頭目,維護了地方的安寧。他們也積極開展群眾工作,宣傳抗日形勢和共產黨的抗戰政策,引導群眾投身于抗日戰爭的洪流。短短幾個月,聯鄉自衛隊便在群眾中樹立了威信,密切了軍民關系。自此,陸埠鎮及附近村市商界營業正常,農民生產安定,社會秩序日趨穩定。一支 20多人的自衛隊,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當地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43年4月30日,由于當地偽鄉鎮長告密,駐余姚城內日偽軍便趁浙東新四軍主力部隊不在陸埠地區之機,對陸埠聯鄉自衛隊痛下毒手。當天下午,日偽軍共100余人,由漢奸帶路,偷襲自衛隊駐地洋菜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3年5月18日,這一天,陸埠聯鄉自衛隊被捕的楊義忠等 14位指戰員,把自己的寶貴生命,獻給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戰事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血與火的洗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陸埠革命歷史紀念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展館展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翁大花舍子北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譚啟龍認子情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為我是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會員,秘書長王泰棟曾經建議囑咐我去余姚陸埠參觀四明山媽媽翁大花的雕塑開寫一篇紀念文章,那里獅子山有座雕塑,一位短發婦女抱著襁褓之中的嬰兒,跟鄉親們依依惜別。1945年9月左右,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接到命令,馬上就要北撤。當時,浙東區黨委書記譚啟龍的二兒子譚大凱出生才不到六個月,正由翁大花撫養。而翁大花的兒子裘明星也剛出生不久,她一人撫養兩個孩子。新四軍為了和平大計即將北撤,如果把大凱留下,那么肯定會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毒手,如果帶上他跟著大部隊一起行軍,孩子嗷嗷待哺又無暇顧及。面對這兩難的局面,翁大花站了出來。毅然放下自己的兒子,繼續當譚大凱的奶媽,跟著部隊一起北撤了。后來到了山東的沂蒙山,翁大花還加入了共產黨,可后來病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連去二次裘岙村,聽裘明輝村長介紹描述后很受感動,第三次去裘岙,由東知網網站杭甬知青100多位走進陸埠鎮,連杭州的知青牛行萬里裘老師和夫人馬飛千里翁老師夫婦、高明、紅色年代等都到裘岙村,匯集在雕塑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洋菜廠慘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石筍山村當年是抗戰后方醫院,有個女聯絡員方波當年住在村后大崗山阿志家中,為了掩護女聯絡員,阿志和二個兒子一家三口全部壯烈犧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青松翠柏肅立,英名碑留青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顧在2018年元月,杭州寧波知青走進陸埠鎮裘岙村,在四明山媽媽雕塑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以上照片自拍,其中有一張主題公園牌坊前集體照合影由知青所拍,部分文字解說來源于網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活動第二部分分為文章之二介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溫馨小貼士:乘坐余姚533路,經過23站, 到達陸埠站。</b></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凤阳县|
安顺市|
财经|
涡阳县|
嘉鱼县|
台北市|
象山县|
彩票|
运城市|
洛隆县|
义马市|
穆棱市|
建阳市|
报价|
安阳市|
洱源县|
宁南县|
通江县|
双辽市|
罗田县|
中宁县|
乌海市|
井研县|
武邑县|
光山县|
洛浦县|
敦化市|
德格县|
博乐市|
沅陵县|
广平县|
杭州市|
云梦县|
老河口市|
田阳县|
股票|
图木舒克市|
马山县|
建水县|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