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唐宋八大家(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韓愈(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整理撰稿:顧從林 顧梓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各位同學大家好,“唐宋八大家”又開講啦,上一講我們講了“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第五部分,主要講的是韓愈在文學方面的貢獻之一“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敢說群臣不敢說的話,還列舉了他的部分政論文。今天,我們講的是韓愈的第六部分,主要講韓愈的雜文。</p> <p class="ql-block"> 韓愈不僅政論文寫得好,其他文章寫得也非常出色。《師說》就是韓愈寫的一篇不同流俗的文章。柳宗元在《答韋中立書》中曾經說過:“今之世不聞有師,……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又《報嚴厚與書》說:“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不為人師。”由此可知,在那個時代,不顧流俗,不怕笑侮,抗顏而為師,是要有些勇氣的;能夠寫出《師說》這樣的文章,也是相當大膽的。</p> <p class="ql-block"> 韓愈文章再一個特點是慷慨激昂,憂憤甚廣。從韓愈的全部文章看,凡是論及人才,往往憤激不平,別有洞天。例如《雜說》對于人才不為世用所發的不平之論,《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也是宣傳選拔人才的一篇宏論。所謂“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這正是韓愈對于國家用人的殷切希望。《送董邵南序》更是一篇悲歌慷慨的文章。韓愈自己是屢試不第,所以,對于董邵南的不得志,深同感受,無限嘆惋。其悲歌慷慨,是發自肺腑。韓愈還寫了一篇《進學解》以自喻,其中有自喻,卻又不僅是自喻,主要還是宣揚選拔人才的觀點。</p> <p class="ql-block"> 韓愈文章的另一個特點是自然隨便,如話家常,促膝談心,無拘無束,生動活潑。《與崔群書》、《與孟東野書》、《答崔立之書》、《題李生壁》等等,都屬于這類作品。例如《與崔群書》中,他先說自己對崔群為人的認識,中間抒發了賢者不遇的感嘆,最后,講自己窮困潦倒之狀,是一篇感慨萬千的雜文。崔群是韓愈平生交往之中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他說:“自古賢者少而不肖者多,自省事以來,又見賢者恒不遇,不賢者比肩青紫;賢者恒無以自存,不賢者志滿意得;賢者雖得卑位,則旋死;不賢者或至眉壽。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由崔群之賢,說到賢者不遇,而不賢者反而得勢。</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韓愈》第六部分就講到這里,同學們,我們下次再見!拜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2.2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田县|
石棉县|
龙州县|
天镇县|
双鸭山市|
泰州市|
台湾省|
个旧市|
无锡市|
馆陶县|
南乐县|
伊通|
信阳市|
旅游|
晋江市|
浪卡子县|
合肥市|
分宜县|
大荔县|
迁安市|
福鼎市|
揭东县|
盈江县|
天祝|
兴和县|
濉溪县|
禹城市|
玉溪市|
博乐市|
博客|
手机|
城固县|
新和县|
阿图什市|
湟中县|
迭部县|
通海县|
宁津县|
农安县|
迁安市|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