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頭山行</p><p class="ql-block">铓鑼引徑入云岑,九疊蓮峰隱霧深。</p><p class="ql-block">古茗承露巖苔潤,危崖斜日叩天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滇西南無量山脈的褶皺深處,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的版圖上,九頭山如一道天然屏風橫亙南北。這座由九座主峰聯袂組成的神秘山脈,以海拔2650米的插旗梁子為冠,將云卷云舒收納于胸,把千年風華沉淀成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暮春的午后,我們在聯盟九頭山茶葉初制所用過午餐,由聯盟村田房組向導魏正乾領路,驅車到達山神廟丫口。繞過山神廟蜿蜒的山路開始步行,兩側古木參天,蕨類植物在暮春的暖陽中舒展葉片。行至馬鹿塘梁子回望,三棵樁三座險峰如青銅劍戟直指蒼穹,青灰色山體在山嵐下泛著冷冽的光澤。魏正乾介紹,這三座山峰因形似古代兵器,與山神廟一同被賦予鎮守神山的神圣使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進入大黑箐林區,松脂與腐葉的氣息撲面而來。步道在密林中若隱若現,藤蔓交織成天然拱門。途經取石铓丫口時,路旁巨石上直徑約一米的螺旋狀凹陷引人駐足——傳說南詔國時期,三位仙人在此撫琴奏曲,樂聲引得百鳥朝鳳,留下的石笀印記成為后人探尋仙蹤的坐標。魏正乾說,古城鎮南京村石叫雞石巖上的禽類圖案,就是這個傳說的最好佐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半小時后抵達地損塘,這片高山濕地如碧玉鑲嵌在群峰之間。天然水塘滋養著滑竹林與野生古茶,倒映著云影天光。魏正乾回憶童年隨外公采藥的情景:“那時到大山找跌打藥,魚子蘭、白花矮陀陀,現在樹木郁閉成林,藥材反而難尋了。”一路上,他不時給我們介紹黑風丹、刺五加、天冬、黃蓮、龍膽草,白花蛇舌草等草藥,言語間既有對往昔的懷念,更有對生態恢復的欣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行至杉松樹梁子頭,對面大石門、拖滑竹梁子等主峰在山嵐中若隱若現,宛如水墨畫卷。插旗梁子如銀甲將軍鎮守天際,頂峰古杉在風中颯颯作響,似在訴說歷史滄桑。此時已徒步兩小時,雖距主峰尚有半程,卻意外收獲“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正乾介紹,沿杉松坡下行便是鍋底塘。這個形似鍋底的高山盆地,是三條水系的發源地:玻烈河向北奔赴恩樂江,蠻糯河東南匯入李仙江,幫坑河則向西滋養著按板井。站在分水嶺上,能清晰看到不同流域的植被差異,生物多樣性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九頭山之美,不止于險峰,更在于其完好生態的蓬勃生機。思茅松與冷杉于原始森林中筑就綠色屏障,野生古茶樹群隱于其中。麂子、松鼠、白鷴等生靈不時躍過步道,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機的生態畫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九頭山已成為徒步愛好者的樂園。夜晚在海拔2300米的營地仰望星空,銀河仿佛觸手可及,山風掠過松林的濤聲,與遠處溪流的叮咚聲交織成自然交響曲。這座隱匿在滇南的秘境,正以獨特的地質奇觀、豐富的生物資源和深厚的人文積淀,吸引著越來越多探索者的腳步。當城市喧囂漸成背景,九頭山的每一塊巖石、每一株古樹,都在訴說著大地的詩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汉阴县|
沙河市|
鄂托克旗|
乐安县|
扎鲁特旗|
称多县|
东明县|
沽源县|
增城市|
犍为县|
沈阳市|
贵港市|
乐至县|
西充县|
大足县|
龙海市|
民县|
乐亭县|
京山县|
南澳县|
汉中市|
沙雅县|
三都|
东丰县|
苗栗县|
沾益县|
宜城市|
郁南县|
佛坪县|
剑阁县|
义马市|
河间市|
宣城市|
石台县|
武山县|
灵丘县|
基隆市|
台中县|
德保县|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