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靈隱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寺院,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靈隱寺歷經南北朝、隋唐的發展,至五代吳越國(10世紀)達到鼎盛,明清時期多次重修,現存建筑多為清末重建。</p><p class="ql-block"> 靈隱寺中軸線主要建筑為五進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藏經樓和華嚴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靈隱寺山門</p> <p class="ql-block">飛來峰</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靈隱寺山門內第一重殿,殿門正門上掛有“云林禪寺”“靈鷲飛來”兩塊巨匾。殿內正中供奉著彌勒菩薩,兩旁是四大金剛,彌勒菩薩像背后是韋馱菩薩。</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正面)</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背面)</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是靈隱寺的核心建筑,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是以唐代禪宗佛像為藍本,用二十四塊樟木雕刻鑲接而成,高24.8米,妙相莊嚴,氣韻生動。</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石 塔:兩座石塔在大雄寶殿前東西兩側,相距42米,為八面九層仿木樓閣式實兩座石塔:塔基為盤石與須彌座,上刻“九山八海”。須彌座之上雕仰蓮,束腰八面滿刻《大佛頂陀羅尼經》。再上每層均由平座塔身和塔檐三部分組成,完全依照木塔形制分段雕鑿砌筑,并逐層收分。塔剎部分已殘毀,兩塔現存均為11.4米高</p> <p class="ql-block">石塔介紹</p> <p class="ql-block">【藥師殿】是靈隱寺的第三重殿,單層重檐歇山頂,正門上方有趙樸初先生所題的“藥師殿”三字。殿中供奉藥師佛像及日天、月天,蓮臺座上結跏跌坐的是藥師佛,左邊站著的是日光菩薩,右邊站立的是月光菩薩,他們合稱為“東方三圣”。</p> <p class="ql-block">藥師殿(遠景)</p> <p class="ql-block">藥師殿(近景)</p> <p class="ql-block">在藥師殿外,有一棵樹齡達500年的樟樹。</p> <p class="ql-block">樟樹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藏經樓(下沒法堂)】藏經樓主要用于存放佛教經典,法堂則是寺院中用于講經說法的場所,許多大型的經法都在此舉行。</p> <p class="ql-block">藏經樓(遠景)</p> <p class="ql-block">碑上刻寫的是《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主要闡述了空性和般若智慧,在佛教修行和文化傳承中占據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巨幅雕刻:其內容不詳,但一定是佛教中的經典故事吧!</p> <p class="ql-block">藏經樓(近景)</p> <p class="ql-block">【華嚴殿】是靈隱寺的最后一重殿,殿內供奉有3尊莊嚴雄偉的佛像,中間手結毗盧印的是毗盧遮那佛、右邊手持蓮花的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右邊手持如意的是大行普賢菩薩,這3尊佛像僅用一根珍貴巨大的楠木雕刻而成,整組佛像高達13米,又稱為“華嚴三圣”。</p> <p class="ql-block">華嚴殿(遠景)</p> <p class="ql-block">華嚴殿(近景)</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6日,同好友老徐、老陳三人同游靈隱寺,并收集資料,制作成美篇留存紀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清丰县|
邢台市|
巴林右旗|
云南省|
广安市|
睢宁县|
公主岭市|
科技|
三门峡市|
安泽县|
仪陇县|
商都县|
临颍县|
视频|
麻城市|
盐池县|
龙门县|
宁陕县|
馆陶县|
蛟河市|
济宁市|
宜宾县|
乐山市|
陕西省|
乌鲁木齐县|
龙口市|
柘城县|
汉寿县|
靖西县|
内江市|
宜昌市|
怀集县|
西林县|
江油市|
百色市|
荥阳市|
登封市|
淳安县|
营口市|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