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浩里老街以陡峭的梯坎出名,這是重慶保留的歷史風貌舊街區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街緊靠東水門長江大橋的一個斜坡上的街區,下浩老街曾經是到長江邊上龍門浩碼頭的必經之路,也是人口稠密街區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很重慶“,墻上的四個大字說明了重慶的地勢地貌,其特征就是上坡下坎的陡峭梯坎,市民出門就是上坡下坎爬梯坎。</p> <p class="ql-block">據史料稱,這一地區在清乾隆時期就已經形成街市,這條街連接長江。</p> <p class="ql-block">下浩里出名是有一座巴渝名剎覺林禪寺,其報恩塔站在長江邊就能看到,現寺廟未對外開放,只能在山門前咔嚓一張。</p> <p class="ql-block">陡峭的石梯檔不住游客來探險。</p> <p class="ql-block">走累的游客在黃桷樹下小憩。</p> <p class="ql-block">走在狹窄的石梯上,仿佛能聽到走街串巷的小販吆喝聲:"老面饅頭來啰"。"白糖糕,又甜又糯"。"有么彈棉花被"?"剃頭咧"。……。</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小小的平臺上,看長江對岸朝天門的來福士商業大廈,記得五、六年前途經重慶,來福士商業大廈還在修建,只能遠遠的看一眼。</p> <p class="ql-block">下浩里老街被南岸區政府列為舊區改造項目,現在所見的梯坎已是改造之后拓寬的石梯。</p> <p class="ql-block">為改造這一片老街巷,原住民已遷入它處,騰出空房重新打造,所有的民宅都以整舊如舊原則進行改造。并引入小微鋪頭來填充老街的商業氣息。</p> <p class="ql-block">改建后的下浩里老街巷,仍保持著百多年前的風格,對快速發展的重慶直轄市來說,這樣的歷史風貌街本身就是文旅發展的一條路徑,現下浩里已成為網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適應時代潮流的咖啡館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見到不少來拍短視頻的自媒體。</p> <p class="ql-block">下浩里歷史街區的主道,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主道都有石梯通往。</p> <p class="ql-block">向上的狹窄石梯。</p> <p class="ql-block">向下的石梯。</p> <p class="ql-block">龍門浩牌坊。</p> <p class="ql-block">幾乎所有的鋪頭都是年輕人在經營。</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石壁上還有菩薩,虔誠的佛徒在拜佛,祈愿菩薩保佑。</p> <p class="ql-block">網紅水東門大橋穿越了老街巷。</p> <p class="ql-block">到處可見的重慶市市樹黃桷樹,據說黃桷樹象征著山城人民質樸,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重慶開埠遺址公園,重慶開埠于1890年,這一年,中英簽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重慶開放設為商埠,各國在重慶設立領事館、商社、設立租界。因此重慶開埠至今已有135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這是100多年前英國鬼佬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想逛完下浩里老街沒有一天時間逛不完,我逛了三分之一覺的累得不行,如今早已沒體力去上坡下坎了…。</p> <p class="ql-block">網紅東水門長江大橋,非常壯觀,是重慶人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坐著軌道交通來到李子壩,這又是一處網紅打卡地,記得多年前我出差到重慶,坐軌道交通2號線到李子壩站下車,覺的很新奇,輕軌穿入民宅,難道不影響居民生活嗎?那時候這里還不是網紅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今已成為旅行社的一個熱門景點了,無數游客在導游的帶領下蜂擁而至,而真正坐車卻沒多少人。</p> <p class="ql-block">我也再來湊個熱鬧。</p> <p class="ql-block">輕軌穿樓即景。</p> <p class="ql-block">較場口十八梯,在明朝的時候因為有一口古井便有了百姓居住歷史。</p><p class="ql-block">十八梯是重慶上半城連接著下半成的居民住宅區,是重慶母城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街區,融合了山城建筑特色,市井文化,抗戰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面臨著舊區改造,我記得2017年春節來到重慶,十八梯已經封閉了,經過幾年的大動作,十八梯作為歷史風貌街區重新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同樣是梯坎作為道路通行的唯一方式。</p><p class="ql-block">早在80年代,我到重慶出差,曾多次穿梭在十八梯街區的各條巷道,我喜歡這種原生態的市井現象,從上半城走到下半城的長江邊上。</p> <p class="ql-block">變化的時代總有不變的風景,這座2000多年的古城,留下歷史遺跡是為了更好的傳承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銅人士兵。</p> <p class="ql-block">1937年6月5日,日本人的飛機對重慶進行大轟炸,在這個防空洞里前后被日機轟炸,死傷市民4萬,1987年重慶市政府在此設立大轟炸慘案遺址紀念。</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中間的平壩上有一口古井,幾百年來,當地的百姓靠這口古井生活飲用、洗漿淘米,自從用上自來水,古井逐漸干涸,如今古井又煥發了生機。</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自開放以來,游人絡繹不絕,它與下浩里老街一樣成了旅行社一個固定項目。</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舊居成了歷史風貌區,讓曾經住在這里的老居民有了一股"鄉愁"之感覺,再來此事,必有一番感慨。</p> <p class="ql-block">梯坎、川東民居建筑風格是山城的主要風格,一到夜間,這些歷史風貌區的星星點點燈光與現代化群樓的燈光秀,相映成趣,點綴著美麗山城的夜色。</p> <p class="ql-block">梯坎是山城的道路,是市民每天出行的必經之路。</p> <p class="ql-block">上坡下坎對重慶市民來說習以為常,而對生活在平原地帶的游客卻要化費體力與腳力,這就是不同城市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在重慶,城市的梯坎比國內任何一座城市都要多,所以稱為"梯坎世界"一點也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重慶被稱為"山水城市,美麗霧都",這樣一座山城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抗戰文化,美食之城。</p><p class="ql-block">重慶,它的地形地貌的特征在今天已被外界稱為8D魔幻之都,也是國內熱門的旅游城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长武县|
海兴县|
临夏县|
马尔康县|
遂昌县|
张掖市|
比如县|
扬州市|
开阳县|
宜川县|
农安县|
吕梁市|
滁州市|
平远县|
都兰县|
通化市|
林甸县|
乐昌市|
高雄市|
临潭县|
芷江|
特克斯县|
铁力市|
如东县|
西盟|
西吉县|
昌乐县|
武陟县|
儋州市|
米脂县|
施甸县|
赫章县|
色达县|
中山市|
儋州市|
上栗县|
南京市|
黄浦区|
大宁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