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地處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為武漢市地標建筑;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歷代屢加重修,現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詩人崔顥登樓所題《黃鶴樓》一詩而名揚四海。自古有“天下絕景”之美譽,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為“武漢三大名勝”,與湖南岳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武漢十大景”之首、“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天下江山第一樓"。</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主樓為四邊套八邊形體、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飛檐五層,攢尖樓頂,頂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圓柱支撐,樓上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樓外有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建筑環繞,整樓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檐下四面懸掛匾額,正面懸書法家舒同題“黃鶴樓”三字金匾。</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傳說大體分為三類,即神仙傳奇、名人軼事、歷史故事。其基本篇目有《子安駕鶴》、《費祎升天》、《仙人吹笛》、《橘皮畫鶴》等數十篇。獨特的地理環境,生動的民間傳說,精美的詩、詞、文、聯,使黃鶴樓成為千古名樓,而黃鶴樓傳說是這座歷史名樓的靈魂,是黃鶴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黃鶴樓傳說是古老的,它又是鮮活的。它的“天人合一”、少貪寡欲、懲惡揚善的故事主題,平民化的敘事手法,神仙、人物、生靈和諧相處的畫面,一波三折的情節發展以及時常意料不到的結局,不僅契合中國老百姓的審美心理,也能得到世界范圍的認同。</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傳說激發了從崔顥、李白、蘇東坡、岳飛到毛澤東等歷代詩人、偉人的創作靈感,催生了多如珠璣的詩詞文賦,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道教文學的發展進程。它還影響到繪畫(包括年畫)、建筑、戲曲、曲藝、音樂等姊妹藝術,甚至滲透到語言領域</p> <p class="ql-block">崔顥在登黃鶴樓時寫下了飽含自己懷才不遇、濃濃鄉愁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詩讓后來登上黃鶴樓的李白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p> <p class="ql-block">從前有位姓辛的人,賣酒為業。有一天,來了一位身材魁偉,但衣著襤褸的道士(即純陽帝君呂洞賓祖師),神色從容地問辛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辛氏不因對方衣著襤褸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過了半年,辛氏并不因為道士付不出酒錢而顯露厭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請他喝酒。有一天道士告訴辛氏說:“我欠了你很多酒錢,沒有辦法還你。”于是從籃子里拿出橘子皮,畫了一只鶴在墻上,因為橘皮是黃色的,所畫鶴也呈黃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墻上的黃鶴便會隨著歌聲,合著節拍,蹁躚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這種奇妙的事都付錢觀賞。如此過了十年多,辛氏累積了很多財富。有一天那位衣著襤褸的道士又飄然來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謝說,我愿意供養您,滿足您的一切需求。道士笑著回答說:我哪里是為了這個而來呢?接著便取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沒多久,只見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畫上的黃鶴隨著白云飛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鶴背,乘著白云飛上天去了,辛氏為了感謝及紀念這位道士,便用十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后來便稱為“黃鶴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濉溪县|
南乐县|
镇坪县|
弥勒县|
贵港市|
芜湖县|
五家渠市|
安陆市|
南城县|
泰顺县|
大理市|
抚顺县|
平阳县|
黄骅市|
武安市|
镇巴县|
霞浦县|
武威市|
阳春市|
建平县|
宣化县|
临海市|
泌阳县|
桑日县|
济宁市|
南宁市|
新晃|
双城市|
贵溪市|
莱州市|
中方县|
昂仁县|
资中县|
沙坪坝区|
翼城县|
双城市|
定边县|
湖南省|
岳阳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