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元上的篆刻印章</p><p class="ql-block"> 侯永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者,信也。</p><p class="ql-block"> 早在2009年,“中國篆刻”就已經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級非遺。</p><p class="ql-block"> 中國篆刻印章在三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深刻地反應出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組織形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文化特征、藝術特征,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通史。</p><p class="ql-block"> 當然,中國篆刻印章藝術,絕不僅僅在中華大地一枝獨秀,還隨著漢文化的發展傳播,廣泛影響到日本、韓國等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p><p class="ql-block"> 譬如,中國篆刻印章藝術在日本,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遺存,還有著廣泛的現實存在。</p><p class="ql-block"> 日元作為日本國的主權貨幣和世界主要流通貨幣,可以說是他們天天見面的“老朋友”。而日元的正反兩面,各有一方篆刻印章,分別為:“發劵局印”、“總裁之印”。</p><p class="ql-block"> 中國篆刻在日本的發展,從古代的全面模仿到近現代本土化發展,也經歷了千年歷程。</p><p class="ql-block"> 一、漢代: </p><p class="ql-block"> 中國篆刻傳入日本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東漢光武帝賜予的“漢委奴國王”金印,這是日本接觸中國印章制度的開端。</p><p class="ql-block"> 二、唐代官印: </p><p class="ql-block"> 在大化改新后(公元646年),日本模仿隋唐官印制度建立律令制印章體系,如《大寶律令》詳細規定官印尺寸、用途等,形制與唐代官印高度相似。</p><p class="ql-block"> 三、宋元私印:</p><p class="ql-block"> 宋元時期,中國禪僧大覺禪師、無明慧性等東渡,將書畫款印傳統帶入日本,禪林私印開始流行。</p><p class="ql-block">四、明清文人流派印章:</p><p class="ql-block"> 明代中期,文人流派印章興起,篆刻藝術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是中國篆刻史上的分水嶺。</p><p class="ql-block"> 清初,中國僧人獨立、心越赴日,系統傳授文人流派印章的篆刻技法與理論,影響深遠,被視為日本篆刻始祖。</p><p class="ql-block"> 自此,日本本土篆刻大家層出不窮,也誕生了許多篆刻藝術流派,如:江戶派、浪華派、長崎派等。</p><p class="ql-block">五、近現代轉型期:</p><p class="ql-block"> 20世紀后,日本篆刻逐漸脫離中華傳統文化意蘊,轉向強調視覺沖擊力,嘗試新的現代設計理念。</p><p class="ql-block"> 日本著名篆刻家河井仙郎,赴華師從藝術大師吳昌碩,得真傳,成為日本篆刻泰斗。六、當代創新期:</p><p class="ql-block"> 日本當代篆刻大家,當數梅舒適和小林斗盦等。</p><p class="ql-block"> 梅舒適的漢學功力極其深厚,善書法,通詩文,作品風格注重傳統漢印、古璽意趣,如陳釀老酒,醇厚甘甜,耐人尋味。</p><p class="ql-block"> 小林斗盦是日本篆刻藝術創新式發展的實踐者,注重個性化表達,章法考究、刀法凌厲,形式感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侯勇,字永君,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京石書堂書畫院院長、蘇州篆刻藝術收藏館館長,原江蘇省甲骨文學會副會長(駐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将乐县|
思茅市|
屯留县|
阿拉善盟|
大荔县|
肥乡县|
大渡口区|
甘肃省|
定襄县|
依安县|
曲阜市|
噶尔县|
曲麻莱县|
湖南省|
洛川县|
道孚县|
临泽县|
西吉县|
城市|
岫岩|
油尖旺区|
沽源县|
平定县|
邯郸县|
本溪|
镇远县|
保靖县|
临桂县|
桐柏县|
宁化县|
屯门区|
宜宾县|
长治县|
峨眉山市|
高邮市|
平谷区|
柳州市|
辽源市|
宽甸|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