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泉州在閩南地區很有名,他的市花是刺桐花,隨處可見街上的店鋪以此命名,"鯉城"又是他的別稱。一朵花一條"魚"成就了泉州的輝煌。"站如東西塔,臥如洛陽橋"已經成為泉州市的名片及精神氣質,代代相傳。述說著泉州先民的智慧。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譜寫了泉州向海而生的歷史篇章。</p> <p class="ql-block">在泉州有一座千年古橋。原稱"萬安橋“始建于1053年。經數年努力,太守蔡襄終成其事。洛陽橋是北上福州乃至內陸腹地的交通樞紐,體現了官方,僧侶等社會各界對商貿活動的推動和貢獻。是宋元時期泉州海洋交通設施發達,海洋貿易活動繁盛的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在洛陽橋的中段有座廟,與橋為伴與海為伴。廟旁邊立著許多字跡精美的石碑。其中有一塊殘缺不整的石碑引起我的注意。石碑上刻有"放生"兩個大字。不知什么原因,"放"字只剩一半,而"生"字依然顯得光彩奪目。撇,橫,豎,蒼勁有力。宛如放不下人生的一種追求。我們的一生,有悲有喜有苦有甜,有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也有為柴米油鹽奔波勞碌的苦楚。但是,我們放不下心中的那份牽掛與喜悅。世間萬物充滿美好,這塊殘缺的石碑好像在告訴我們,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不枉此生。"北望中原萬里遙,南來喜見洛陽橋"。這座古橋已經千年,歷盡滄桑,就像橋邊不遠處的一片片紅樹林。依然郁郁蔥蔥。就像洛陽橋下生生不息的江水,源源不斷!</p> <p class="ql-block">在泉州有個標志性建筑,東西雙塔?立在鯉城區。這座古塔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公元738年改稱開元寺。占地八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至今仍生機勃勃。"佛國名傳久,桑蓮獨擅聲“,泉州開元寺以其悠久的歷史,神奇的傳說,獨特的規制,巧妙的建筑,和點越的聲譽名場四海!</p> <p class="ql-block">在開元寺旁邊,有一條著名的"西街”,一座鐘樓,時針不停地往前走著。但是,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的古老的味道。這味道便是這里有名的特產"竽頭餅”,這味道就在一塊塊鋪成的石板路中。和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繁榮昌盛。</p> <p class="ql-block">泉州這條"大鯉魚”之所以能躍入閩南首邑,除了他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有大海的博大胸懷,有愛拼才會贏的砥礪奮進的精神,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里有一座與眾不同的廟宇。在這里沒有供奉菩薩,沒有香火繚繞,仿佛聽到千年之前傳誦的書聲。在廟大門左側,擺放著一本石雕的書模形,這本"書”是打開的,翻開這本厚重的歷史文化書籍,我們好像看到了泉州人夜闌秉燭苦讀的身影。看到了他們一代代攷攷以求勤奮學習的模樣。人為什么要讀書?無知的貧窮能摧毀你一生的尊嚴,精神的貧窮能耗盡你幾世的輪回。讀書不一定能功成名就,但是會使你更加清醒認知這個世界。這座文廟始建于唐開元末年,占地面積三萬平方米。一走進大廳,就看到了幾十張古香古色的書桌。其建筑規模為中國東南七省之冠!泉州人深諧此道。在這里揚帆起航,他們懷揣夢想從這里起步。我們似乎聞到了書香。看到了私塾先生手握戒尺,注視著端坐這里的每一位讀書郎。文廟前寧靜優雅的環境,我們看到了寶媽推著嬰兒車,緩緩地走著。她們心想,讓文廟之神庇蔭子孫后代,做個有知識懂感恩的謙謙君子。</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在泉州時間很短,只是走馬觀花粗略認識一下,鑲嵌在閩南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我們聽到了洛陽橋的濤聲,看到了開元寺的雄偉,領略到西街的繁榮。不虛此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泉州"鯉"好,再見了泉州。</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武城县|
齐齐哈尔市|
儋州市|
万山特区|
大同市|
城口县|
花莲县|
新邵县|
南江县|
贺兰县|
平陆县|
穆棱市|
金溪县|
安仁县|
璧山县|
德格县|
拉萨市|
志丹县|
定西市|
称多县|
乌拉特后旗|
江达县|
兴国县|
休宁县|
亳州市|
镇赉县|
额尔古纳市|
崇礼县|
五家渠市|
永福县|
深圳市|
淮阳县|
汤阴县|
霍邱县|
民乐县|
萨迦县|
南京市|
宝坻区|
高台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