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500多年前,古埃及法老胡夫用230萬塊巨石砌成了金字塔型陵墓,之后他的兒子哈夫拉和孫子孟卡拉也相繼各建了一座金字塔,這就是今天仍屹立不倒的以胡夫子孫三代金字塔為代表的吉薩金字塔群,也正是因為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歷史遺跡、寶藏及許多千古之謎,讓埃及成為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神秘國度。</p><p class="ql-block"> 經過11個多小時的空中飛行,我們抵達了埃及首都開羅,開啟了期待已久的埃及尋秘之旅。</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市中心解放廣場的埃及博物館是每位來埃及的游客必到之地,這座1902年開放的磚紅色博物館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之一,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6世紀的歷史文物30多萬件,而令人驚喜的是歷經近20年建設的大埃及博物館終于在2024年10月開始試運營了,兩大博物館豐富的館藏必將會給游客帶來更多的眼福和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開羅街頭</p> <p class="ql-block">已超百年歷史的埃及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一層展廳</p> <p class="ql-block"> 埃及博物館據稱有十大鎮館之寶,除最重要的圖坦卡蒙黃金面具所在的特展廳禁止拍照外,其余珍品大都被收進了我的相機中。</p><p class="ql-block"> 玻璃柜中一尊只有七八公分高的小雕像引起許多參觀者的駐足,原來這竟是胡夫金字塔的締造者胡夫法老的全身坐像,胡夫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而他自己的雕像卻是目前發現的最小雕像,如此巨大的反差實在是讓人疑惑不解。另外還有納邁爾調色板、左塞爾法老雕像、圖坦卡蒙的寶座、哈夫拉法老雕像、孟卡拉法老三人組像、拉霍特普和奈佛瑞特雕像、死神阿努比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頭像、阿莫南哈特三世的斯芬克斯像等都是稀世珍寶,此外,古埃及的圖畫藝術代表作品美杜姆鴨群也是色澤鮮亮、筆觸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胡夫小雕像</p> <p class="ql-block">納邁爾調色板(公元前3000年),該石板上記錄的是統一埃及南北方的戰爭畫面,為埃及歷史上最早的重要遺跡。</p> <p class="ql-block">左塞爾法老雕像(公元前2687-2668年)</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蒙的寶座(公元前1355-1346年)</p> <p class="ql-block">哈夫拉法老雕像(公元前2576-2551年)</p> <p class="ql-block">孟卡拉法老三人組像(之一)(公元前2551年)</p> <p class="ql-block">拉霍特普和奈佛瑞特雕像(公元前2649-2609年)</p> <p class="ql-block">死神阿努比斯(狼人)</p> <p class="ql-block">哈特謝普蘇特女王頭像(公元前1502-1482年)</p> <p class="ql-block">阿莫南哈特三世的斯芬克斯像(公元前1843-1797年)</p> <p class="ql-block">美杜姆鴨群</p> <p class="ql-block"> 大埃及博物館被建在開羅西南20公里處的吉薩市,緊鄰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這座耗資10億美元的全球最受矚目的文化地標之一終于開啟了試運營,近日埃及政府又宣布,大埃及博物館將于2025年7月3日正式開放,49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使其將超越巴黎盧浮宮而成為全球最大的考古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角形入口</p> <p class="ql-block"> 從外形來看,大埃及博物館完全是現代風格建筑,但其局部架構卻又是融合了許多金字塔的元素,游客走過巨大的廣場到達三角形的入口,仿佛會有一種進入金字塔里的感覺,踏入一層展廳,一尊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迎面而立,這尊高12米,重達83頓的花崗巖雕像建于公元前1279-1213年,它曾在開羅最繁華的廣場上矗立了50年,如今被移至博物館內,成為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立像</p> <p class="ql-block"> 置身大埃及博物館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現代美學與古老文明的交融,不僅展陳方式更科學,而且還能讓游客在展廳的光影與空間設計中獲得沉浸式體驗,試運營開放的12個展廳分布在不同樓層(共6層),首次亮相的5萬件展品展示了皇家雕像、獅身人面像、石棺、方尖碑等,涵蓋了從史前時代到羅馬時代的各個時期。</p> <p class="ql-block">沿著落差50米的階梯拾階而上,兩側陳列著法老巨像、諸神雕像及神廟石柱。</p> <p class="ql-block">樓梯頂端即博物館最高層處是一面巨大的全景玻璃窗,隔窗正對著的是吉薩三座金字塔。(此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大埃及博物館在歷經漫長的建設周期和無數波折后,終于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座規模龐大的博物館是現代建筑藝術與古老文明傳承的完美結合,而這一驚世之作的背后還有著一段建筑傳奇,2003年,大埃及博物館向全球征集設計方案,共有來自83個國家的1557個設計參與到這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建筑競賽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終獲勝者竟是一家愛爾蘭的小事務所--華人設計師彭士佛夫妻創辦的赫尼根-彭建筑事務所。</p> <p class="ql-block">胡夫子孫三代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吉薩金字塔群</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景區</p> <p class="ql-block"> 位于尼羅河三角洲的吉薩是埃及第三大城市,以胡夫子孫三代金字塔為代表的金字塔群就分布在這里,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其中最大的三座都在吉薩。</p><p class="ql-block"> 當我站在胡夫金字塔前時,巨大的震撼迎面而來,這座世界最高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80年,原高146米(因風化現為137米)它是用230多萬塊平均2.5頓重的巨石壘砌而成的人造大山,每個立面又都近乎為等邊三角形,最讓人驚嘆的是每座金字塔的四角都精準地對應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無法想象45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是怎樣完成如此奇跡工程的?所以,金字塔的建造技術以及幾何設計與天文現象的精確對應至今仍是未解之謎。與胡夫金字塔僅有100米距離的哈夫拉金字塔(公元前2650年)現高為133.5米,比胡夫金字塔略低,但建筑形式更壯觀一些,塔前建有廟宇和著名的獅身人面像,這座高22米、長57米的獅身人面像是在一塊巨大的天然巖石上鑿刻成的。孟卡拉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高度則降低到了66米。</p><p class="ql-block"> 1979年,吉薩金字塔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此后金字塔更是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建筑藝術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它見證了古埃及文明的輝煌,并成為了埃及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遠遠望去,在漫漫黃沙與藍天白云之間,布局錯落有致的吉薩金字塔群展現出的宏偉氣勢震人魂魄,令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胡夫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哈夫拉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獅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飛機從金字塔上空飛過</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群遠眺</p> <p class="ql-block"> 結束了金字塔的行程,我們乘飛機前往古城阿斯旺,這座埃及南部的重要城市位于尼羅河東岸,有人口約20萬,以其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聞名,上世紀七十年代,政府在這里修筑了著名的阿斯旺大壩,將尼羅河攔腰截斷,形成蓄水量達164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納賽爾湖,這一工程保證了埃及全國大部分的用電和用水。</p><p class="ql-block"> 在阿斯旺大壩南面的尼羅河中一個小島上,有一座十分特別的菲萊神廟,它曾因大壩工程而遷移重建并成為埃及唯一的水上神廟,游客需要在碼頭乘坐游艇才能上到島上,這座建于公元前4-3世紀的神廟供奉的是古埃及最受崇拜的女神伊西斯,她是愛神,也是生育之神,神廟的建筑風格融合了法老、希臘和羅馬多種時代特色,代表了古埃及建筑藝術的巔峰,1979年,菲萊神廟與阿布辛貝勒神廟合并入選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阿斯旺</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神廟</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壁畫和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小島周圍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來埃及如果不乘坐游輪體驗一下尼羅河的風情,那一定會是一大缺憾,因此我們從阿斯旺開始便登上了一艘豪華游輪順尼羅河而行,阿布辛貝勒神廟是此行中的一個重要景點,因為需要驅車近300公里并穿越撒哈拉沙漠,于是我們清晨4點便下船轉乘大巴車前往神廟了,從車窗望出去,一路都是無邊無際的荒漠,偶爾會有幾簇不知名的綠草閃過,很難想象埃及人是如何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的。4個小時的長途車程后,聞名天下的阿布辛貝勒神廟終于出現在面前,而令我驚嘆的是這么偏遠荒涼的遠古文化遺址現場竟然是游客如織,摩肩接踵,這大概就是神秘的古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吧!</p> <p class="ql-block">無邊無際的荒漠</p> <p class="ql-block">偶見的幾簇綠草</p> <p class="ql-block"> 阿布辛貝勒神廟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300多年在山巖壁上雕鑿出的大小兩座神廟,堪稱是眾多古埃及神廟中最富想象力的神廟,也是古埃及建筑藝術的巔峰之作,其主廟高達30米,縱深60米,廟前有4尊20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相鄰的小廟則是為女神哈托爾及王后奈菲爾塔莉修建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因阿斯旺大壩工程影響,阿布辛貝勒神廟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主持下遷移重建,并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歷經3000多年風雨,這座宏偉的石窟神廟依舊完好屹立,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p> <p class="ql-block">左面遠處是主廟,右為小廟。</p> <p class="ql-block">主廟正面</p> <p class="ql-block">20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p> <p class="ql-block">神廟看門人</p> <p class="ql-block">大廳里10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左右排列(共計16尊)。</p> <p class="ql-block">浮雕壁畫</p> <p class="ql-block">主廟大廳</p> <p class="ql-block">小廟正面有4尊國王立像和2尊王后奈菲爾塔莉立像。</p> <p class="ql-block">小廟大廳</p> <p class="ql-block">浮雕壁畫</p> <p class="ql-block">浮雕壁畫</p> <p class="ql-block"> 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流經埃及時從南至北縱貫了埃及全境,硬是在貧瘠的荒漠上流淌出一條1350公里的狹長綠洲,這對于沙漠占國土面積達96%的埃及來說,尼羅河就意味著生命,因而埃及一億多人口中有9000多萬都生活在這條河谷綠洲中,正是尼羅河成就了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埃及文明。</p><p class="ql-block"> 我們乘坐的游輪有四層樓高,坐在頂層甲板上可以喝著下午茶,曬曬太陽,盡覽尼羅河兩岸風光。在阿斯旺與盧克索之間有一道著名的依斯納水閘,游輪經過時都要依次通過水閘,這道水閘不僅成了尼羅河的一道亮麗風景,也為附近的居民帶來了商機,他們劃著小船靠近游輪,向游客展示手中的埃及特色圍巾、桌布等,并通過拋扔商品和不斷的討價還價來完成交易,濃郁的尼羅河風土人情的確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至此上篇結束,下篇待續,敬請關注。)</p> <p class="ql-block">游輪上</p> <p class="ql-block">河岸上行駛的列車</p> <p class="ql-block">綠草如茵的河谷地</p> <p class="ql-block">依斯納水閘遠眺</p> <p class="ql-block">依次通過水閘</p> <p class="ql-block">劃著小船的商販</p> <p class="ql-block">拋接商品</p> <p class="ql-block">尼羅河上的船夫</p> <p class="ql-block">岸邊的人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北辰区|
河津市|
渑池县|
叶城县|
阿拉尔市|
喀喇|
闸北区|
九龙县|
灌南县|
庆城县|
视频|
商水县|
历史|
信丰县|
长汀县|
莱芜市|
竹溪县|
兖州市|
霍城县|
米泉市|
井研县|
永修县|
奉新县|
安陆市|
邓州市|
嘉兴市|
清远市|
高陵县|
新宾|
巧家县|
普宁市|
道孚县|
淄博市|
朝阳县|
岳西县|
万盛区|
遂川县|
瑞丽市|
波密县|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