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平添了揚州這座古城名邑的無限風韻。春分時節,春光明媚,<span style="font-size:18px;">3月22日,</span>雖然未到農歷三月,已近陽春三月,天氣溫暖,我們一行八人跟團游揚州,最令人難忘的就是游覽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有關揚州的世界遺產點與河道:高郵盂城驛、瘦西湖、揚州古運河東關古渡。</p> <p class="ql-block">大運河開掘于春秋時期,完成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運河的起點是杭州,終點是北京,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大運河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也是中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大運河揚州段是京杭大運河中最古老、最具歷史價值的一段,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邗溝,溝通長江與淮河,隋煬帝在邗溝基礎上進行南北擴掘,開鑿大運河,揚州成為南北大運河的重要節點。揚州段運河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成為四方商賈云集的寶地,康熙、乾隆帝六下江南均經過揚州。</p><p class="ql-block">揚州段是運河沿線城市中世界遺產點最多的城市,共有10個遺產點和6段河道入選,遺產點包括盂城驛,河道包括瘦西湖、揚州古運河。</p><p class="ql-block">一、高郵盂城驛 </p><p class="ql-block">盂城驛,位于揚州市高郵市南門大街館驛巷,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盂城是高郵的別稱。1996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盂城驛緊鄰大運河。寬闊的大運河一派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盂城驛有四個方面的功能:一郵傳、二接待、三軍需遞運、四中途押解犯人。從大運河東、盂城驛西面進入建筑區內。</p> <p class="ql-block">盂城驛有廳房100余間,包括有驛站、驛舍,秦郵公館、驛丞宅、武官廳、馬神廟、馬棚、庫房、監房、驛卒宿舍等建筑。</p><p class="ql-block">皇華廳和駐節堂是盂城驛的主體建筑。皇華廳又稱“正廳”,為五開間明代建筑,皇華是當時對來往使節的一種尊稱。駐節堂又稱“后廳”,是驛丞、高郵州官接待各方使節、迎接四路賓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盂城驛院子中,豎有馬可波羅和蒲松齡雕像,原因是他們倆曾經和盂城驛有著密切關系。馬可波羅記載了途經高郵住在驛站中和高郵物產豐富的情景。《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則是在盂城驛中當差七個月,曾代為管理驛站。</p> <p class="ql-block">鼓樓是盂城驛的制高點和形象標志物,樓高三層,高約15米,二樓四周飛檐的檐下分掛著名人高官為修復盂城驛而撰寫的匾額:“秦亭明驛”“古驛重光”、“置郵傳命”、“傳宣政令”、“極目湖天”等。鼓樓在驛站中的作用主要有三項:一是站崗放哨,二是值更報時,三是擊鼓報捷。</p> <p class="ql-block">沿木梯盤旋而上,頂層內中央置有一面鼓,鼓上方有古建筑學家陳從周題寫的“湖天一覽樓”牌匾。</p> <p class="ql-block">站在鼓樓四面走廊上眺望,周圍建筑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驛站內有一些廳堂,有的有實物,有的改為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盂城驛東還有中國集郵家博物館,“東方郵都”全國首家以集郵家為主題的博物館彌漫著濃厚的文化氣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瘦西湖 </p><p class="ql-block">瘦西湖,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子景區及核心精華部分。瘦西湖名取自清乾隆元年錢塘(杭州)詩人汪沆在與杭州西湖比較后作的詩句中。</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中河道之一,是京杭大運河揚州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水源來自大運河,歷史上作為護城河遺跡,與大運河的文化和功能緊密相連。</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全長4.3公里,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時代的城濠連綴而成的帶狀景觀。我們從西大門進入便分散東行或北行,在東行道上能遠觀二十四橋,記得二十年前來過,二十四橋名氣很大,如今這里離橋這么遠都有二十四橋字碑,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清代文人劉春池創作的一副楹聯“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正是瘦西湖兩岸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五亭橋途中可見仿北京北海白塔建造的白塔。路過一小橋,春色撩人,人聲鼎沸。</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水道之上的五亭橋建于蓮花堤上,別名蓮花橋,南至瘦西湖白塔、月觀,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也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筑之一。五亭橋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橋亭于1990年重修。五亭橋(蓮花橋)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說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五亭橋不僅是瘦西湖的標志,也是揚州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站在蓮花橋上觀鳧莊,建在島嶼之上,形似野鴨浮水,景觀的確清雅宜人。</p> <p class="ql-block">蓮花橋上看東、西,瘦西湖河道游覽船只穿梭而行,生氣勃勃。</p> <p class="ql-block">河道北岸停一停,蓮花五亭作背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p> <p class="ql-block">乘船游十分火爆,游客排隊幾十米長,各種船只隨意乘坐,盡情享受歡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沿途碧桃、薔薇競相開放,園林建筑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快到二十四橋了,老兩口打卡一張。</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橋是整個景區游人最多的地方,上下橋都是挪動而行,站在橋上看湖面、看西面,還要過一小橋。“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看你”。</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小橋上看南北湖面,別有一番風味。</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 ,臺階24級,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p><p class="ql-block">來到二十四橋西,這里有一平臺,觀景理想。別看這么一座小橋,在我的腦海里瘦西湖最著名的景點就是二十四橋了。因為二十四橋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中:“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首詩使二十四橋成為揚州的重要文化符號,并奠定了其在唐朝的歷史地位。二十四橋的建造朝代主要被認為是唐朝。盡管現橋為1990年復建,然而正如南宋詞人姜夔詩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揚州慢》強化了二十四橋的詩意形象。二十四橋與揚州的文化和歷史緊密聯系,已經根深蒂固。</p> <p class="ql-block">來到這一片建筑密集地,有二十四橋書坊、熙春臺。熙春臺原是乾隆皇帝為母親祝壽而建,時人稱之中國“湖上臺榭第一”。復建后的建筑瓦頂全用綠琉璃筒瓦,與遠處五亭橋的黃瓦朱棟,白塔的玉體金頂相映成趣,體現了皇家園林富麗堂皇的宏大氣派。</p> <p class="ql-block">在熙春臺前有毛澤東手書唐杜牧詩碑刻。本人很想知道手書時間,網查在2010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毛澤東手書真跡》中收入毛澤東手書真跡有關杜牧的有四題:山行、赤壁、清明、題烏江亭,未見《寄揚州韓綽判官》,不知何年手書。</p> <p class="ql-block">三、揚州古運河</p><p class="ql-block">淮揚運河揚州段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中河道之一,揚州是大運河全線世界遺產點最多的城市,更擁有“世界運河之都”稱號。揚州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因運河而盛。在傍晚時分我們經大運河上解放橋來到了揚州古運河的一個著名景點:東關古渡。</p> <p class="ql-block">毗鄰古運河西邊即是東關城樓,高聳巍峨。走進城門,一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風采,東關街在唐宋時是揚州城最繁華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毗鄰古運河西邊即是東關城樓,高聳巍峨。走進城門,一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風采,東關街在唐宋時是揚州城最繁華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如今揚州的古運河已形成了一個水上旅游線,這條游覽線北起瘦西湖,南到瓜洲古渡,東關古渡也是該游覽線的一個終點地區。游船在準備載客,排隊游覽的游人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快到6點半了,運河上亮起了燈光秀,岸邊聚集了多人聽唱。“古運河還要重生”,重生包含促進南北、中外經貿文化交流,保護運河本身拓展為保護大運河兩岸的歷史街區、古鎮、古村,更包含古運河滋養下的揚州文化不斷發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東關古渡位于揚州廣陵區,始建于唐寶歷二年(826年),因運河通航之便,成為商旅聚居、市肆繁華之地。2004年東關古渡被評為新揚州十景之一。夜幕降臨,東關城樓燈籠亮起,同伴們也陸續留下了遺產地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東關古渡是人們旅游休閑的一個好去處,人氣旺盛。</p> <p class="ql-block">步行至停車場,途經解放橋,望東關古渡,游船待啟航,大運河在新時代中正煥發著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乘車返程,又經解放橋,再見了,大運河。</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市),25個地級市。河道遺產27段,相關遺產58處。時至今日,它仍是國內交流的主要手段,在確保中國經濟繁榮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僅看三個景點,可謂九牛一毛,但也是精華所在,尤其是領咯了瘦西湖“湖上園林”的獨特風韻。游覽也是學習,對于歷史,對于美景,領略不盡,玩味無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德阳市|
奉节县|
长治市|
体育|
益阳市|
宜兴市|
和龙市|
永登县|
栖霞市|
蒲城县|
崇明县|
射洪县|
怀柔区|
罗山县|
曲靖市|
通河县|
恩施市|
亚东县|
台东市|
广水市|
安康市|
沿河|
达拉特旗|
邓州市|
仁化县|
桑日县|
彩票|
太原市|
安福县|
大余县|
瑞昌市|
开平市|
黄石市|
莲花县|
乾安县|
开原市|
舟山市|
安远县|
临城县|
彩票|